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上海合作组织黄皮书庞大鹏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步入动荡变革期,国际政治与安全环境更趋复杂。上合组织国家总体政治形势比较稳定,经济发展逐步走出疫情带来的危机,外交上比较活跃,地区国家间来往密切;但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多,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继续恶化,地区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热点频现,安全挑战日益增多。上合组织成员国要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还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上海合作组织力求通过提出组织框架下的发展方案,推动真正的多边合作,稳定区域经济发展。本年度报告聚焦202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对成员国间的互动、合作及影响进行了梳理和解析,还特别关注了本年度域内的热点问题,如经济一体化、绿色低碳、恐怖主义、生物安全、卫生防疫等,并为上合组织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
-
近百年中日关系史论臧运祜,吴文浩2017年12月9-10日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联合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举办了“近百年中日关系史”青年学术论坛。参会的国内青年学者50余人,提交论文50篇。会后选取了29篇论文,作为本论文集之作品。收入文集的论文涉及近百年中日关系的各个主要方面,从近代初期的中日交流,到战后历史问题与日本对华认识。其中关于近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特别是第二次中日战争的研究论文最多。
-
美印关系转向分析张根海 著美国和印度作为全球两大民主国家,双方的关系变化及未来走向,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对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和亚太区域安全,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美国是大的发达国家,而印度是全球第二大人口国,其发展程度、贫富状况以及人口结构,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现实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美国和印度都是处于“印太”范围内的两个大国,对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有着大国责任的担当。随着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美印关系发生了转向,即由之前“不冷不热的平淡型”转向到“快速提升的发展型”。这是自2000年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后,两国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美印两国关系的转向,不仅有其深刻的国际政治背景,而且还与两国国家利益的实现、安全战略环境的营造以及民主价值观的扩展有关。为探究美印关系转向的深层次原因,达到对美印关系发展的历史主线、变化背景、转向原因以及未来中印关系发展趋势的了解,文章从等
-
中国国际战略评论 2021王缉思《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21(下)围绕中国对外政策与中美关系、日美日印澳四国机制、传染病应对等热点议题组稿,计划收录17篇文章,作者主要为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本书致力于以扎实客观的研究成果、冷静理性的分析视角、平衡稳健的思想主张,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对外战略决策和推动加强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引导学界和社会大众全面、准确、完整地认识国家安全与战略问题,并努力搭建中外学者平等、平和、坦诚交流对话的平台。
-
国际风云评析50年卓南生本书是作者继2006年三卷本《卓南生日本时论文集》(《日本政治》《日本外交》《日本社会》,1967—2006年)和2013年《日本的乱象与真相——从安倍到安倍(2006—2013年)》之后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又一时论文集。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 国际热点问题追踪(1973—1975年)选自作者早年为新加坡《星洲日报》“新闻眼”和《星洲周刊》“天下事”专栏(日本问题以外)撰写的时论评析。第二部分 国际问题纵横谈(1979—1985年)选自作者《国际问题纵横谈》(新加坡新天书局1984年版)。第三部分 汉城20年风云录(1973—1992年)选自作者《汉城20年风云录》(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四部分 安倍政治的“表”与“里”(2013—2022年)内容偏重于2013年《日本的乱象与真相——从安倍到安倍》面世后撰写的日本时评,可视为该书的续篇。全书贯穿着作者半个世纪以来对国际事务的观察、辨析与立论的基本态度和立场。卓南生先生笔耕不辍,其国际时论始自20世纪60年代,是少数能以亚洲视角长期观测与分析国际风云、活跃于亚洲各地论坛的东南亚报人与学者之一。
-
涉外礼宾礼仪周加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随着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外交外事人员的涉外交往越来越频繁,涉外礼宾礼仪不仅是当代外交外事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素养,而且是提升国家形象、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本书对涉外礼宾礼仪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既有对礼宾礼仪的学理性阐释也有实操性介绍,力求凸显场景与情景的交融、人物与历史的交合、习俗与文化的交汇。本书不仅有益于外交外事人员涉外礼宾礼仪素养的提升,同时对商务、学术、艺术等领域人员的涉外交往能力的提升亦会有所裨益,本书尝试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构建献上一枝“礼仪之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不署名 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3年6月28日通过,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为了发展对外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关系,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对外关系,促进友好交往。
-
两伊战争及其影响研究冀开运作者借鉴中外专家的研究成果,以中国视角论述两伊战争,全书基本结构是以时间线索为纵向,以专题研究为横向,纵横交织,主题鲜明,导言之后主体内容包含七个章节和结论。第一章,全面系统地梳理两伊战争的根源,包括边界以及领土纠纷、民族矛盾、教派分歧、体制以及意识形态冲突、双方领导的个性差异、(以)两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对比、两国的国际处境变化。第二章,从战略战术角度论述两伊战争的经过,具体论述人海战、化学战 、袭城战、袭船战、海陆两栖战的发生与影响。第三章,从制空权角度论述两伊战争,通过详细(分析)比较伊朗和伊拉克双方的空军实力、训练水平和作战效能。第四章,从伊斯兰革命卫队角度论述两伊战争是坩埚,淬炼打造了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第五章,论述国际组织与两伊战争关系,两伊战争发生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时代,全球治理体系开始初步生成,因此联合国、欧盟、伊斯兰会议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积极参加调停和斡旋,最终促成两伊战争停火。第六章,论述两伊战争与大国关系,美国对两伊执行名为中立实际上对伊拉克倾斜的政策,苏联对伊拉克的支持远远多于对伊朗的支持,法国自始至终通过军售支持伊拉克,土耳其执行中立政策,同双方进行贸易,大收渔人之利,中国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积极对两伊劝和,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在伊朗处于国际孤立状态时善待伊朗,为以后中伊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七章,主要从经济角度论述两伊战争的影响,从产业结构、人力资源、进出口、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角度论述两伊战争对双方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后是结论。
-
国际问题研究报告 2021—2022兰立俊《国际问题研究报告》按年出版,集中反映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的年度工作成果,作者均为资深外交官和国际问题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国际问题研究报告2021—2022》共分为九章,按地区和问题领域分类,涵盖了2021年和2022年初国际关系领域的重大事件及现象,深入分析了一年多来国际格局和热点问题的重大变化和突出特点、一些重要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中国的外交思想与实践等,提出了不少新思想、新看法、新建议,研究成果兼具学术性和实践性,对读者了解中国外交政策和预判世界发展趋势具有参考价值。
-
沙特与中国关系未来发展的10种情景(沙特)阿卜杜拉·法拉吉中美关系前景未卜,世界秩序加速重组……一面是传统盟友,一面是崛起的伙伴,21 世纪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将走向何方?作者由介绍老子、孔子和墨子等中国先贤开篇,引领读者思考 :新中国几代人取得的发展成就能为转型中的沙特带来什么样的启示?一路走来,刚过“而立”之年的中沙关系未来是否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