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民主的模式(美)阿伦·利普哈特本书考察了1945-2010年期间的36个民主国家,将它们置于一幅二维的民主“概念图”之中。凭借有力的证据和深层次的比较分析,作者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共识民主的效果比多数民主更好。作者认为,这一发现将为正处在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以及新兴民主国家提供参考。与第一版相比,本书所考察的对象还是36个国家,但是根据各国的政治发展情况,将哥伦比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委内瑞拉三国替换成了阿根廷、乌拉圭和韩国。
-
国际政治语言学孙吉胜 著语言一直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因素,影响国际关系的进程与结果。国际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语言转向”以来涌现了诸多相关研究成果。本书重点从言语习惯、图像语言、叙述、言语理解、互文性、语际关系、话语策略、话语冲突、外语战略等角度继续学理层面的研究,同时也以它们为研究切入点,对国际合作、霸权护持、体系冲突、对外政策、气候变化、互联网规则等经验性问题进行新的解读,以进一步深化国际政治语言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议程。
-
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研究阚四进 著伴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演进,法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经历了一个确立与不断调整的过程,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虽历经调整,但始终以确保国家安全、提升法国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力为主要目标。未来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仍将调整,但该政策始终蕴含着一些不变的因素:法德轴心的基础地位不变;以欧洲一体化促法国影响力提升的目标不变;以欧盟深化改革为优先原则的方向不变。
-
我们看好中国谢戎彬,谷棣 著西方政要智囊在误判了中国这么多年后,他们开始集体反思,重构对华认知。中国的飞速发展让世界为此震撼和佩服,于是研究“中共学”成为这些政要精英真正了解中国的必要学科。在多方探寻和研究之后,几十位世界政要精英共论中国,并且表达了一致的观点:他们“看好中国”,看好中国对未来世界的重要性。从“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到“看好中国”,转变的深层原因,可以用国际问题研究专家金灿荣教授的话“中国一定做对了什么”来解释。《我们看好中国──世界政要精英共论中国》是继《我们误判了中国──西方政要智囊重构对华认知》出版之后,华文出版社再度联手《环球时报》共同打造的一部年度大书。全书分为7部分:中国式贤能政治、深厚的中国文化、和平大外交、“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对接、创新驱动中国、世界需要中国。分别从真正代表人民整体利益的政治力量、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中国混合经济模式实现创新驱动的独特优势、中国道路成功背后的中国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论述,让我们在看到世界跌宕起伏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崛起之来之不易,看到了中国道路成功对于中国、对于世界的深远意义。
-
非洲发展报告No.19张宏明 著本书以“非洲工业化与中国在非洲产业园区建设”为主题,分为主报告、专题报告、地区形势、热点问题、市场走势和文献资料六部分,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2016年非洲政治形势和热点问题,探讨了非洲经济形势和市场走势,剖析了大国对非洲关系的新动向;此外,还介绍了国内非洲研究的新成果,编制了非洲地区大事记和非洲国家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
冷战后印缅关系研究彭念 著本书从印度外交政策的变化、印度的安全需求、“东向”政策以及中国在缅影响力等方面探讨冷战后印缅关系在政治互动,经贸、能源、军事合作及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印度发展对缅关系所面临的困难,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本书还分析了中印在缅甸的竞争与合作,以及美、日、欧、俄等国对缅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印缅关系的影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多边条约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多边条约集编委会 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多边条约集》已出版九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多边条约集(第10集)》为第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多边条约集(第10集)》收入了中国2007年至2015年期间参加(含批准、核准、加入和接受)的49项多边条约,按条约签订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对于在上述时间内中国参加的一些海事交通方面的条约(主要是修正案),考虑到此类条约技术性较强,修订频率较高以及篇幅太长的原因,故本集虑及篇幅,未再收入。每项多边条约的脚注部分包括生效日期,中国签署、批准、核准、接受或加入日期及适用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情况等信息。为方便于读者查阅,我们将之前出版的九集多边条约的目录索引及英译文附后。
-
改变历史的间谍贝恩德.英格玛.古特伯赖特 著;王海涛 译《改变历史的间谍》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依托,将德国历史以间谍的视角呈现出来。作者古特伯赖特带领我们从德意志的前身罗马帝国时期走进这个神秘的间谍世界,通过大量的案例,生动地描述了惊心动魄、紧张残酷的间谍斗争,让我们见识到他们是如何运用智谋手段达成任务,也让间谍这个古老且神秘的职业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从宫廷到战场,从维也纳到柏林,不管是西德联邦情报局、东德斯塔西、苏联克格勃还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那些惊天动地的行动、眼花缭乱的主角们,无一不见证了间谍书写历史的情形。
-
《亚非研究》2017年第一辑孙晓萌暂缺简介...
-
世界システム下の国際関係概論 戦後の中日関係を中心に张乐乐本书以“世界体系论”为基础方法论,对世界体系的内在变化规律、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将此理论成果具体应用于战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之上。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制度发展关系的角度解析战后中日两国经济、政治关系的相互依存性,开辟了中日关系研究的新途径,研究方法属国内创造。内容摆脱了无底线的“中日友好论”和极端的“中日敌对论”,从全球战略格局、大国外交、中日美三国产业转换、升级的互补性等角度深入剖析中国在战后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中如何实现经济和政治的伟大复兴;对战后日本的高度经济成长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行比较研究;从国际间产业互补性的角度切入,深入解析世界体系中[中心-半周边-周边]三层构造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其对战后中日关系发展的重大影响。zui后,针对新国际形势下我国政府在构筑大国关系时应如何妥善处理对日美等国关系问题进行深度分析,zui终提出zui有利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中国国际关系框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