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我与联合国的六年孟文婷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书,从实习生、研究者和世界公民三个视角讲述了作者六年的联合国故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立志去国际组织工作,作为同龄人,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一点经验和思考,希望能启发更多青年人融入到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贡献中去。书中介绍了联合国系统、纽约总部的工作日常、应聘和面试技巧等内部观察,还探讨了中国参与维和行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时下热议的话题,插入了联合国“高大上”外事活动的小花絮,也有名人访谈的曝光。内容新颖有趣,语言生动活泼,力求深入浅出。
-
走向决裂周建仁同盟作为一种国际关系的重要现象和国家重要的外交行为,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对象。学者对同盟的定义、类型、功能、形成、内聚力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者们主要把研究焦点放在了同盟形成问题之上,有关同盟解体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学者足够的重视,本书即聚焦于研究在共同威胁存在情况下,不对称防御性同盟中的弱国为什么会选择退出同盟,从而导致同盟解体。本书提出了一个同盟解体的双变量理性解释框架,即同盟效用理论。该理论提出同盟内部的战略分歧大小决定了同盟成本的高低,而弱国的自助能力强弱决定了其同盟收益的多少。为了验证本书所构建理论的因果机制,本书首先进行了仔细的案例分析。通过对中苏同盟从建立到分歧继而分裂的全面考察,以及对中苏同盟进行案例内求异比较,证明了本书所构建的同盟解体理论。为了表明本书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本书还初步考察了2001-2008年的美韩同盟、1958年至1967年的美法同盟以及1957年后的美英同盟,并与1958-1966年中苏同盟进行案例间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证明了本书所构建的同盟解体理论。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理论的普适性,本书构建了包含自变量战略分歧和弱国自助能力以及控制变量体系大国数量、民主国家和国内体制变化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统计回归分析表明自助能力和战略分歧在对同盟解体发挥影响上是互为条件的,在自助能力强的情况下,战略分歧对同盟解体有影响;在自助能力弱的情况下,战略分歧对同盟解体无影响。在战略分歧重大的情况下,自助能力强弱对同盟解体有影响;在战略分歧微小的情况下,自助能力强弱对同盟解体无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本书所构建的理论及其普适性。
-
东盟共同体与中国—东盟关系研究于建忠,范祚军冷战后的东盟积极寻求与中国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并利用地理优势在经贸发展和政治合作方面有所作为,东盟对华关系也由“对话伙伴国”上升到“战略伙伴关系”,各领域的合作也将更加深入。《东盟共同体与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着眼于《东盟宪章》和《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研究“两个文件”公布后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中国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健康发展。构建经济利益链来培育中国—东盟关系新的基石。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东盟宪章》、《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等文件生效后的中国—东盟合作关系进行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且富有挑战性和开创性的工作。
-
民间外交纪实于振起民间外交是多位国家领导人在重要讲话中都强调过其重要性的重要领域。《民间外交纪实(2008-2017)》作者以退休大使的身份积极投身民间外交实践,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尽自己所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民间外交纪实(2008-2017)》通过一系列研究文章和外交纪实,全面多层次地基本描绘出中国在全球开展的民间外交的进程与概况,基本捕捉到了中国民间外交在近年的重要事件。
-
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冲突预防扈大威暂缺简介...
-
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是从事国际问题和中国外交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长期对国际形势进行密切跟踪和深入研究,对中国外交进行深度分析和透彻解读,并集中其主要调研力量每年编撰一书《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其宗旨是帮助广大读者全面认识国际形势和正确理解中国外交政策。《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蓝皮书2018》一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篇2017年国际形势专题述评;下篇2017年中国外交评析。
-
俄罗斯、中国与世界秩序(俄罗斯)米·季塔连科,弗·彼得罗暂缺简介...
-
冷战后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理论与案例研究孙德刚主要内容如下:中东地区治理的概念、领域、目标和途径;21世纪中东地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美、欧、俄、中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历史沿革、理念和模式;新时期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动因、机制和类型等。21世纪初以来,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由浅入深,既突出重点又不断推进,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国外交不断成熟,也丰富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内涵。案例部分旨在检验理论部分提出的关于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理论假设。新时期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具有广泛性,涉及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经济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又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该部分通过系统梳理,将中东地区治理划分为四类,每一类选择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典型案例加以实证考察,分析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四个动因(海外利益、安全威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改善国家形象)、三层机制(国内机制、地区机制和全球机制)和四大类型(深度塑造型、主动参与型、有限介入型和相对超脱型)。中东地区治理的前瞻研究。主要归纳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影响因素、特征和前景。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该课题的研究一方面旨在系统梳理十多年来中国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特征和类型,另一方面对未来中国如何更好地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提升中国的议题设置能力和参与中东地区治理的深度等,提出政策参考建议。
-
战后国际关系述评苏华暂缺简介...
-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本书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际关系史》的修订版。这次修订保持原版结构合理、线索清楚、文字流畅的特点,又根据学术界的新认识,补充了古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史,使教材内容更为全面。对近现代部分作了压缩,删减了一般性史实,使内容更为集中,还增加了大量的地图和插图。修订后的教材不仅可以作为历史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专业的教材,也适合其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