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
自信的实践智慧孙亮 等 著坚持“四个自信”,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内在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本书深入阐释了“四个自信”科学思想体系建构中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历史辩证法、知行统一的实践观。从理论基础与实践根据的双重维度分析“四个自信”的自信理由,论述“四个自信”的具体内涵,彰显“四个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的人类新文明形态的世界意义,从时代精神与实践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论述必须坚定“四个自信”,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
-
宁可文集宁可 著本书是宁可先生对地理环境与中国历史进程的研究成果,他认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地理环境及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和长时期的探索,尤其需要把它与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特点和道路问题、社会结构问题、古史分期问题、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制度问题、阶级斗争问题、民族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文化特点问题等等联系起来探讨。通过对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宁可先生提出:我们祖先对地理环境的改造及其所带来的经济的社会的后果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实际意义。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个民族在同一历史时期内往往分别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从而使中国历史发展与历史上各民族的关系呈现了复杂的面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但是各民族发展的共同性与统一性趋势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随着四个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正在逐步减少,终将最后消失。
-
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 第四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收入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以后至1927年12月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文献(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性文献,收入第一册“附编”),内容涉及党的代表大会、全会文件,重要决议、决定、宣言、通知、通告、指示以及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电报等。
-
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 第二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收入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以后至1927年12月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文献(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性文献,收入第一册“附编”),内容涉及党的代表大会、全会文件,重要决议、决定、宣言、通知、通告、指示以及中央领导人的重要报告、讲话、文章、电报等。
-
肝胆长如洗陈思,张宇辉 著2022年是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焦裕禄同志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全党的榜样”,焦裕禄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立足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实践。本书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出版,是为了鼓舞广大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作风,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 本书全面展示了焦裕禄同志42年的全部成长经历,历访焦裕禄的家乡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焦裕禄当过劳工的抚顺煤矿、焦裕禄任工业干部的洛阳矿山机器厂(现中信重工)、焦裕禄进修学习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焦裕禄实习的大连起重机器厂,采访与焦裕禄有过交集的亲历者和当地资深的历史研究者,很多与焦裕禄有过共事经历的老同志已九十多岁高龄,这也使本书的采写工作在深入挖掘历史的同时,也具有迫在眉睫的抢救意义。本书不仅能为广大领导干部提供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好教材,而且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刻认识我们党艰苦奋斗的历史,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
-
脱贫攻坚案例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 著本书精选了全国脱贫攻坚实践中具有代表意义的32个案例,深入分析了各地脱贫攻坚遇到的困难挑战,系统总结了各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经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已在2021年2月召开,会议宣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虽然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完成时,但还需要防止规模性返贫,同时我国脱贫攻坚战的经验具有普遍性意义,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具有永恒价值。本书的出版,不仅为胜利完成脱贫攻坚这一历史伟业留下真实可信的文字记录,同时为各地在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信心力量和有益借鉴。
-
政治逻辑刘建军,陈周旺,汪仕凯 编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壮阔的实践之一。为了回答中国模式的现代化实践为什么可以超越传统和超越西方这一重要问题,本书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研究对象,从中提取了十四个重要政治命题,包括:政治是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基本形式;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形态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是**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与共同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等等。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为总体研究对象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学,是价值论、宗旨论、形态论、制度论、动力论和目标论的统一与整合。一言以蔽之,本书不是致力于单一层面的研究范围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而是致力于政治知识体系的突破与贡献。作者希冀通过知识化的努力、原理性的提炼、体系性的构建为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学界呈现出一个别开生面的理论画面。
-
两大布局论殷德生 著本书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金融学的专业理论,深入研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演进历程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时代意义、实践价值、理论意义和鲜明特色,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坚持、实践和创新;深入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和实践要求,对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的创新和完善,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总体观的坚持、运用和发展。
-
互涉与超越李娟著本书试图摆脱学界在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学科特征问题时所存在的“哲学-科学二分”的理论预设,立足当前学科发展的新特征(互涉、跨界、融合),从“学科互涉”这一视角出发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新解读。这种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历史研究活动,进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特征问题作出现代性解读的尝试,不仅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
-
英语民族史温斯顿·丘吉尔 著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以英美为首的英语世界掌握了全球话语权,深刻影响世界秩序。这一切,绝非偶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历时20年写就这部巨著,全景式呈现英语民族千年变迁史。 全书共分四卷,以英国历史为主线,从英语民族的起源、发展一直记述到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为止,既概述了英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发展情况;也完整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诞生过程以及与英国的关系;同时,本书亦详细叙述了欧洲历史上与英国有关的重大事件,如罗马帝国的兴衰、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拿破仑帝国的兴亡及德意志帝国的崛起等。 丘吉尔以卓越的洞察力和克制诙谐的笔触,揭示出千年来世界霸权演变与更迭的秘密,也为我们的民族复兴提供了可借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