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
-
当代伊朗外交战略研究赵建明 著本书主要论述了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的外交战略演变,以及由此而映射出的国际形势的变革。作者认为,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外交具有了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给伊朗外交设定了一个“困局”。但是两伊战争之后,开启了伊朗外交的“破局”之路。从拉夫桑贾尼的务实外交,到哈塔米的“文明间对话”,再到鲁哈尼的建设性战略互动,伊朗开启了崭新的外交探索和转型的历程。作者将“设局”与“破局”作为探讨伊朗外交的主线,重点关注伊朗的意识形态在不同阶段发生的变化,并以伊朗核问题为抓手,探讨伊朗核外交及其对伊朗内政外交的意义。
-
百年变局和美欧同盟孙成昊世界局势正处于巨大的变动之中,传统安全危机尚未解决,新安全危机方兴未艾。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国际关系动态的有力抓手。孙成昊博士以美欧关系为锚点,以同盟困境理论为线索,详实而生动地梳理了美欧同盟百年来的变动。对从世界格局的宏大视角观察今天中国面临的矛盾冲突,并做出理性、高效的决策也大有助益。
-
南非的贫困与不平等[南非]克雷恩·苏迪恩,[南非]瓦苏·雷迪,[南非]英格丽德·伍拉德编本书分为“南非与世界”“政治、道德伦理与国家”“经济”“社会”四个部分,以南非国内学界对贫因和不平等的讨论为主题,多角度分析南非的贫困和不平等状况,对这些状况进行反思并尝试给出应对方法。
-
地缘政治欧洲解楠楠著本书从欧盟内部、邻边区域及大国关系三个尺度、两大地缘准则构建了欧盟的战略框架,并分别从内部战略、邻近区域战略和大国战略的行为逻辑与目标(欧盟利益的界定)、战略困境(敌人或威胁)、政策实践以及态势(应对措施)全面考察欧盟战略的地缘政治转向及特点。特别是对欧盟内部地缘棋局的分析,有利于完善“地缘政治欧洲”实证研究层次。最后,将相对优势、非排他性、非战争性竞争等概念引入地缘政治,推动地缘政治理论发展。本书将这些新变化或元素引入“地缘政治欧洲”的分析框架之中,辩证分析“地缘政治欧洲的双重性,即:权力政治和多边主义共存、全球布局和区域布局系统构建、领域布局和区域布局相结合等。
-
我国选举机构模式选择及制度完善研究陆强 著本书以基本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具体制度构建为核心、以制度实施为目的,在选举机构基础理论、发展逻辑、组织模式、制度完善等方面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展开。除绪论和结语外,本书主要分为六章,包括我国选举机构职能定位、组织形式及职责构成,我国选举机构模式的历史发展及内在逻辑,域外选举机构模式比较分析,域外选举机构模式比较分析,我国 间接选举机构问题分析及完善,“四个机关”视角下选举制度的内在要求及其发展。
-
新时代公安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杨红 著本书将公安教育置于公安工作之中,梳理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的发展与成绩,根据公安院校建设现状总结当前公安教育的特点,结合实践分析当前公安教育的发展瓶颈,从 安全、高等教育、公安工作三个角度探讨公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新时代公安教育改革的方向。公安教育现代化,一方面要注意不能离开公安工作谈教育,另一方面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数字时代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新时代的公安教育发展需要突出实战化和数字化两个重点,通过协同联动、交叉融合的创新,从办学理念、科学规划、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全面提升公安教育治理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推进公安教育现代化。
-
中韩缘史 辽宁篇辽宁省中韩友好协会,社韩中文化友好协会本书共分为两个章节。 章是从人物角度看韩国与辽宁的因缘,包括朝鲜王朝文人许筠、金昌业,同朝学者朴趾源;明朝后期将领李成梁、明朝使臣刘鸿训、清朝“万泉居士”张又龄。第二章是从文化角度看韩国与辽宁的因缘,共包括两篇文章:《〈燕行录〉中的辽宁和朝鲜》《〈奉使图〉中的两国友谊之路》。
-
欧洲蓝皮书冯仲平,陈新欧洲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中国欧洲学会共同编写,对欧洲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方面的重大发展或年度重大事件进行介绍与分析,欧洲蓝皮书自1997年以来已连续出版27年。本书“总报告”以“欧洲艰难应对‘时代转折’:2022~2023年欧洲形势与展望”为题,分析了乌克兰危机升级背景下的欧洲之变及其影响;“分报告”从欧洲政治、欧洲经济、欧洲社会、欧盟法制进程、欧洲对外关系、中欧关系六个方面对欧洲形势做了较为系统的回顾与分析;“专题篇”对2022年欧洲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法国总统选举和国民议会选举、德国的“时代转折”及其影响、震荡与困局中的英国政治、新版“战略概念”与北约新一轮战略转型动向、新形势下欧盟绿色转型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波兰对德国索赔的缘起和影响。
-
新时代公民慈善美德培育研究李寒梅慈善美德是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慈善美德在发展慈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提升公民道德素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加强新时代公民慈善美德培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要求,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使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需求。本书遵循“问题提出—内涵归纳—理论溯源—问题透视—比较分析-对策探讨”的内在逻辑展开。首先,厘清新时代公民慈善美德基本概念是研究的出发点。其次,缕清新时代公民慈善美德培育的理论溯源和意旨是研究的重要依据,通过明晰新时代公民慈善美德培育的意旨,廓清新时代公民慈善美德培育的理论逻辑和时代意义。最后,提出新时代公民慈善美德培育的实践路径。总之,新时代公民慈善美德培育是一项长期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是政府、社会、公民共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内容。新时代公民慈善美德培育需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慈善文化的整合、健全公民参与慈善活动、完善公民慈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来激发公民行善的积极性;需要重视社会环境的优化,主要从家庭、学校、媒体以及社区等社会环境为切入点,为新时代公民慈善美德培育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加强公民的自我教育,不断提升公民对慈善美德的认知和践行能力;需要加快慈善法治的建设进程,做到依法行善,为公民践行慈善美德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充分激发公民慈善美德的精神动能作用,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凝聚力和向心力。
-
乡村振兴战略下留守老人福祉困境与治理研究秦永超著本书从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福祉困境出发,以福利治理为分析框架,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来解构现行福利制度的困境,并提出了坚持留守老人主体地位的福祉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