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
中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连维良 主编我国从2005年开始选择上海浦东新区等12个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2020年底实验区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试验区自设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改革部署,着力发挥综合配套和系统集成改革优势,大胆推进体制创新,形成了丰富的实践成果,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试验田,在支持国家重大改革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本书回顾总结这段改革试验历程,详细展示改革试验的经验成果的具体内容、内涵,总结多年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成果和经验,揭示其对改革实践的指导意义、对发展的支撑和基础作用。既是汲取改革经验,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同时,更是为了面向未来,在新的历史阶段更好地将改革成功经验创造性应用于新的改革发展任务,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不断将改革向纵深推进。本书单色印精装。
-
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陈武,李燕萍著本书以实现共同富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首先,科学勾勒了中国乡村产业政策演化脉络,分析了“十四五”时期中国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已具备的现实条件和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横向对比分析了世界发达的农业国家。其次,综合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构建了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机理理论框架。后,从工业互联网、乡村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典型数字技术和乡村产业关键参与主体角度,提出了乡村产业数字生态系统治理策略和促进乡村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成长策略。研究成果是对乡村产业政策理论、数字化赋能理论和乡村产业融合理论的重要拓展,提出的促进乡村产业数字化的前瞻性建议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
石窟艺术研究 第6辑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编《石窟艺术研究》是由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编的集刊,主要分为麦积山专栏、石窟考古及美术图像、碑刻题记及其他方面的内容。本书为该书第六辑,收录论文既涉及麦积山石窟、龙门石刻等国内知名石窟的研究与保护,同时也包括佛教及美术考古论文,对石窟寺研究及佛教考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人的利益及其实现研究赵政本书一是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人的利益实现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唯物史观的利益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二是全面解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人的利益,包括界定人的利益以及其内涵、特征和主要类型,并对利益相关命题进行解析。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人的利益的生成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明确了人的利益生成的基本构项,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人的行为发生的一般原理及影响因素,探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人的利益生成的必要条件,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人的利益实现的基本标准。四是分析了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人的利益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的历史使命。五是从培育利益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方法的发展、外部环境优化等方面研究了人的利益实现的理路。后探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人的利益实现和发展的方向,即发展人的利益走向“真正的共同体”。
-
发展政治叶敏非正规经济是具有一定社会合理性但缺乏正式制度认可的经济活动。本书展现的是大都市上海郊区的非正规经济治理经验:由弱管制模式到强管制模式的转换。作者试图将这种治理转换放置于“发展政治”视野里,认为非正规经济治理是一种潜在的、间接的城市发展工具,对郊区非正规经济的强势管制可作为调节人口规模与结构的手段,也可为城市更高级别的发展腾出更多土地空间,还可营造有利于城市发展的高品质环境,但也容易结构性地输出严厉的治理政策。本书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同时指出治理经验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性,应在城市发展需要与社会民生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点。
-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王岩 著丛书简介:本书是“新时代新思想论丛”中的一本。“新时代新思想论丛”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方略体系,系统性阐发习近平总书记面向新时代、新格局、新阶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思路、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实践。本书简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书以党的二十大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述为指导,围绕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从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使命担当入手,详细论述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打造全球伙伴关系、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球治理的正确方向的重要意义,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伟力,全面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这一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
审判帝国主义李隽旸著本书基于古希腊史家关于帝国的正面和反面论据,勾画帝国主义这项国际政治概念的历史流变。本书对修昔底德史书卷作如下重新解读:修昔底德将战前斯巴达公民大会写成了一场针对雅典的法庭辩论;后来雅典人自己也并不忌讳的一个比喻“僭主城邦”,就是这场“审判”中的雅典“罪名”。这个比喻和这场辩论是修昔底德对雅典帝国主义的核心刻画与史撰性辩证。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国内反僭主法的剧变是修昔底德选择这个比喻、写作这场辩论的原因。通过修昔底德,“僭主城邦”比喻以及这场辩论成为了古希腊城邦体系的威斯特法利亚之音。
-
文化政治学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学科组《文化政治学》主要围绕文化政治学这一全新研究领域,对文化政治学的学科定位、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的政治学意义进行探究。文化政治学是对文化现象进行政治学研究的学问,它基于政治学研究的立场,运用政治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文化现象进行探究,着重研究文化现象背后的政治学意义。本书主要围绕物质文化与政治、制度文化与政治、精神文化与政治、思想道德建设与政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政治、文化事业产业与政治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全面梳理了文化范式对政治学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宫福清著本书综合运用多元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厘清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建构了本书的理论框架。其次,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演进逻辑,全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时代演进及其特点。再次,剖析了人文关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及成因,从现实层面的实践动态中把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问题、表征、原由。后,基于人文关怀的理论分析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问题的具体表征,针对性地提出化解原有困境和矛盾的相关策略。
-
《德意志意识形态》英文版帕斯卡译本考艾四林、杨金海、李惠斌 主编,田伊桐、姜海波 著《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丛书立足于21世纪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高度,通过收集、整理、考证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文本在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传播,厘清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传播的基本情况,反映马克思主义传播深刻改变世界的历史画卷和世界人民特别是各国共产党人以及进步人士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时代潮流。丛书收录的文献涵盖了世界范围内20多种语言,涉及世界主要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国家,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部分国家、拉美语系国家语言,从一个较为广阔的视野梳理、考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对世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集中展示及对马克思主义所发挥作用的生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