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中国和波兰的故事周晓沛,赵刚 编波兰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是中东欧大国,也是欧盟重要成员国和欧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代表。波兰是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之一,还是中国一中东欧“17+1合作”机制的共同发起国、诞生地和重要参与方。2015年,中国和波兰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波兰,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在“一带一路”和“17+1合作”框架下,中波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人文交往等多个合作领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中国和波兰的故事》的主题是传承中波两国人民友好合作的珍贵理念,推动巩固新时代中波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由中国和波兰外交官以及两国政要、专家、学者、记者、企业家和友好人士代表等28名作者协力创作。作者们多为发展两国关系作出过贡献并有一定代表性,以大视角写小故事,聚焦中国和波兰友好关系及民间交往,从某一侧面客观反映了中波关系演变发展的历史,激励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地投入两国友好合作事业。两国大使分别作序,寄语两国读者共同增进中波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让中波友谊的火炬代代相传。
-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论述摘编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编本书内容,摘自二〇一二年十二月至二〇一九年十一月期间的讲话、谈话、报告、演讲、文章、贺信等一百九十多篇重要文献,分十个专题,共计五百零四段论述。其中部分论述是一次公开发表。
-
北非变局对环地中海国际关系的影响研究刘云 钱磊 著本书对新近发生的国际关系重大事件与重大变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论述了北非变局之后环地中海国际关系变迁。研究内容涵括了北非变局的新形势下环地中海国际关系领域中的主要问题与关键性问题,深度挖掘了环地中海国际关系所体现的意义、模式与问题,展现了环地中海国际关系的新发展对推进地中海南岸国家未来政治经济发展、建构新型南北关系所具有的建设性意义。
-
全球和平的中国方案赵可金 著如何解决和平赤字,贡献和平智慧,提出和平方案,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时代问卷。《全球和平的中国方案(英文版)/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一书系统阐述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是谋求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中国方案”,更是推动全球治理秩序向着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新全球化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开创了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全球发展道路,致力于基于共同价值基础上的全球文明理论,建立起基于共同责任基础上的全球治理架构,其主旨在于弘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间的隔阂、纷争和冲突,建设一个更加和平、更具包容、更加美好的世界。
-
主场外交张丽 著本书是以中国主场外交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阐述了主场外交的提出背景、历史渊源、概念内涵、理念演进、实践历程、时代意义、理论贡献、优势效应、影响因素以及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趋势与要求。
-
中国和捷克的故事马克卿 编捷克地处欧洲中心,是欧盟成员国和中东欧地区重要国家,也是早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捷两国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大力开展贸易合作,迅速成为彼此的重要合作伙伴。目前,中国已成为捷克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欧盟外的一大贸易伙伴,捷克是中国在中东欧第二大贸易伙伴。捷克是同中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也是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2015年,中国和捷克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捷克,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届了双边关系新篇章。《中国和捷克的故事》的27位作者中,有前驻对方国家的大使、外交官,有从事两国合作交流的企业家、社会贤达、学者、记者,还有青年学生。他们是两国不同阶段友好交往合作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有的以饱蘸感情的笔触,书写了上世纪50年代两国守望相助的感入篇章;有的现身说法,讲述了当前两国在金融、物流、地方合作、人文交流方面取得的成果;有的以小见大,通过个人之间的动人故事,透视出蕴藏于两国人民之中的情谊。作者们对两国交往史实和关键人物重要作用的挖掘和介绍,是深入研究两国关系的宝贵资料,也是该书的一大贡献。两国大使分别作序,寄语两国读者共同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加强两国友谊的纽带,把中捷友好的故事世代传颂下去。
-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论述摘编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面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对外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波澜壮阔,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经历了许多风险考验,打赢了不少大仗硬仗,办成了不少大事难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外交思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参与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内容,摘自二○一二年十二月至二○一九年十一月期间的讲话、谈话、报告、演讲、文章、贺信等一百九十多篇重要文献,分十个专题,共计五百零四段论述。其中部分论述是一次公开发表。
-
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务实合作与前景展望杨伯江,吴怀中,叶琳 编《“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务实合作与前景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各位研究中日关系的专家、学者就中日实现全方位务实合作的路径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对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与预判,为推动两国构建可持续、建设性关系,实现中日关系重回正轨基础上的新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针对性的观点和建议。
-
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许培源 陈乘风 著华侨华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也必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书共分为六章,剖析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华侨华人的产业实力和产业布局、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以及各侨乡如何发挥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
美国外交史学转型研究曲升 著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的最终研究成果,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史学转型为研究对象,即由传统形态向“美国全球史、美国跨国史和跨文化史”转变的动因、历程和影响。本书研究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第一是宏观纵向思路,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学术转型放在美国外交史学发展的长河中,辨析新范式与传统范式的复杂关系,客观评价转型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从而对这一转型做出恰如其分的学术史定位。第二是微观横向思路,即“条分缕析”,从国际史取向的进展、新文化范畴的运用和讨论、美国文化外交研究范式的变迁、冷战史研究的转型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运用等方面,对这一转型展开详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