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
-
苏共执政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研究袁新华苏联虽已不复存在,但由于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很多做法通常又被看作是一种“模式”,并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学习和模仿,甚至是照搬和复制,因而苏联的问题不仅仅是苏联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国家带有的普遍性问题。本书认为,苏联的解体、苏共的败亡固然是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在于苏共长期秉持的意识形态及其工作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本书从苏共的意识形态及其工作机制入手,深入剖析了苏共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指出其意识形态及工作机制崩溃在于其意识形态教条化和僵化、领导人垄断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后期走向自由化、意识形态丧失教化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思想教育工作失策和青年一代理想信念失落等多方面原因,为我国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社会治理的道与术陈如钧 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发展的科学体系。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体系,必将伴随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步伐,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社会治理的道与术》出版,是点题,也是抛砖引玉,后续仍然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完成,需要继续提炼新实践、概括新理论。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人是“答卷人”,历史和人民是“阅卷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仍处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当今世界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不断科学回答“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问”的进程中,必将继续产生社会治理之道与术。提炼社会治理新实践,概括社会治理新理论,延续和发展社会治理之道与术,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社会治理的道与术》的出版,是在笔者的博士论文《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研究》、著作《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理论》和博士后合作研究报告《南部边疆若干领域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础上取得的新成果,是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在广西的实践研究”(编号:21FKS029)的阶段性成果。
-
英国三大政党政治思想史阎照祥本书以英国三大政党政治思想为主题,梳理出英国辉格党与托利党,自由党与保守党,自由党、保守党与工党的政治思想演变脉络。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对三大政党政治思想的历史背景、主要内涵、社会影响作了深刻分析;叙述了它们之间矛盾、妥协与合作的复杂关系,揭示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由萌芽、发展直至定型的曲折过程。
-
铸魂张明仓,张杰,董永在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战斗文化,积淀着中华文明开拓发展的辉煌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推进新时代强国复兴事业,亟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战斗文化,内塑全体军民的阳刚血性,外树凛然难犯的大国尊严。我党我军历来高度重视战斗文化建设。优选战斗文化,是我军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屡克强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密码。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必须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大力培育新时代战斗文化。迫切呼唤军队战斗文化转型,聚焦实战大力发展智能化战斗文化,充分发挥战斗文化强大威力。《铸魂:战斗文化论》是军事科学院“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研究工程”项目成果之一。全书依据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特别是战斗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坚持史论结合、古今参照、实战导向,介绍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宣扬了各个历史时期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探寻民族复兴的文化密码,体悟中国精神的尚武特质,追溯英雄军队的血脉基因,揭示强军胜战的力量源泉,前瞻打赢智能化战争的文化需求,阐释了强军胜战需要什么样的战斗文化、怎样锻造新时代战斗文化等重大问题。《铸魂:战斗文化论》,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战斗文化的专著,第一次对强国复兴背景下的战斗文化重构作深入探究,立意高远,深入浅出,现实性创新性强,是对军事文化研究的新拓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向毛泽东学习调查研究裴平星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在第一代革命领导集体中就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不忘初心,温故知新,才能所往而不胜。本书是对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观和方法论,在吃透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一个高度概括性的精神感悟。全书共7章,通过回顾毛泽东历次调查研究的过程和分析调查中产生的重要文献,阐述了开展调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本书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调查研究意识,学习掌握正确、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
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报告许宪春,白重恩,刘涛雄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共六章内容。第一部分为先导理论篇,包括第一章“前言”,在深入学习和理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基础上,总体概括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理论方法”,重点阐述了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目标定位、编制思路、指标体系、计算流程与方法。第二部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主题,分析中国平衡发展现状,包括:第三章“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最新测算结果”,从平衡发展总体趋势与主要特征、分领域平衡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地区和城乡发展平衡状况、主要成绩、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六个方面,对2019年中国平衡发展新情况、新变化进行概述;第四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及新征程展望”,基于中国平衡发展指数,重点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期间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建设、脱贫攻坚、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核心内容进行统计监测与分析,深入剖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三部分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主题开展专题研究,包括第五章“新发展理念视域下地区人类发展水平研究”和第六章“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及作用研究”。
-
21世纪的欧洲社会民主党及其转型刘玉安,周云红著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在西欧各国政坛的影响力虽然有起伏,但仍然是西欧社会的主流政党。本书认为,社会民主主义在目前的西欧各国之所以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因为作为一种社会改良主义,它对缓解两极分化、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因为没有触及资产阶级的统治根基,在客观上也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持续运转,所以社会民主主义的一些政策主张和改革也能够被西欧资产阶级接受。面对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浪潮的严重挑战,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不得不进行一系列政策调整和改革。但社会民主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改良理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与劳动力的矛盾对立,所以其政策和作用也存在局限性。
-
红色路标罗平汉党代会是党的发展历程中标志性的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的重要节点。一次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就是一座座红色路标。历史上的多少惊涛骇浪,涌起于看似平静的会议桌旁。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大作用。从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到党的七大制定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纲领,本书以宏大视野全景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深入挖掘了党代会背后的历史故事,以独特视角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千难万险走向胜利的成功密码,有助于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本书是一部融合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的通俗性党史读物。
-
追寻赵汝坤,赵霖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不我待。《追寻:中国共产党精神脉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对党百年奋斗历史的感悟,深入研究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铸就的一系列伟大精神,真实展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历史的精神画卷。对每种精神系统介绍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全面解读丰富的精神内涵、简要阐释其时代价值,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追求崇高人生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追寻:中国共产党精神脉络》史料丰富、逻辑严谨、阐释深刻、事例生动、通俗易懂,集知识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于一体,可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辅导材料和青年学生学习党史的重要读物。
-
十九大以来党的建设研究前沿文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建设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于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纲领性作用。本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精选的35篇文章汇集而成,反映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关于党的建设研究的近期新成果。本书从历史探源、原理探讨、实践探索三个角度,系统梳理了党的建设的历史发展,深入分析了党的建设各领域的重大创新点,总结了十九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强调这些经验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开展党的建设理论的研究、进行党的建设工作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