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
-
美国与印度尼西亚的政治转型仇朝兵 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危机在印度尼西亚引发了全面的社会政治危机。苏哈托下台,正式开启了印度尼西亚政治转型进程。美国作为一支重要外部力量,以各种方式对印度尼西亚政治转型施加了影响,既推动了印度尼西亚民主制度的建设,也促进了印度尼西亚社会的民主精神和民主意识的发展。印度尼西亚的政治转型是以其内在规定性为基础的,美国只是作为一种外部因素给它施加了巨大的推力。美国在印度尼西亚“扩展民主”是以印度尼西亚的现实为基础的,因而其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可能也是长期的。美国在印度尼西亚“扩展民主”对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及中国地区安全环境的持久和深刻影响值得关注。
-
没有魔法宫[英] 马克·马佐尔 著,朱世龙 译联合国是如何从一个保卫和调节帝国的机制, 变成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全球俱乐部的? 本书围绕一些关键历史时刻、关键人物和他们的思想,对联合国的意识形态“史前史”和战后世界秩序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旨在以一种新颖的观点去看待联合国的形成。 开头与结尾是关于两位英帝国晚期杰出政治家的研究,他们是南非的史末资和印度的尼赫鲁。他们在联合国的经历诠释了帝国国际主义理念的兴衰,这一理念在布尔战争后由史末资明确表达,在1946年至1950年代中期的一系列政策行动中被尼赫鲁彻底摧毁。 本书还研究了两位处于第二梯队的思想家,其中一位是阿尔弗雷德·齐默恩,这位两次大战期间的著名国际主义理论家,恰恰例示了为什么支持国际合作的自由主义者往往对国际合作的结果大失所望。 另一章则聚焦于1940年代中期,探讨了两位犹太人——律师拉斐尔·莱姆金和人口学家约瑟夫·谢克特曼在战时的思想,以表明他们对战争的分析如何促成战后对民族自决、国际法和少数民族权利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并且在这个新的世界机构的行动中得到反映。
-
客家女性生存地位的深层构成周晓平 著本书为“客家学研究丛书(第六辑)”之一种,是一部偏重从民俗和民间文学视角研究客家女性生存地位深层构成的专著。本书作者周晓平选择民俗和民间文学双重视角,收集古代传说、近现代的民谣及生存故事,在大量的文本材料基础上,分别从客家民间文学的生成、民俗民间文学与客家女性生存地位的构成,以及海内外客家民俗和民间文学与母性文化、粤东和东南亚客籍作家的民俗文学情结与女性书写等角度对客家女性的生存地位做出深层次的历史分析研究,阐释客家女性的生存地位,比较清晰地展示了传统客家女性的生存环境及性格特点。
-
工会财务制度文件选编中华全国总工会财务部 著本书汇编了全国总工会、全总财务部颁发的有关文件制度规定,以及财政部等有关部门颁发的与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有关的文件,由全总财务部选编,供各级工会开展财务工作使用。书中文件涉及综合、财务体制、预决算管理、经费拨缴、收支管理、财会管理、财务监督和账户与票据等方面内容,是新时代工会干部必备的案头工作用书。
-
新加坡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刘笑元 著在当代形象学理论指导下,本书以新加坡主流媒体〈海峡时报)涉华报道为研究样本,采用语言学的分析路径,针对新加坡主流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遵循的话语体系以及主流媒体话语背后的深层逻辑等三个主要问题开展研究。在大量实证数据的基础之上,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多个维度考察(海峡时报》报道框架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尝试性地提出有关国家形象研究的范式,以及话语建构国家形象的路径。本书采用跨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方法,借鉴了语言学、文学、新闻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符号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大大丰富了国家形象的研究方法。此外,新加坡主流媒体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为我国国家形象的建设与定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可协助中国政府在对外传播当中,注意发挥每个话语主体的独特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力,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
哈萨克斯坦发展报告卢山冰,王静 编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有关哈萨克斯坦国家年度发展情况的综合研究报告。总报告从整体上分析了哈萨克斯坦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分报告对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教育、外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专题篇则对美国对中亚新战略、中亚地缘政治、经贸投资、交通物流业与中欧班列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展望;中哈关系篇对中哈关系、中国企业在哈状况和中哈经贸状况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策;此外,书中还系统梳理了哈萨克斯坦人口数据、中央预算、外贸指标、大事记等资料。
-
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研究谭牧 著本书是一部政治思想史专著,通过梳理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诸家霍布斯、洛克、卢梭各版本契约论的内在结构,试说明“自然状态”情境预设对社会契约论的稳定性作用。在对比传统约定论基础上,结合近代批判者如休谟、潘恩的观点,阐明此特征在近代社会契约论改进视野下逐渐被忽视、以致动摇社会契约理论稳定性的后果。
-
中东欧国家交通运输国别报告刘作奎 著,刘作奎,雷小芳 编本报告分为总报告与国别报告两个部分。国别报告介绍了中东欧国家交通发展概况(包括交通发展战略、主要交通方式、行业优劣势分析)、交通运输国际合作情况(即与周边国家双多边交通运输合作),以及与中国的交通合作情况(即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总报告对中国一中东欧国家交通合作的潜力、问题、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港口、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式联运、航空、交通相关产业等领域具有较大合作潜力,与次区域间的交通倡议对接空间较大。但是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互联互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干扰因素:欧盟设立的安全审查机制和市场壁垒、美国的地缘政治排挤,以及中东欧国家内部的政党政治等风险。基于中国一中东欧国家交通合作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为推进中国一中东欧国家交通合作进一步发展,本报告提出了深化与中东欧国家地方政府间的城市交通合作、提升与中东欧及欧盟整体层面交通倡议对接的可能性、加强中东欧地区的国别研究智库建设等对策建议。
-
国际劳工组织李西霞 著国际劳工组织于1919年依据《凡尔赛和约》作为国际联盟的附属机构成立,1946年成为联合国负责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务的专门机构。其组织机构主要为国际劳工大会、理事会和国际劳工局。目前有187个成员国。其宗旨在于促进充分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劳资合作;改善劳动条件;扩大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卫生;获得世界持久和平,建立和维护社会正义。本书系统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的历史与概况、行动领域、多边关系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中国工运学者访谈录刘向兵 编本书收录了国内15位工运、工会领域的老专家、老学者的专访,他们当中有用一生为劳模唱赞歌的老工会人,有地方工运史研究的拓荒者,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工会发展的见证者,有用一生践行“听党话、跟党走”的工会领导人,有中国劳模史的书写者,有为工人奔走的工会活动家。将他们的生命经历进行回顾与总结,不仅有助于梳理研究脉络、总结经验,提高学界对工运领域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工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工运事业时代主题、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推进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