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
-
中国政治思想史萧公权著全书按政治思想的历史背景,概括为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与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三大部分;按政治思想的演变趋势,又分析为创造、因袭、转变及成熟四个时期,凡五编二十五章,上起先秦,下至孙文。惟孙氏章有目无文,作者自云原稿佚落,而汪荣祖教授则说:“公权先生视三民主义为中国政治思想之成熟,显有时代因素,因其撰稿成书之日,仍属国民党训政时期,以孙文学说与三民主义为不可侵犯之‘圣教’。诌之,心有不甘;评之,恐遭时忌,是以虽原有孙中山一章,终于不予收录,既奉阙疑之旨,?吹没涠灰А!?
-
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朱佳木著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我在报刊上所发表的文章汇集。我尝试为报刊写自己的文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这近乎30篇文章,按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文章的编排也根据内容为序。第一部分4篇,都是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的历史问题,有我的回忆,也有考证和研究心得,基本属于记述文,题为“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部分11篇,是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理论时事方面的问题,大多属于政论文,题为“关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第三部分8篇,是对陈云同志生平与思想的研究和宣传,有学术论文,也有评论性、介绍性的文章,题为“关于陈云研究”。第四部分4篇,是针对社会上某些现象所发的议论,属于杂文,随感一类,题为“杂感”。
-
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定性量纪实务汪国华编著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这是关于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的一部重要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大措施,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配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纪处分条例,编者根据新颁布的党纪处分条例和国家新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对1998年出版发行的《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定性量纪实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定性量纪实务》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对党纪处分条例总则的各项规定作了系统介绍外,着重论述了定性和量纪的基本理论。分论对党纪处分条例分则规定的十大类二百三十多种具体的违纪错误,逐类、逐种地从概念、构成条件、认定中应划清的界限以及分适用等四个方面作了深入、具体的阐述。本书作为一本指导用书,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政党与政府郭定平著暂缺简介...
-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著《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宣者》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并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用德文发表。《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的光辉思想一直指导着全世界工人阶段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并深刻地启迪、教育和鼓舞着全世界一切为人类进步事业而斗争的们。《共产党宣言》从发表到本纪初,已经被译成全世界各种主要文字出版,它的思想影响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1920月8日,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中文本在我国出版,此后,陆续有十几个版本问世。1998年,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共产堂宣言》纪念版。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事业正以崭新的面貌不断向前推进,为适应广大读者的需要,我们决定再版《共产党宣言》纪念版。199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纪念版)》收入了《共产党宣言》正文以及作者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七篇序言,此外收入了该书最早的德文本影印版、各种文字版本的部分封面,以及我国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创作的马克思肖像和恩格斯肖像。
-
共和国重大决策出台前后邱石 主编本书所选文章观点正确,材料丰富、翔实。文字流畅、生动。本书作者多为党史、国史研究部门的专家、学者,还有一些是建国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者。其写作态度是严肃的、认真的。该书对新中国的国史及建国后的党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做了准确、生动的描写和叙述,是一部很好的党史、国史读物。
-
红镜头顾保孜撰文;杜修贤摄影《红镜头: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国事风云》杜修贤是中南海的摄影师。本书带读者走进照片构成的历史长河。伟人领袖、风云人物,都在这条历史长河里挥展身手、表现才略、在镜头里沉浮、流动、定格……特别真实的画面与特别真实的话语让人感到了历史的沉重与伟大。
-
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郭民良 编辑第一,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规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是自鸦片战争以来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宏伟史诗。中国革命,既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包括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建设,既包括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也包括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其中,每一革命和建设都有极丰富的内容。然而,该教材是扣住“基本问题”,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国情、基本过程、基本实践、基本经验、基本理论,而不是写每一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规律。这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同《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两门课程的区别之处。第二,教材结构更趋科学严谨。《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既包括中国革命的内容,又包括中国建设的内容,因而比较容易形成两块拼凑的体系结构。修订后的教材,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如实地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革命看作是中国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中国建设正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犹如上篇和下篇文章一样不可分割,这样就把“革命”和“建设”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据此,教材依次安排了《近代中国人民拯救中国的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部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等12章,这就不仅体现了“革命”和“建设”的内在统一性,而且也较好地体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第三,较好地处理了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由此诱发出一系列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如中国该不该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红旗能打多久、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是渐进地引向资本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否还有生命力等等。这些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密切相关。修订后的教材,既没有回避这些问题,也不是教条式的说帮,而是把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教育于理论之中,从客观的事实中逻辑地引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而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和战斗力,使教材所阐述的理论具有了生活气息和现实的。
-
中国共产党历史教程蒋绍椿/等 编辑本教材自1989年出版以来,已有4年。这次经出版社同意,决定作一次较大的修改。这主要是由于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有许多新的精神需要贯彻,大家在使用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需要总结,学术界又有不少成果需要吸取。在修改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以胡绳主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为蓝本,简化了历史事件具体过程的一般叙述,强化了理论色彩,突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以全书主线和各章重点作出取含,调’整内容与结构,使整个教材形成较为完整的严密的体系。为使教材更加简明扼要,以利于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作更多的发挥,全书由原来的40万字压缩为26万字。在文字上也增强了精确性、可读性与逻辑性。
-
当代国外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编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