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国际关系
-
世界铁路的地缘政治考察张晓通 著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铁走出去的地缘政治风险研究”(项目号:15BGJ046)的结项成果,同时是复旦大学重点科研启动项目。《世界铁路的地缘政治考察》一书从理论和历史两个方面探究近代之前的世界铁路简史,研究内容聚焦历史上大国的铁路地缘政治,包括什么是古典地缘政治理论,铁路的地缘政治包括哪些内容,从而构建出一个铁路地缘政治的分析框架,通过铁路地缘政治的历史案例研究,探寻铁路地缘政治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原因。
-
北京蓝皮书刘波 著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国内国际鲜有先例可循。本书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际交往中心,怎样建设国际交往中心”时代课题,对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形势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评估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表现,并从国事保障、功能布局、高端要素、服务环境、对外交往、2022年北京冬奥会、经验借鉴等篇章多视角探讨国际交往功能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冷战时期美国对南亚援助研究尤建设 著冷战时期,美国一直把援助作为对外交往的一种政策工具,试图利用援助影响和干预受援国内政外交。《冷战时期美国对南亚援助研究》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冷战时期美国对南亚援助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探讨,探析了美国对南亚援助的多重动机和多重目的及其援助绩效,较为全景式地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对以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例的南亚国家援助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学术界在该领域研究的某些方面的薄弱环节。
-
日本学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著《日本学》是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论文集。它的宗旨是,对日本进行综合研究,探索其与他国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在民族性格、历史传统和深层文化方面的特点。故命名为《日本学》。研究日本学必须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全面地观察日本,而不失之偏颇,这样才有助于人们深刻地了解日本,客观地评价日本。《日本学》即采取这种态度。
-
中东热点问题的大国协调汪波 著进入21世纪以来,中东作为欧亚大陆的连接点和世界能源的主要产地,其战略地位越发重要。但中东地区长期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加之域外大国的干预和影响,又造成了这个地区长期存在和近年来产生的包括巴以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和也门问题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大国为解决这些热点问题,逐步形成了深度协调、多边协调、调解协调和政治协调等协调方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
城市外交[美] 索黑拉·阿米尔,[土耳其] 艾弗·西文 编,王勇 译本书是一部全面阐述城市外交的当前理论和分析方法的著作,作者群体来自不同国家、专业和从业背景,涉及了诸多学科,如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等,汇集了业界和学界关于城市外交的**见解。本书以全球城市网络、全球参与和传播的地方战略、不同治理层面的城市外交、城市品牌和外交实践为主题,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细致、深入地分析了城市之间、城市与民族国家、非政府组织和外国公众之间互动的内容、原因以及方式。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国外开放的前沿与窗口,是参与全球化的先锋,城市外交正在发挥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作用。本书对城市外交的系统论述对于共享城市发展与治理经验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
公共外交[英] 尼古拉斯·卡尔 著,陆泉枝 译本书通过将历史视角融入国际关系、传播学、心理学和当代公共外交实践当中,从理论层面探究了公共外交的五个核心元素:倾听、倡议、文化、教育交流和国际广播;同时分析了近年来公共外交的主流手段——****构建与伙伴关系。本书指出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交媒体时代,公共外交正变得愈发重要,全民参与成为可能。本书呈现了新兴平台与技术的真正潜能与局限,为未来的公共外交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这本入门作品内容全面、通俗易懂,不仅是学生、学者和从业人员的核心读本,而且是任何有意参与全球公共事务人士的必备读物。
-
跨文化交流学视角下的公共外交研究郭威 著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各国孤立封闭的状态,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全球化,世界日益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全球公民意识特别是全球共同体意识和全人类社会意识逐渐为多数人所接受。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升,影响力的扩大,我国需要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员、记者、国家及地方政府与部门的官员及外事人员、商务人员、跨国公司经营者、学术交流的教授与学者、从事海外学习与实习的学生等等,使他们在各类跨文化交流中能驾驭文化差异、从事公共外交活动,展现中国人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公民意识。本书设国际文化关系为大背景,以跨文化交流理论范式为理论支撑,来探讨公共外交在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和必须性以及公共外交具有平等性和相互性的内在属性,即公共外交的实施过程是一个相互平等交流的过程,通过在平等基础上的相互对话和倾听对方,交流才有可能达到双方的理解,才能赢得“心灵和思想”,从而获得文化认同、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并为国际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最终达到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同建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作为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一部分,不仅影响到双方的国家利益,也给国际利益格局带来重要影响。通过研究以部分国家(本书以中国和美国为主要案例国家)公共外交的启动/实施、特点、评估以及所带来的教训与借鉴为主线,揭示出跨文化交流学视角下公共外交的实质。
-
21世纪初美国南亚安全战略研究许娟 著本书将南亚安全战略视为一个系统并提出两个假设:一为合理情形下,美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将运用接触手段协调与南亚国家关系;二为美国通过制衡手段,实现“印太”地区势力均衡。本书围绕美国南亚安全战略的三大支柱(印巴关系、反恐和防止核扩散)及其拓展,对假设展开深入论证。
-
国际公共产品供求体系新变化与中国的选择刘昌明,孙云飞,孙通 著国际公共产品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持国际体系运转和国际秩序稳定的基本条件和保障。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全球气候变暖、金融危机、恐怖主义、重大突发疾病传播等全球性公共问题大量增生,亟待国际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来解决。本书在对二战后国际公共产品供求体系历史考察基础上,深入分析21世纪以来国际公共产品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特征,剖析当前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形成原因及其影响,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案例,系统探讨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动因、现状、挑战及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