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植物抗病虫育种

植物抗病虫育种

作者:尼科斯 等著 张红生 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28

ISBN:9787030355782

定价:¥4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植物抗病虫育种》系统地介绍了植物抗病虫育种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并辅以研究实例和试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包括导论、坐镇以待的有害生物、对病原生物和寄生物的天然防御、植物病原生物互作的基本概念、抗性机制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有害生物、如何选育抗病虫新品种共七章。《植物抗病虫育种》既考虑了当前的教学需要,又注重联系实际育种中遇到的问题。《植物抗病虫育种》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科学领域遗传育种及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植物育种公司或育种研究所从事植物抗病虫育种的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Rients Niks(1953)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植物育种系助理教授。1976年毕业于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专业,在Jan Parlevliet指导下进行大麦-大麦叶锈病部分抗性方面的研究,并获得硕士(1978)和博士(1983)学位。1981年曾在国际干旱地区农业改良中心(ICARDA,叙利亚)进行两年的博士后研究,从事硬粒小麦改良项目的研究。1983年Jan Parlevliet受聘为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研究室全职教授后,Rients接替了Jan的工作,继续进行大麦部分抗性(数量性状抗性)的研究,他同时进一步开设了抗病育种课程,在荷兰、西班牙、南美、南非、肯尼亚、伊朗、泰国和中国等地多次讲授植物育种课程。已发表100余篇有关持久抗性机制以及相关研究论文和书籍章节。Jan Parlevliet(1932)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系退休教授。1960年毕业于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专业。然后他在联合利华(Unilever)从事菠菜生理方面研究,并获得博士学位(1967)。1967~1971年作为育种家在肯尼亚莫罗皮瑞松/除虫菊试验站(Pyrethrum Experiment Station)工作,期间育成多个优良株系和品种,并成功推广用于生产天然杀虫剂。1971年,Jan进入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系工作,从事持久抗性的研究和抗性育种人才的培养,主要研究大麦-大麦叶锈病互作体系,该体系中持久抗性基因与非持久主效抗性基因同时存在。与此同时,Jan开始进行多个寄主病原生物互作体系研究,包括小麦、水稻、玉米、豆类、土豆、花生等寄主及真菌、卵菌、细菌、病毒及线虫等病原生物,持久抗性一直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1995年Jan退休,但仍然参与安第斯地区(Andean Region)的植物育种项目研究,该项目旨在加强当地多种作物持久抗病性的研究。共发表130多篇研究论文和书籍章节。Pim Lindhout(1953)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生物化学专业。1985年,以《苜蓿烟草病毒RNA1的翻译》为论文题目获得博士学位。他就职于瓦赫宁根大学园艺植物育种中心(Institute for Horticultural Plant Breeding,荷兰语:IVT)进行番茄育种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番茄学家”。由他发起并组织了多个跨学科科研项目,以揭示不同园艺作物,尤其是番茄的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机制。1994年,Pim自1985年受聘为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助理教授,主要从事数量性状的鉴定和定位及植物育种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他负责协调全国植物基因组计划(CBSG)中番茄基因组学研究。已发表100余篇论文。2006年Pim成为蔬菜育种公司德瑞特种子公司(DeRuiter Seeds)研发部门负责人,这引起了孟山都(Monsanto)公司的注意,为了增强蔬菜方面的实力,2008年孟山都公司并购了德瑞特种子公司。不久Pim成为孟山都公司蔬菜育种部的负责人,2010年离职。目前他在一家植物育种新技术开发公司中担任经理。Yuling Bai(1964)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系助理教授。1988年毕业于中国河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并获得第一个硕士学位,1995年受聘为该校副教授。1997年来到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学习生物技术并获得第二个硕士学位(2000),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和博士后阶段工作是番茄对番茄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及抗性机制的研究。2007年受聘为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系助理教授,并建立“茄科抗性育种研究组”,担任组长,她的研究集中在茄科植物(包括土豆、番茄和辣椒)对不同病原生物的抗病遗传和分子机制。研究目标是将科学研究结果应用于育种实践:通过发展育种新策略和开发新技术来提高育种效率。此外,她还承担了瓦赫宁根大学以及中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几个大学的植物遗传育种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学习指导
第二章 坐镇以待的有害生物
2.1 病害的概念
2.2 病原生物的分类
第三章 对病原生物和寄生物的天然防御
3.1 避害性
3.2 抗害性
3.3 耐害性
第四章 植物-病原生物相互作用:基本概念
第五章 抗性机制的多样性
5.1 引言
5.2 广谱抗性
5.3 非寄主抗性
5.3.1 定义
5.3.2 寄生能力
5.3.3 寄主范围
5.3.4 专化型
5.3.5 非寄主抗性的遗传
5.3.6 非寄主抗性的机制
5.4 寄主抗性
5.4.1 过敏反应型抗性
5.4.2 部分抗性
第六章 不同类型的有害生物
6.1 脊椎动物
6.2 昆虫和螨类
6.3 线虫
6.4 寄生性植物
6.5 (半)活体营养型真菌和卵菌
6.6 死体营养型
6.7 维管束萎蔫
6.8 细菌
6.9 植原体和立克次氏体
6.10 病毒
6.11 类病毒
第七章 如何选育抗病虫新品种
7.1 抗性基因的导入是否值得
7.2 如何获得抗性资源
7.2.1 抗性资源的收集
7.2.2 获得抗性的策略1:诱导突变体
7.2.3 获得抗性的策略2:利用基因工程进行遗传修饰
7.3 抗性鉴定的场所
7.3.1 室内鉴定或室外鉴定
7.3.2 离体筛选
7.4 抗性鉴定的时期
7.4.1 苗期或成株期
7.4.2 离体接种部位
7.5 抗性鉴定的接种方法
7.6 如何选择接种物的组成
7.6.1 混合菌株
7.7 潜育
7.8 病虫害级别评价:抗病虫评价包括哪些方面
7.8.1 数量性状
7.8.2 质量性状
7.8.3 组织学特性
7.9 需要注意的问题
7.9.1 生育期差异
7.9.2 小区干扰
7.9.3 接种量
7.9.4 鉴定时间
7.10 植物防御策略选择
7.10.1 避害性
7.10.2 耐害性
7.10.3 广谱抗性
7.10.4 过敏反应型抗性
7.10.5 部分抗性
7.10.6 总结
7.11 抗性育种的选择方法
7.11.1 在育种过程中的哪个阶段进行选择
7.11.2 回交
7.11.3 轮回选择
7.11.4 分子标记的应用
7.12 如何更科学地利用非持久性抗性
7.12.1 引言
7.12.2 抗性基因聚合
7.12.3 抗性基因的多样性
7.12.4 多系品种和混合品种
7.12.5 综合防治
7.13 抗性育种与生物防治相结合
练习题答案
专业术语表
拉丁名中文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原书作者介绍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