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
普鲁斯特与乌贼(美)玛丽安娜·沃尔夫(Maryanne Wolf) 著 王惟芬,杨仕音 译《普鲁斯特与乌贼: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主要讲述大脑如何进化出阅读能力,并同时揭露智力进化的奥秘。人类之所以能够学会阅读,仰赖的全是“脑部可塑性”的设计;反之,人类在阅读时,大脑在生理及智力层面都发生了改变。沃尔夫以倍受世人推崇的法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为象征性例子,将其与相对而言无比单纯的乌贼进行对照,探索“阅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层面。普鲁斯特的阅读圣殿与科学家的乌贼实验恰巧提供了互补的角度,帮助我们了解“阅读”的繁复之美。本书从苏美尔人、苏格拉底,探讨到阅读障碍的各个面向,带领读者重新认识我们的大脑,惊叹于大脑如此珍贵。
-
数字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杨守文 主编为适应这种变化,杨守文编著的《数字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完全从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着手,重点介绍网络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将最新的检索方法和手段介绍给读者。本书共九章节,内容包括数字信息资源检索概述、文摘型数据库、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图书、专利与标准、事实和数值型数据库等。本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专利情报检索与分析牟萍 著《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教材:专利情报检索与分析》系作者吸收“国家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园区”的建设经验,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创作而成。全书以专利情报检索与分析的标准流程为顺序展开,特别是对检索方法、检索策略、分析手法、情报解读、专利情报检索与分析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着墨甚多。既有前沿理论探讨,每个要点又均有实例支撑。内容系统,图文并茂,资料翔实,适宜专利情报检索与分析的学习者、从业者、研究者、管理者阅读。
-
信息融合估计理论及其应用邓自立 著《信息融合估计理论及其应用》用作者(邓自立)独创的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经典Kalman滤波方法系统地提出了最优融合估计、自校正融合估计和鲁棒融合估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算法,其中包括最优和自校正融合、集中式和分布式融合、状态融合和观测融合Kalman滤波和Wiener滤波理论,及协方差交叉融合鲁棒Kal—man滤波理论,并给出了在目标跟踪系统中的仿真应用。《信息融合估计理论及其应用》内容新颖,理论严谨,理论体系完整,并含有大量仿真例子,可作为高等学校控制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有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且对信号处理、控制、通信、航天、导航、制导、目标跟踪、卫星测控、GPs定位、检测与估计、故障诊断、机器人、遥感、图像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下一代图书馆系统与服务研究朱本军,聂华 著《下一代图书馆系统与服务研究》对近年来图书情报管理和服务方面出现的一些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服务进行了原理探究和案例研究。全书分为统一资源管理服务研究、统一数据服务研究、统一探索与传递服务研究三部分,并对每个部分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概述,对于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和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下一代图书馆系统与服务研究》可作为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设计与服务研究方向师生的研究与学习之用也可作为图书馆、情报部门、档案、信息中心、信息化工作部门、信息产业部门或企业业务、管理和研究人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参考。
-
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总目提要吕立汉 主编畲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畲族古籍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畲族同胞几千年来,辗转迁徙,负重拼搏,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形成并发展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由吕立汉主编的《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总目提要(精)》所收集的书籍类文献共为分四大类,即谱牒类、图册类、文著类、宗教经文类。
-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古籍目录提要郝润华 等著《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古籍目录提要》共分为综合目录、专科目录、特种目录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公藏目录、家藏目录、善《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古籍目录提要》目录、地方文献目录、经学书目录、史学书目录等。
-
信息检索与文献利用马转玲,杜占江 主编《信息检索与文献利用》凝结了作者从事信息检索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经验,基于当今社会信息环境和网络环境发展变化的特点,系统地介绍了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生动地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图书、常用中外文数据库、特种文献的特征与检索方法,同时本书还从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角度,对信息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文献传递服务、学术论文写作、文献引用与学术规范都做了介绍。在编写过程中,本书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知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结构严谨,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仅可作为高校的专业教材,同时亦可供广大读者阅读、学习。
-
商业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肖强 著《商业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试图通过对商业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深入研究,从实践出发上升到理论和方法,为商业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并指导实践。
-
博望鸣沙余欣 著《博望鸣沙:中古写本研究与现代中国学术史之会通》以敦煌吐鲁番文献、日本古钞本、考古文物以及相关民国档案、书札、诗词、题跋的整合性探讨,观照中国现代学术成立史之一侧面,追索其内在理路,进而构建中古写本研究及其现代镜像之“交错的文化史”,并藉此对写本文化之于中国学术研究之意义进行博观与省思,期望不仅拓展敦煌学史、写本学、知识社会史诸领域之疆界,亦有资于推进东亚世界学术思想史研究,《博望鸣沙:中古写本研究与现代中国学术史之会通》尝试展示“学术内史”研究的魅力,并提出“整体书写文化史”的概念,将“图书”视为文本记录、物质媒材、历史原境、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的“统一场”,考察知识建构与文本形态、书写行为、使用实践之间的关系,关注的不仅仅是书籍史层面的作为记录形式的文本及其生产与接受的过程,而且是如何从社会和精神层面看知识以书写与阅读的方式所建构的各种意境,并对写本中“图”与“丈”的关系进行了解析,主张不仅应当在历史研究中把图像作为另一种文本性证据使用,还应该从政治、艺术、宗教等多学科角度来研究中古视觉文化中的图的制作过程、功能及其蕴含的力量,理解图像在历史情境中的涵义,因此,《博望鸣沙:中古写本研究与现代中国学术史之会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敦煌研究,而是在更宏大的背景下思考写本作为中占时代知识与信仰生成过程的介质而存在的价值,追寻写本鉴藏作为现代中国学术确立的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之一环而呈现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