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
-
新制度经济学与转轨马骏驰著本书以“非自由的民主”概念的首创国——匈牙利为研究对象,结合匈牙利20世纪政治史和经济史,深入分析当前匈牙利所谓“非自由的民主”背后所代表的制度体系,进而揭示这一制度体系的起源、演化路径及其运作机制,为中东欧区域国别研究和转轨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书认为,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而言,匈牙利并不存在所谓“非自由的民主”,更不存在所谓“民主倒退”。其实质是,匈牙利模式是在该国政治和经济等各类制度相互作用下诞生的,是基于匈牙利本国国情的制度体系。
-
亲历改革迟福林《亲历改革:与青年谈改革开放》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用的时间最长、花费的精力最多的一本书”。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迟福林,亲历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重大举措。在本书中,迟福林根据他的亲身经历,通过讲述“吃发了霉的花生米”等一个个小故事,试图揭开改革开放的历史面纱: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做对了什么?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尚未完成,下一步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更需要青年人。青年人了解改革开放史,就会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注入生机活力。在本书中,迟福林由衷地期待:中国改革开放一定会在青年人的手中有新的作为、新的突破、新的成就,让改革精神薪火相传!
-
法治央企建设典型案例集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人民政协报社 编本书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中央企业法治建设的典型案例,生动展示了中央企业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推进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的成果,持续深化法治央企建设的实践探索,总结推介中央企业依法治企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进一步促进企业之间互学互鉴,不断提升依法治企能力水平。通过该书展示了法治央企建设进展成效和中央企业依法合规的良好形象,旨在给全社会产生示范带动效应,促进“法治央企”品牌力提升。
-
东南亚区域治理张云 著在全球治理的区域转向中,“区域治理”成为重要的学术概念,也成了集学术研究、公共政策和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国际话语。东南亚区域治理在全球治理中具有独特价值和普遍意义。进入21世纪,以东盟为中心的东南亚治理逐渐展示出一种非大国权力主导的区域国际社会图景。本书从区域理论的探讨出发,以东南亚为场域,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分来建构区域治理的本体性叙事,并通过东盟“10 3”、欧盟和北美三种区域治理模式的比较,凸显了东南亚区域治理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并对中国未来的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方略进行了展望。
-
另类的殖民主义[美] 伊芙·M.特劳特·鲍威尔 著,赵俊 译本书主要研究19-20世纪埃及、英国与苏丹地区之间的关系史。作者考察了19-20世纪英国、埃及和苏丹地区之间的殖民主义三角,即英国、埃及与苏丹地区、苏丹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影响埃及民族主义和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当时,埃及既是英国的殖民地,同时又将苏丹地区视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张自身对苏丹地区的统治权利。由此,埃及成为了“被殖民的殖民者”,对其宗主国英帝国态度矛盾,埃及的民族主义运动也因此充斥着模棱两可和自相矛盾之处。除了旧有的史学研究材料,本书还援引大量通俗文学、非洲历史作品,并采用了另一种文学批评方法论,重新审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民族主义者自身的独特地位。本书挑战了欧洲帝国与非欧洲殖民地之间二元关系的许多公认原则,打破了欧洲帝国作为单一殖民者的传统叙事。
-
国际战争合法性研究朱同银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全球共识背景下,研究战争合法性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以国际政治社会学为视角,按“国际战争合法性是什么—源泉基础在哪里—如何考量评价—怎样指导现实实践”这样一个逻辑链条,构建战争合法性“三基四级”理论体系,并运用其对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等案例进行检验分析和现实问题探讨,以深化对国际战争合法性的认识和考量,强化对其规律的科学把握和理性运用,力求回答什么是国际战争合法性、怎样评判国际战争合法性、国际战争合法性评判的意义与未来启迪等多方面问题。
-
世界政治中的族群冲突王伟著自族群以降,冲突便已有之。族群战争、部落战争和民族战争亦是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起源因素之一。冷战后,族群冲突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冲突形式,给族群安全、国家安全、区域安全乃至国际安全带来巨大风险和挑战。在全球化、国际化日益深入,国家间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族群冲突愈发是世界政治场域中族际政治、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多重博弈的结果。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从世界政治的视角,以国内、国际相结合的分析为主线,本书探讨了国际权力转移形势下的大国竞争(地缘政治竞争、经济竞争和意识形态竞争)及大国权力兴衰对族群冲突的影响。书中所现的中东库尔德人族群冲突、南亚斯里兰卡族群冲突、非洲安哥拉和布隆迪族群冲突、高加索地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族群冲突、东欧乌克兰族群冲突和欧美种族冲突均是多层联动,多重博弈的结果。世界秩序转型、国际权力转移是族群冲突的重要影响因素。将族群和族群冲突带入世界政治的分析是紧要的、必要的。
-
世界政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世界政治研究》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重点刊发国际政治、比较政治、国际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经济学、全球治理、区域和国别政治等领域的优秀学术成果,鼓励思想创新和学术争鸣,提倡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尤其欢迎实证研究的稿件。本书为第16辑,收录了“新发展三角”:国家能力、制度基础和社会经济政策;外交沟通中的廉价信号及可信意图传递;核武器国际法规制的起源;欧元区多种资本主义模式的兼容性问题探析——理解欧元区的宏观经济失衡和改革方向纷争;从魏玛三角、维谢格拉德集团到卢布林三角——后冷战时代波兰外交动向的基本轨迹五篇文章。
-
现代民主的马基雅维利时刻段德敏 著20世纪的人们早已不再那么关心马基雅维利时代的“君主之事”,但权力的逻辑变了吗?现代民主是对马基雅维利所描述的“权力真相”的否定,还是为其提供了新的舞台?马基雅维利早已预见了现代社会“极化政治”的可能性,他意识到虽然追求权力所引起的冲突会带来制度的更新与国家的强大,且“新制度与秩序”的到来不可能避免地会对“旧制度与秩序”造成破坏,但正如14—15世纪的佛罗伦萨史所证明的那样,恶性冲突会使国家与人民“越来越孱弱,越来越卑鄙无耻”。本书带着现代民主的困境对马基雅维利做了详细的阐释,聚焦其“冲突理论”,展示了一个激进、现代甚至革命的马基雅维利,同时挖掘出一个不太为人知晓或重视的“保守的马基雅维利”,并指出这二者其实并不矛盾,其复杂性正如现代民主之复杂性。作者并不避讳民主政治中那些并不美好的细节,反而以它们为基础,讨论现代民主政治所释放的潜力与可能性,同时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探究现代民主政治出现崩坏倾向(如民粹主义)的深层原因。【作者的话】对于马基雅维利的三种主流的解读——施特劳斯、斯金纳与剑桥学派、左翼视角,本书都有所择取,但总体上认为马基雅维利表达的是一种激进的、友好的、平民的政治理论。尽管他同样重视精英的作用,但并不是阶级意义上的财富或地位对一个社会的作用,而是某些具有德性和能力的积极行动的个体的作用。换言之,马基雅维利支持的实际上是带有鲜明平民立场的政治理论,是一种激进化、平民化和现代化了的亚里士多德式的政治思考。也正是因为他创造性地改造了古典政治传统,他的理论才对现代社会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刺激作用,大大地打开了现代人的想象空间。
-
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美]罗伯特?杰维斯 著,秦亚青、魏玲 译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杰维斯以研究核威慑理论活跃于国际政治学界,到70年代,借鉴认知心理学所著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一书使其蜚声国际政治学术界,他也借此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微观层次国际政治理论。自1976年首次出版以来,《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已成为国际政治心理学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被《纽约时报》称赞为“对政治心理学基础原则的开创性陈述”。增订版增加了作者撰写的长序言,在新序中,作者细数了这本书持久的影响力和遗产,特别是认知心理学在政治决策上的应用,并通过讨论过去40多年来相关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对原先的分析做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