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
当代中国农民政治社会化变迁及绩效研究李俊 著本书以“当代中国农村社会”为时空场域,以“农民政治社会化”为研究对象,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静态与动态、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就不同时期农民政治社会化展开立体式探讨。运用文献和比较研究方法就建国70年来的农民政治社会化进行纵向考察,总结不同时期农民政治社会化的载体、特征、效果,探讨农民政治社会化变迁的机制、目标、原则、动力以及逻辑规律。继而,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调查,从政治认知、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评价、政治效能感和政治行为等方面考察城镇化背景下农民政治社会化的现实样态,着重从农民身份、文化、区域和经济等四类要素分析农民政治社会化内容的相关性及其呈现的总体性特征,对农民政治社会化各变量与其心理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量化分析,解析农民政治社会化的样态与趋势、机理与效度。最后,基于政治社会化运作规律、国家需要和绩效测评,立足新发展阶段农民政治社会化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创建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民政治社会化绩效提升的关联性条件,提出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农民政治社会化的路径策略。
-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王浦劬 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历了重要的经济—社会转型,如何重新认识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也成了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期辑刊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进行理论探索,着重刊发对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研究文章,是北京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的研究成果。第七辑收录《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新型民族国家建构》、《爱国主义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百年斗争的实践品格》、《干部管理制度的百年历程与核心特质》、《全面深化改革的生产和分配研究》、《新时代党群服务中心承接政务服务事项问题研究》、《新时代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的若干思考》、《1950—1966年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分析——以重庆市工业为例》、《社会主义改造肇始前私营商业的有限发展及其合理性考察——以上海市为例》、《广东三地城乡社会心理服务现状调查》、《中国政党制度创新与现代国家治理》等论文十余篇。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邵泽义 著这本书聚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现实性、迫切性和重要性问题,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等逻辑思路开展了专题研究,结构合理、体系完整,学术视野开阔、学科特色鲜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研究方面做了有力的探索和有效的创新。这本书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做了全面、有效的专题研究,观点结论正确、创新特色明显,对于这个领域的继续研究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这本书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管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方法,认真分析和研究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组成模块、运行程式和实践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价值性,为加强和优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做了有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
当代政治哲学十论应奇 编《当代政治哲学十论》以参与者兼观察者的视角,刻画当代政治哲学的诸种面相,折射当代中文政治哲学的发展轨迹。自由、人类尊严、古今中西之争……康德、阿伦特、哈贝马斯,社群主义、共和主义、新法兰克福学派……深度呈现当代政治哲学之“然”与“所以然”。
-
比较政治学研究李路曲 著《比较政治学研究》是国内*个以“比较政治学”命名的学术集刊,由天津师范大学主办,著名学者李路曲担任主编,2017年入选“CSSCI学术集刊目录”。本刊以“比较政治学”为特色和重点,以专业化和国际化的视角确保刊物的学术质量、学术风格和学术使命,致力于解读纷繁的国际政治现实,在对比研究中提炼共通性的分析工具,以期为国家政治发展提供参照的*优尺度。《比较政治学研究》第21辑收录了有关比较政治学理论、政党政治、国家治理、民主问题等领域的13篇文章,以及《中国比较政治学研究报告(2020)》。
-
环境公益诉讼目的论林煜 著暂缺简介...
-
河源红色地图曾志伟,杨党校,陈跃华 编暂缺简介...
-
图像及其意义苗利辉 著,郑炳林 编《图像及其意义:龟兹石窟佛像画研究》以时代为序,研究了龟兹地区公元3~14世纪佛陀观念的流变。全书将龟兹佛陀观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1.龟兹地区各个时期佛陀观的内涵、渊源及其影响。2.龟兹地区佛陀观中所反映出的小乘说一切有部与大乘佛教思想的相互影响。3.龟兹地区社会民族变迁对这一地区佛陀观念的影响。本书主要是运用文献学、思想史、考古学和图像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
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姜晓萍 著,谭蕾,孔叶 编本书回望百年干部教育培训历程,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班级管理进行全面回顾和梳理,发现在任何时期,党性教育、制度体系、学风建设、学员的主体性发挥、班主任的专业化能力等都是班级管理工作关注的重点,也由此产生了与之对应的问题和挑战。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回归干部教育培训初心,重新定位、创新拓展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班级管理,着重探究干部教育培训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界定班级管理的各个维度,凝练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素,从而指导干部教育培训班级管理实践。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班级管理,将以培训需求为中心,以培育学员为导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激发学员学习内生动力,由传统的完成培训任务型班级向新时代学习型组织转变。班级管理将从班主任的独角戏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转变,进而建立起以班级为载体、以学员为中心的学**同体。
-
非对称冲突理论研究曹阳内容简介:第一,全面梳理西方“非对称冲突”理论的研究。按研究对象和理论演进顺序,将“非对称冲突”理论划分为三个基本范式: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范式,“非国家行为体为中心”的研究范式,以及“国内社会政治结构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并对三个范式产生出的“非对称冲突”的基本概念、理论谱系和理论不足进行梳理、评估。第二,提出如何建立当代非对称冲突理论的分析模式。当代非对称冲突理论的分析模式应分为四个维度:力量、地位、组织结构和思想形态。力量的不对称和地位的不平等是对国家行为体有利的一面。组织结构的不对称是非国家行为体能够对抗国家最有利的一面;思想形态的不对称,是非国家行为体和国家对抗中占据优势的显项。第三,深刻挖掘中国传统“非对称冲突”思想。中国是个有着丰富战略思想的国家,无论是古代的《孙子兵法》,还是现代的“毛泽东军事思想”,都不缺乏“非对称冲突”的理论因子。中国古代战略思想中的“以奇用兵”思想、“不以兵强天下”军事观、“柔弱胜刚强”的柔武思想、人民战争思想元素仍可被现代战争所借鉴。毛泽东军事思想中“以弱胜强思想”、人民战争思想和游击战与持久战思想,对非对称冲突理论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第四,建立中国介入非对称冲突的模式。这一模式综合了非对称冲突理论的各种推断、解释,定义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指出对我国的非对称冲突威胁,揭示中国非对称冲突和中国对外行为的内在联系,旨在说明在什么情况中国会介入非对称冲突。中国被迫介入非对称冲突一般要有六个前提。核心利益受损、协商机制失灵、警告无效、对方直接动武、我方有胜利把握、以和平方式收尾。第五,指出中国在卷入非对称冲突时应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在总结出的新中国被迫介入非对称冲突的六个基本条件基础上,提出应对未来非对称冲突的原则和对策。一是国家利益原则是理解国家行为的原点和路标;二是构建协商机制是防止非对称冲突发生的必要条件;三是要提高警告的效能;四是习近平强军思想是战胜一切敌人的根本指导思想。第六,提出消除非对称冲突的有效途径。国际制度可以为预防和消除非对称冲突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局限性,无法为最终彻底消除这一人类的顽疾提供保障,构建多元责任机制才是消除非对称冲突的有效方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消除非对称冲突提供价值引领。学术价值:1.这一领域内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目前基本上还是一块处女地。因此,本项研究将为丰富和深化相关的冲突理论起到有益的作用。2.以往中国学界研究非对称冲突只是就西方语境来解读非对称冲突,寄希望通过本项研究构筑起适合中国外交需要的理论话语体系。3.在我国周边,恐怖主义和地区分离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构成了威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领土领海争端对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些威胁与挑战,本课题试图构建起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的非对称冲突理论”,以此诠释中国的对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