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
17世纪英国政权形象与兴替研究刘淑青 著暂缺简介...
-
惠农政策执行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申恒胜著本书基于田野政治学的研究进路,以一个西部乡镇的政策实践为个案,考察国家治理转型背景下的惠农政策执行与基层治理现代化问题,主要回答惠农政策执行如何形塑基层治理样态,而基层社会的具体情境和结构又如何影响惠农政策执行,进而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反观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逻辑和建设进路。本书是作者基于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写成的关于基层治理机制与实践的力作。全书在动态场景中对政策执行与乡村治理进行了深描、刻画和解读,提出了推进政策执行制度化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路。
-
创新与实践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老干部党建研究会,沈炜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党建思想、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立足上海市教卫系统老干部党建,面向离退休干部全面工作,着重围绕强化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结合党员的教育培训、制度机制建设,教育卫生系统离退休干部发挥独特优势,老干部工作信息化、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着力解决老龄化加速给老干部工作带来的矛盾问题,突出优势、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深入推进教卫系统老干部党建及全面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书共收录2019、2020年课题研究成果40篇,对老干部党建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菲律宾与美国特殊关系研究张行 著本书从国际关系史角度梳理了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在菲律宾社会所存在的强烈亲美和对美依赖情绪,而美国则以“特殊关系”为幌子,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牢牢控制着菲律宾。本书以菲美两国已经解密的一手档案为史料,着重于菲律宾国内局势发展和美国的地区及国别政策变化这两条线索,以菲美关系几十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来考察菲美特殊关系走向终结的历史轨迹。
-
政党[意] 安格鲁·帕尼比昂科 著,周建勇 译本书是一部关于政党组织研究的经典理论著作。萨托利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了政党体制,帕尼比昂科对政党结构这一难题发起了挑战。自迪韦尔热以来,社会学家和政治科学家们即从对作为组织的政党的研究转向了政党与选民关系的研究。帕尼比昂科认为,这一取向存在问题,他要把这一转向纠正回来。他遵循米歇尔斯和迪韦尔热,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一是政党形成阶段对政党结构的影响要深得多,本书探讨了组织“形成史”与制度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重大的社会、经济或政治变化影响政党的组织结构。帕尼比昂科敏锐地意识到,当时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政治沟通方法的改变,会导致政党去制度化与日渐专业化。爱泼斯坦预见了“大众型政党的衰落”,帕尼比昂科则提出了欧洲政党组织发展的最新类型:选举—专业型政党(有时也称专业—选举型政党)。
-
浙江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陆海统筹治理机制研究胡求光,余璇,过梦倩 等著本书基于浙江近岸海域生态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重点围绕现行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存在问题以及制度根源展开深层次分析,立足陆海统筹视角提出浙江近岸海域海洋生态创新治理机制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
黑格尔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陈士聪著本书全面回顾了黑格尔对现代性反思和批判的发展历程,把其归纳为从早期崇仰现代性原则,到中期批判现代性弊病,再到晚期和解现代性矛盾三个历史时期。在此基础上,本书从现代性的批判性、现代性的逻辑原则、现代性的弊病及根源、超越现代性的路径等四个方面,归纳分析了黑格尔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发展逻辑。通过辨析黑格尔的现代性批判与宗教批判之间的张力关系,本书考察了黑格尔对时代问题的反思与回应,在总结现代性未来出路的基础上,指出黑格尔隐喻了人类信仰的时代特质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
-
道德政治[法] 霍尔巴赫 著,狄玉明 译在本书中,霍尔巴赫从各个不同方面讨论了道德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讨论了国家各阶层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比如,贵族,军人、法官和司法人员、神职人员、学者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婚姻、家庭或私生活应该有什么样的道德原则,教育应该有什么样的道德立法,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立法能使社会风俗朝向美好的方向发展等。霍尔巴赫这部著作创作于十八世纪,代表着法国启蒙运动对于道德、立法等的看法。对于今天来说,其思想仍有现实的意义。
-
知识传播与学科自主性建构陈明明 著本书为复旦大学政治学者组织编写的开放性学术丛书——“复旦政治学评论”的第25种,书中收录了国内政治学者的十篇学术论文。 第一至第四篇论文内容主要针对当前中国的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思路、课程教学理念、具体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四位作者充分阐述了独到、深刻的认识,并展现了其在政治学科研、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体现了中国政治学者在这方面的积累和创新。他们为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同时也为中国政治学的课程教学提供了不少切合中国实际、符合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有中国特色的思路和方法。 第五至第十篇论文论述了与其他中国政治及比较政治主题相关的各类问题,有的对中国革命或国家建设中的制度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有的对国外政治中关于国家建构涉及的相关因素及其产生的问题和影响等,进行有价值的分析。其中最后一篇论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作了历史性的客观的回顾,中国读者可借此了解海外学者看待中国的视角。
-
社会契约论卢梭 钱虹红《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创作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在书中,卢梭宣称“人生而自由,却处处在枷锁之中”,但他并非激进革命的鼓吹者。卢梭致力于以社会契约来建构正义的共同体来取代奴役的锁链;倡导人民平等地参与到普遍意志的形成和主权的决定当中,成为自己的主人,获得公民自由。作为卢梭为深刻、成熟的政治理论著作,《社会契约论》被誉为“人类解放的个呼声,世界大革命的个煽动者”,鼓舞着世界上所有奋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