外交、国际关系
-
台美分歧研究冯琳 著1949~1958年正是中国与远东局势大变动的时期,也是国民党当局退台后,以不同于以前的身份与美国建立所谓同盟关系的时期。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台美关系延续至今。当前美国仍是台湾重要的同盟者,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个障碍。欲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台美间的关系,必离不开对其历史,特别是这个同盟关系奠基与形成时期的历史的考察。本书以专题形式,论述了1949~1958年台湾当局与美国之间在各主要问题上的分歧、矛盾发展以及最终的解决,讨论两者如何建立起不牢靠的“同盟”关系,并对后来的远东局势产生影响。
-
中国与尼日利亚友好合作李文刚,闵方正,郑军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大国和大经济体,在西非次区域的和平与安全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领头羊”和“非洲巨人”之称?尼日利亚长期奉行以非洲为中心、广泛结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务实外交政策,在非洲大陆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中国和尼日利亚的友好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两国分别是全球的发展中国家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历史遭遇和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大现实任务,两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国和尼日利亚的友好合作是中非合作中重要的双边合作之一,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2005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各领域合作卓有成效,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中尼合作已经取得许多实实在在的成果,一批在西非地区和非洲具有标杆意义的项目建成投用或在稳步推进当中,这些成果对于尼日利亚基础设施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吸引外资能力的提升均具有重大意义。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国和尼日利亚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两国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前景良好。“一带一路”在尼日利亚的推进面临诸多优势,如尼日利亚各界对“一带一路”认同度高、尼日利亚发展潜力巨大、“一带一路”与尼日利亚国家发展战略契合度高、尼日利亚与中国的人文交流日益活跃。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挑战,如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尼日利亚工业化的历史教训、强大的非政府组织以及西方大国和新兴国家的竞争。本报告认为,中尼可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夯实政治基础;中国和尼日利亚应携手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两国在合作过程中,应优选合作方式,促进中尼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拓宽人文交流领域,促进民心相通,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2021年是中国和尼日利亚建交50周年,中尼共建“一带一路”,有望使两国关系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再次树立新时代中非合作的典范。
-
上海合作组织20年李进峰 著本书对上海合作组织20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梳理,总结了20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和对外关系五大领域的合作成就,深入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的机遇与前景,提出上海合作组织的理论基础有三个来源、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经历了五次理论创新、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壮大将取决于三个因素,并对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预测了三种可能的模式,这些研究结论具有创新性。
-
我向世界说中国王辉耀,苗绿 著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日渐凸显。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前仍由西方主导的国际局势下,中国尚未掌握足够的话语权,无论是在政策外交领域,还是在树立国际形象方面,都遭受着许多偏见和误解。鉴于此,当前中国急需发出在国际舞台上有影响力的声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智库作为“二轨外交”的主要参与者,在国际交流中更加开放、灵活,是官方对外沟通的“润滑剂”,尤其是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可以大有作为。全球化智库作为中国领先的国际化智库,在过去几年里一直致力于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立足芒克辩论会、世界贸易论坛、雅典民主论坛、慕安会、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性舞台,在时而轻松、休闲,时而剑拔弩张、唇枪舌剑的氛围之下,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注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 在这本书中,两位作者通过回顾多年来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经验,分析总结了影响中国形象在海外树立的根本原因,比如中西方体制的巨大差异、长期的信息误差、西方对中国迅速发展产生的恐惧感,并且建言如何更好地构建中国的海外形象,如何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
探秘中东欧霍玉珍 著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外交实践不断出新出彩。而中东欧国家也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断发展变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各领域合作、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双方友好合作关系又迎来了新的更大发展。 为了适应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交流交往不断增加的形势,以及国内民众对这一地区加深了解的需要,外交部欧洲司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组织了一批从事对中东欧国家一线工作的外交人员,于2017 年开始编写《探秘中东欧》一书。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中国外交部欧洲司的全力支持下,本书终于编写完成。 中东欧各国是最早一批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百姓开始关注中东欧国家文化,中国掀起了一股“中东欧文化热”,中东欧国家亦成为中国游客热衷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正逢其时,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足不出户“穿越”欧亚大陆,领略中东欧地区的旖旎风光和独特文化,以最短的时间对十七个中东欧国家的自然、人文、历史、经济、社会、风俗、文学艺术有一个概念性、群像式的认识。
-
韩国对中国周边外交的认知研究张弛 著自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亲、诚、惠、容”四字箴言的指引下,中国的周边外交可谓波澜壮阔、精彩纷呈。中国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与时俱进完善周边外交战略布局,更加积极主动地稳定、经略和塑造周边、在伟大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周边外交政策理念。不过,在周边外交蓬勃开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周边国家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周边外交的。韩国是一个典型的周边国家,以它的视角为切口,观察它眼中的中国周边外交,对研究周边国家对中国周边外交的认知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同时,这种研究对未来我国进一步完善周边外交工作,构建和谐、繁荣、安定的命运共同体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战略稳定鹿音 著本书通过对战略稳定的概念与政策辨析,沿历史发展纵轴,总结美苏(俄)战略稳定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案例分析,考察危机稳定性与大国战略稳定,进而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如何理解大国战略稳定的基本概念、构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等。在国际战略格局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分析当前大国战略稳定的存在状态,为未来建立新的大国战略稳定关系提供可能的理论框架与实践途径
-
中国与格鲁吉亚张翼 著格鲁吉亚是欧亚历史、文化融合和经贸往来的交汇处,更是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欧亚交通走廊必经之地。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实现共同繁荣,符合两国长期利益和根本利益。本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与格鲁吉亚理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双方学者在“中国和格鲁吉亚: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与文章集结而成,涉及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下高层往来、经贸合作、社会治理合作、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内容,体现了格鲁吉亚中国学研究与中格合作的**研究成果。
-
东亚社会合作姜龙范 著,姜龙范 编本书是对当前中日韩三国的社会、经济、文化进行综合比较的研究性论文集。它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中日韩三国的比较,密切三国在社会文化领域的交流互鉴、加强三国经济融通联系、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社会治理层面出发,围绕中日韩三国共同存在的社会问题,如老龄化、社会保障、道德教育、校园欺凌等,并通过日韩的比较,为中国提供启示及借鉴;第二部分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出发,围绕三国合作领域,如文化旅游、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工作方式改革、垃圾分类等,提出合作方案;第三部分围绕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日韩贸易摩擦、“一带一路”框架下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提出以RCEP的签署为契机,加强中日韩合作、共同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
德国统一的外交周弘 著,周弘 编自民族国家出现以来,外交作为一种“治国之术”得到不断发展。数百年来,运用这种说服、妥协或强制力的艺术为国家获取利益、机遇和荣耀的事例不胜枚举,而由于外交策略失败丧失国家利益、发展机遇与民族尊严的例子亦俯拾皆是。本书主要研究30年前主张并推动两德统一的政治力量,如何在两德统一的外部进程中折冲樽俎,最终使受到国际法承认的两个主权德国实现和平统一这一罕见历史现象的博弈过程。东西德国的分裂缘起于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因此两德的统一必然会牵涉国际格局的变动、国家间盟约的废立,以及东西方边界的改动,而这些变化又必须通过外交活动来交涉与安排。事实上,围绕东西德分裂与统一的外交博弈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各方使用的手法包括:立场的直接对抗、审时度势的目标设定和对历史机遇的敏锐认知及把握。在这些博弈中不乏武力威慑与军备竞赛,也不乏制度竞争和意识形态鼓动,还有不可或缺的经济财政援助,以及不引人注目的社会渗透和引人注目的外交综合压力。在两德统一的最后冲剌阶段,可以清晰地看到分外活跃的外交谈判在多个层次同时进行。其间,美国的咄咄逼人、英国的煞费苦心、法国的深谋远虑、欧共体的张网以待、西德的张弛有度,与苏联的节节让步和东德的溃不成军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