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
-
抗战时期桂林进步传媒与民族精神教育研究孙文建在英勇悲壮的抗战时期,广大文化战线上的工作者团结奋进,开展了丰富的抗战文化活动。作为桂林“抗战文化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抗战传媒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充分显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合作、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凝聚了人民的民族感情,支撑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该书以抗战时期桂林的传媒环境、传媒活动、传媒内容、传媒特点为切入点,通过对桂林抗战传媒发展的全景式考察,在全面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基础上,努力揭示这一伟大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以及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当代借鉴。
-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风采录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务员三局 组织编写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表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 的公务员集体”的决定》。本书收录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决定,选录了受表彰的80名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40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是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运用先进典型开展好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编《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分9个专题,系统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围绕尊重和保障人权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该书英汉、俄汉、法汉、西汉、日汉对照版的出版发行,对于国内外读者深刻理解习近平有关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深入了解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增强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
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红色记忆刘金龙,李春生,杜维大瓦窑村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1924年大瓦窑村建立了北京市个农村党支部。2017年,又建成了北京市个农村党支部党史馆。本书通过对大瓦窑村的老党员老同志或在大瓦窑工作过的老党员老同志的口述实录,讲述大瓦窑村的革命历史和改革开放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事迹,记录世世瓦窑人的红色传承,赓续代代瓦窑人的精神奋斗。通过这些老党员老同志的口述,他们展现了北京市个农村党支部成立的光荣历史,讲述了抗战时期大瓦窑人可歌可泣的英勇抗战事迹,他们回顾了瓦窑青年三杰、杏坛先驱、深海勇士、妇女队长、密云水库建设者、红色党课讲述人等瓦窑人物的英雄事迹。这本用平实的语言映衬着波澜壮阔事迹的口述实录既给大瓦窑的后代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也给农村基层党建和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为党的历史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
中国共产党吉林历史第二卷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吉林历史第二卷(1949—1978)》由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中国共产党吉林历史第二卷(1949—1978)》系统记述了1949年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吉林省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吉林省广大人民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此次是在我社2021年版的基础上,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地方卷)集成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丛书之一再次出版。
-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年度报告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编本书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年度报告》系列的第五卷,以2020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决胜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为主题,分总报告和背景篇、规范篇、实施篇、保障篇、案例篇、理论篇,力求全面客观地梳理和总结 2020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总体情况和基本经验,以期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
川渝红色文化体系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刘宗灵等 著本书对川渝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征、形成条件、生成逻辑、演□过程、当代价值、实践进路等多层面议题,进行了整全性、体系性的研究。全书融□□梳理与现实探讨、纵向考察与横向分析、□□意义呈现与实践价值发掘等多重维度于一炉,其中尤以川渝早期中共革命志士与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精神文化特质为考察核心和关键依托,并将川渝红色文化的形成历程放到近现代中国□□语境与先进革命文化、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互动情形下,着重考察其熔铸成型的□□过程,及其对今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部对川渝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展开整体探究的论著,本书具有一定的鲜明特点与独特意义。
-
与时共语何泽中 著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所谓“与时共语”,不仅仅为了记录过去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更是为了与时同行、与时共进。本书收入20O篇短小精悍的随笔、散文、札记及论文论言,分为六篇。其中,“心象思辨”是于心之言,于实之言,于情之言。有偶然出现之思,有静思细想之辨;有一事一物之思,有众生众相之辨;有感性理性之思,有主观客观之辨。“起行论言”是在一个地方工作的论言与实践,包括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文化、生态、德、法、廉、纪诸方面的知与行、言与行,为起行而言,由起行而论,从起行而得。“职缘逸文”是因职缘亦即历经的工作或者业余研究兴趣而学、而思、而论,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的思考研究而形成的文章。“览物纪事”是见事见物、历事历物所感,似咏物散文和纪实散文,或眼观、或心察、或亲历,有不同时境,有特定内涵,是真知,含真情。“诗词漫谈”包括了诗词和联赋的学习、认识、理解、写作和研究,并以此消闲、修身、养心、怡情之感悟,更多的是闲余时间创作诗词联赋之所思所感所悟。“书法散记”是动心动笔之体会,也是学习、研究、创作之体会,倾注了闲时、情感和劳动。
-
陈原道传胡长水陈原道,1902年,又名元道 ,安徽巢县(今巢湖)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革命先驱,1933年牺牲。《陈原道传》一书由胡长水著,是为纪念陈原道诞辰120周年暨英勇就义90周年而写的一本传记,全书分少年家国情怀、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受命赴河南重建中共河南省委、六界四中全会前后、在草岚子监狱、后的斗争七章内容,记述了陈原道的人生历程,展现了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出的贡献。
-
新时代党的学习理论研究肖朗开展党内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独有创造和一大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推进自身建设、完成历史与时代使命的重要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学习教育持续发力、成效明显、影响深远。新时代党的学习理论和以往党的学习理论既有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本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活动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研究。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党的学习对象论、新时代党的学习任务论、新时代党的学习内容论、新时代党的学习方法论、新时代党的学习制度论、新时代党的学习实践论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如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继承与发扬党内学习的优良传统,推进党的学习理论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