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历代战争史:楚汉战争-东汉(第3册)
作者:台湾三军大学 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ISBN:9787508635231
定价:¥6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中国历代战争史》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中国历代战争史》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自本书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本书为第3册,涵盖了从楚汉战争到东汉一朝的战争史内容。主要包括楚汉战争,西汉前期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以及对西南夷和西域的开拓,新莽末年的农民起义和东汉的建国战争,以及东汉对匈奴的战争等内容。相关视频请点击:
作者简介
台湾三军大学,台湾三军大学前身为广东黄埔军校,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迁往南京市黄埔路北端为陆军军官学校。1949年后迁往台湾,1952年改名“国防大学”,1959年改名“三军联合参谋大学”,1969年合并台湾各军种的“指挥参谋大学”改名“三军大学”。2000年再次改名“国防大学”。1955年10月1日,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三军大学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1956年1月,台湾三军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撰委员会”并开始工作,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毕,历时16年。更于1975年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历时5年修订,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
目录
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
第一节 刘邦入咸阳后之动态
第二节 项羽入关与鸿门之会
第三节 项羽称霸天下与分封诸侯
第四节 诸侯分封后叛乱迭起
第五节 楚汉战争之各阶段及其形势之演变
第六节 战略地理形势与战争方略
第七节 楚汉战争中之主要人物
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齐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作战方略
第四节 刘邦袭秦及项羽伐齐之作战经过
第五节 申论
第三章 彭城会战
第一节 刘邦之乘势扩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作战方略
第四节 会战经过
第五节 战后局势
第六节 申论
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作战
第一节 作战方略
第二节 荥阳对峙及刘邦机动作战之经过
第三节 申论
第五章 韩信破魏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双方作战方略
第三节 作战经过
第四节 战后之政局及申论
第六章 韩信破代、赵及下燕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作战方略
第四节 作战经过——破代及井陉之战
第五节 兵不血刃下燕
第六节 战后局势
第七节 申论
第七章 韩信袭齐及潍水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作战方略
第四节 作战经过
第五节 战后之局势
第六节 申论
第八章 垓下会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会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
第三节 会战经过
第四节 战后概况
第五节 申论
第九章 楚汉战争总论
第一节 楚汉成败之历史原因
第二节 楚汉成败与人才之得失
第三节 楚汉成败与战略之运用
第四节 项羽刘邦本质上之比较及项羽之战略与战术
第五节 结论
第六卷西汉时代
第一章 西汉时代全般形势
第一节 西汉时代之一般形势
第二节 西汉政治、经济、社会及学术思想概况
第三节 汉匈之国防军备与兵制
第四节 西汉时代之战争型态——战略战术
第二章 汉削平异姓诸王之战
第一节 统一后之一般形势
第二节 汉初之对内政策
第三节 削平异姓诸王之经过
第四节 战后局势
第五节 申论
第三章 汉削平同姓诸王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战略形势与作战方略
第三节 作战近因与作战准备
第四节 作战经过
第五节 战后局势
第六节 申论
第四章 汉初对匈奴之战
第一节 高帝平城被围之战
第二节 文帝御匈奴之战
第三节 景帝御匈奴之战
第五章 汉武帝第一阶段征匈奴之战——诱击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第一次诱击匈奴之战——马邑埋伏战
第三节 第二次诱击匈奴之战——关市诱击战
第四节 申论
第六章 汉武帝第二阶段征匈奴之战
第一节 一般形势与战略
第二节 作战经过
第三节 战后状况
第四节 战后武帝之措施
第七章 汉武帝第三阶段征匈奴之战——政治军事并用战
第一节 廓清河西走廊之扫荡战
第二节 汉武胁降单于与离间之谋略战
第三节 申论
第八章 汉武帝第四阶段征匈奴之战——后期大决战
第一节 大决战之前奏
第二节 后期大决战
第三节 战后局势
第四节 申论
第九章 汉武帝开西南夷及灭南越朝鲜之战
第一节 开西南夷
第二节 平南越之战
第三节 征朝鲜之战
第四节 战后概况及申论
第十章 汉宣、元二帝征匈奴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宣帝征匈奴之战
第三节 元帝征匈奴——陈汤灭郅支单于之战
第四节 战后局势及申论
第七卷东汉时代
第一章 东汉时代全般形势
第一节 东汉时代之形成
第二节 东汉盛衰之概况
第三节 东汉政治、经济及社会概况
第四节 东汉之国防军备
第五节 东汉之军制
第六节 东汉之战争型态——战略战术
第二章 更始灭新莽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导因
第二节 荆州乱起及其诸人物
第三节 宛及昆阳之战
第四节 破长安灭新莽之战
第五节 申论
第三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略定河北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辅弼刘秀定河北之诸人物
第三节 邯郸之战
第四节 统一河北之战及称帝
第五节 申论
第四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二——进取两京(长安洛阳)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两京形势及光武进取方略
第三节 进取长安之战
第四节 进取洛阳之战
第五节 光武定都洛阳后之重大措施
第六节 申论
第五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三——平定关东群雄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平定群雄全般方略
第二节 南征宛邓及南郡之战
第三节 东征刘永之战
第四节 北击彭宠之战
第五节 东平董宪之战
第六节 东平张步之战
第七节 南平李宪之战
第八节 申论
第六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四——平定隗嚣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战争导因及作战方略
第四节 作战经过
第五节 申论
第七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五——平定公孙述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与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双方战争方略
第四节 作战经过
第五节 申论
第八章 东汉对外战役之一——征匈奴之战
第一节 东汉对外战争之国策及边防形势
第二节 征匈奴之战
第三节 申论
第九章 东汉对外战役之二——征西域之战
第一节 西域诸国一般形势
第二节 西域之地理形势
第三节 征西域之方略及作战导因
第四节 征西域之经过
第五节 定西域后之局势
第六节 申论
第一节 刘邦入咸阳后之动态
第二节 项羽入关与鸿门之会
第三节 项羽称霸天下与分封诸侯
第四节 诸侯分封后叛乱迭起
第五节 楚汉战争之各阶段及其形势之演变
第六节 战略地理形势与战争方略
第七节 楚汉战争中之主要人物
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齐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作战方略
第四节 刘邦袭秦及项羽伐齐之作战经过
第五节 申论
第三章 彭城会战
第一节 刘邦之乘势扩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作战方略
第四节 会战经过
第五节 战后局势
第六节 申论
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作战
第一节 作战方略
第二节 荥阳对峙及刘邦机动作战之经过
第三节 申论
第五章 韩信破魏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双方作战方略
第三节 作战经过
第四节 战后之政局及申论
第六章 韩信破代、赵及下燕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作战方略
第四节 作战经过——破代及井陉之战
第五节 兵不血刃下燕
第六节 战后局势
第七节 申论
第七章 韩信袭齐及潍水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作战方略
第四节 作战经过
第五节 战后之局势
第六节 申论
第八章 垓下会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会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
第三节 会战经过
第四节 战后概况
第五节 申论
第九章 楚汉战争总论
第一节 楚汉成败之历史原因
第二节 楚汉成败与人才之得失
第三节 楚汉成败与战略之运用
第四节 项羽刘邦本质上之比较及项羽之战略与战术
第五节 结论
第六卷西汉时代
第一章 西汉时代全般形势
第一节 西汉时代之一般形势
第二节 西汉政治、经济、社会及学术思想概况
第三节 汉匈之国防军备与兵制
第四节 西汉时代之战争型态——战略战术
第二章 汉削平异姓诸王之战
第一节 统一后之一般形势
第二节 汉初之对内政策
第三节 削平异姓诸王之经过
第四节 战后局势
第五节 申论
第三章 汉削平同姓诸王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战略形势与作战方略
第三节 作战近因与作战准备
第四节 作战经过
第五节 战后局势
第六节 申论
第四章 汉初对匈奴之战
第一节 高帝平城被围之战
第二节 文帝御匈奴之战
第三节 景帝御匈奴之战
第五章 汉武帝第一阶段征匈奴之战——诱击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第一次诱击匈奴之战——马邑埋伏战
第三节 第二次诱击匈奴之战——关市诱击战
第四节 申论
第六章 汉武帝第二阶段征匈奴之战
第一节 一般形势与战略
第二节 作战经过
第三节 战后状况
第四节 战后武帝之措施
第七章 汉武帝第三阶段征匈奴之战——政治军事并用战
第一节 廓清河西走廊之扫荡战
第二节 汉武胁降单于与离间之谋略战
第三节 申论
第八章 汉武帝第四阶段征匈奴之战——后期大决战
第一节 大决战之前奏
第二节 后期大决战
第三节 战后局势
第四节 申论
第九章 汉武帝开西南夷及灭南越朝鲜之战
第一节 开西南夷
第二节 平南越之战
第三节 征朝鲜之战
第四节 战后概况及申论
第十章 汉宣、元二帝征匈奴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宣帝征匈奴之战
第三节 元帝征匈奴——陈汤灭郅支单于之战
第四节 战后局势及申论
第七卷东汉时代
第一章 东汉时代全般形势
第一节 东汉时代之形成
第二节 东汉盛衰之概况
第三节 东汉政治、经济及社会概况
第四节 东汉之国防军备
第五节 东汉之军制
第六节 东汉之战争型态——战略战术
第二章 更始灭新莽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战争导因
第二节 荆州乱起及其诸人物
第三节 宛及昆阳之战
第四节 破长安灭新莽之战
第五节 申论
第三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略定河北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辅弼刘秀定河北之诸人物
第三节 邯郸之战
第四节 统一河北之战及称帝
第五节 申论
第四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二——进取两京(长安洛阳)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两京形势及光武进取方略
第三节 进取长安之战
第四节 进取洛阳之战
第五节 光武定都洛阳后之重大措施
第六节 申论
第五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三——平定关东群雄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平定群雄全般方略
第二节 南征宛邓及南郡之战
第三节 东征刘永之战
第四节 北击彭宠之战
第五节 东平董宪之战
第六节 东平张步之战
第七节 南平李宪之战
第八节 申论
第六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四——平定隗嚣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战争导因及作战方略
第四节 作战经过
第五节 申论
第七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五——平定公孙述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与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双方战争方略
第四节 作战经过
第五节 申论
第八章 东汉对外战役之一——征匈奴之战
第一节 东汉对外战争之国策及边防形势
第二节 征匈奴之战
第三节 申论
第九章 东汉对外战役之二——征西域之战
第一节 西域诸国一般形势
第二节 西域之地理形势
第三节 征西域之方略及作战导因
第四节 征西域之经过
第五节 定西域后之局势
第六节 申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