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
创业孵化平台组织研究陈武,李燕萍著本书立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双创”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以创业孵化平台组织(众创空间平台组织)建构与培育效果评价为主线,采用混合式研究设计,综合组织生态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一方面,创新性地提出创业孵化平台组织与创客资本,构建了创业孵化平台组织竞争力的结构、生成与发展路径理论框架,并为后续研究开发了信效度良好的平台组织竞争力测量工具。另一方面,创新性地构建了创业孵化平台组织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立体式视域对其培育进程和政策实施效果展开评价。研究成果对平台组织理论体系形成重要补充,为促进创业孵化平台组织高质量发展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前瞻性政策建议。
-
应急安全技术与管理概论王文利,路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对应急安全领域工作愈加重视。增强全社会应急安全意识,加强应急管理与安全培训与队伍建设,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幸福中国的有力保障。本书总结了一套较为系统、详实、容易掌握的应急安全领域相关知识,使学员认识掌握有关应急安全相关的知识内容,掌握相关的急救能力。面向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在校生,应急安全培训人员。全书共分十个章节:第一章 突发事件概述.第二章 应急管理概念.第三章 应急管理历程.第四章 应急管理理念.第五章 应急管理体系.第六章 事故形成及原因.第七章 事故的认定、责任、处理.第八章 应急救援装备.第九章 事故现场抢险技术.第十章 案例与应急处置。本书是一本较好应急安全技术与管理的科普性读本。全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读者普及应急阅读。
-
奇迹的政治李笑宇 著权力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制宪权是一种创造新的宪法、确立新的政治秩序的权力,是现代政治的本源性权力。本书是一部研究德国政治思想家卡尔•施米特国民制宪权理论的著作,主要围绕制宪权的起源、运作机理及其思想史渊源,制宪权与宪定权的神学和形而上学基础,制宪权在日常状态下和非常状态下的权力形态,作为主权者的人民在日常状态下和非常状态下的存在形态,主权者的代表制等现代政治的重大命题展开分析研究。本书在精读精解国民制宪权理论的主要逻辑与核心观点的基础上,以西方政治思想史为经,将卡尔•施米特放在相关政治思想史的脉络中予以关照,爬梳其思想渊源;以同时代的魏玛思想家为纬,将施米特的一些论战性观点放在魏玛的共和危机中予以解读,注重施米特与其他思想家之间展开理论对话。本书对卡尔•施米特思想的研究者,对制宪权理论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太平洋联盟研究黄放放本书主要介绍了太平洋联盟的发展历史、规则设置和对外关系,并通过组织生态学所构建的宏观框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进而将其置于区域贸易协定的总体“进化”进程中加以解释,指出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既促成了太平洋联盟的诞生,也是太平洋联盟未来对接的目标,而这两点也决定了太平洋联盟组织化程度较低的特点。在此分析基础上,本书又论述了地区及相关国家政治经济局势,从而对太平洋联盟的未来发展做出预测。本书是研究太平洋联盟的基础性书籍,同时也对组织生态学在国际关系领域的运用做出了理论创新,有一定的理论贡献。
-
青岛同心印迹林希玲 王娜娜 编著本书主要以青岛城市发展的六个阶段为历史脉络,以回忆为视角,回顾了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通过这些人物和事件串起青岛城市发展史波澜壮阔的画面,重新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岛城市发展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为青岛发展历程薪火相传留下注脚。也可以为其他地方的城市发展工作提供有益的资料和借鉴。
-
奈格里与拉克劳政治本体论比较研究宋晓杰 著奈格里和拉克劳的政治本体论在当代左翼阵营中均占据不可取代的地位,同时又代表着两个既相互关联又完全不可通约的后现代形而上学版本。一方面,它们皆可归入宽泛意义上激进政治理论的后现代本体论转向,共同建基于反本质主义和后基础主义的本体论构架及其多样性、偶然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开放性原则。另一方面,二者在表面的相似性背后又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既分别归属于后结构主义内部以内在性—充足、超越性—缺失为特征的相反思想脉络,又在处理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逻辑进路,既重新界划了政治的两个对立形象,又创建了拥有差异根基和取向的两种政治理论。
-
文本、思想与历史王青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研究工人劳动,思考无产阶级解放的过程中,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变革,又在指导工人运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经验,批判工人错误思想的实践中,逐渐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通过考察雇佣劳动关系,解析资本逻辑,呼吁工人权利,最终揭开政治经济学的谜底。本书以文本解读为依托,着眼马克思的理论批判、革命实践同其工人阶级理论的相互关联,通过呈现马克思从转向工人阶级立场到参与革命实践,从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到为其争取科学上的胜利等不同时期的思想样貌,以历史发生学视角重释马克思工人阶级理论的思想渊源、演进历程、重要主题和方法论基础,借以彰显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及其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相互融会所达及的思想深度。
-
国学概论陈代湘 主编本书为大学本科生“国学概论”课程的教材,已经在湘潭大学使用八年,现在是修订后重新出版。湘潭大学“国学概论”课程于2020年获评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获评为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慕课等网络平台有着广泛的点击量,受到网友追捧。本书除按照传统典籍经史子集的分类分为经学、史学、子学、文学四编外,增加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佛学与道教思想的介绍,对传统文化的相关常识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与解读,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不长的篇幅为读者建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解框架。本课程全部内容已获jiao yu部验收并上传网络,文本已出版八年,并连年重印,无政治问题。
-
清代前期歌行体与叙事研究姜克滨 著本书从“歌行”诗体入手,以清代前期歌行创作为研究对象,集中论述了清代顺治至雍正时期歌行的源流、构成、创作特点与成就,对以往“大歌行观”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清代“诗史”观自觉的观点,突出了“史笔”与“诗史”创作的关系,从文体互渗角度切入,归纳总结了清代前期诗人从“诗史”到“心史”的创作转型,探讨了“心史”创作的文学史意义。本书借鉴了叙事学理论,着重分析了歌行叙事策略,展现此时期歌行创作“意象叙事”“比兴叙事”等特点,从文体角度探究了诗歌与小说、戏曲文体互相影响的趋向。本书对钱谦益、吴伟业、钱澄之、陈维崧等诗人的歌行创作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同时对“梅村体”的研究也有推进与细化。
-
国际视野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于国辉本书作者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 ” 海外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理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两个专题,以及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概况(英文)”课程。在教学课程中注重中国话语与西方理论的对话,积极促进中外学生的合作研究,引导学生在国际比较中坚定中国制度自信,积极参与“国企大讲堂”公开课活动,重视对中国国有企业的讲授和宣传,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是从国际比较的视角 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对自由资本主义的问题和弊端进行批判,揭露新自由主义在发展中国家导致的后果,在比较中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是从六个具体制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包括党的领导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法治制度、国有企业制度、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等八个方面,使得中国制度的研究和阐释更为具体。三是充分揭示种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世界意义,中国制度打破了西方的制度话语霸权,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