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
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国家图书馆本书围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建筑的发展、建筑理念的变化、建筑功能的拓展,以及建筑空间布局的优化发展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探讨,精心选取在图书馆类型、图书馆规模、图书馆地域等多重角度都颇具代表性的11家单位的图书馆建筑作为案例进行了细致研究、分析。案例包括获得“建筑工程鲁班奖”的国家图书馆一期、二期建设工程,多次获国家各类优秀建筑奖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建设工程,荣获第二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综合奖一等奖的山东交通学院无影山校区图书馆项目,以及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2018年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的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等。案例研究部分配有百余张精彩图片。
-
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蒋树勇 杨涛 主编本书是北美“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的学刊,收录学会会员关于中国历代典籍及其数字化,以及相关学术信息的文章,每年1卷,本书为第11卷。此次收录学会9位会员的学术文章,共计9篇。内容涉及中国考古发掘、华人对东亚图书馆的贡献、中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海外馆藏中国抗日战争影片资料,以及对学者型馆长马泰来先生的缅怀等。恰逢学会创立十周年,本书稿另收录了历届主席对学会成立十周年的寄语。
-
树兰文丛绍兴图书馆绍兴图书馆为纪念徐树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徐树兰集议筹建古越藏书楼,光绪三十年(1904年)古越藏书楼向社会公众开放。古越藏书楼是我国第一座向公众开放并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私人藏书楼,在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 古越藏书楼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传承并弘扬其所开创的图书馆事业,绍兴图书馆决定每年定期编辑出版《树兰文丛》。本书为《树兰文丛》系列之第一种,该系列面向绍兴地区图书馆界,坚持学术性为主,兼顾知识性和资料性,鼓励全市图书馆界积极进行学术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是绍兴地区图情工作以及人文历史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其主要内容设图情论坛、学术研究、越地人文、书苑风雅四个栏目内容。
-
予知识以殿堂黄克武 谭祥金 金志舜 等口述,李东晔 采访整理本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展现了1975—1987年间国家图书馆南区(原北京图书馆新馆)建设全过程。作者对参与其中的二十多位建筑师、工程师与老馆员进行采访并整理成文。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北京图书馆新馆方案设计、12年的建设历程(1975—1987)、业务规划与搬迁、用尊重的方法去整修。这些亲切的口述故事组成了珍贵的历史记忆,让我们对以“北京图书馆新馆”为代表的我国公共文化建筑史有所了解,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窥见一斑。
-
国家图书馆年鉴2021国家图书馆 编《国家图书馆年鉴2021》力图系统、全面地记录国家图书馆2020年度的事业发展状况和进程,着眼于记录主要事件,反映年度工作,保存重要数据,提供决策参考,服务业界社会。本书正文采用分类编辑法,全文由综述、特别记载、基础业务工作、服务工作、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重点文化工程及项目、文献整理与编辑出版、学术与科研、对外交流与合作、机构与人事管理、党建与群团活动、设施建设与安全保卫、统计资料、重要文件选编、媒体报道、年度大事记以及综合索引等部分构成。
-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程黄令贺 等编著信息素养是现代人社会生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信息素养是其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本书从大学生学习、求职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力求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全面指导。全书共分为五部分:网络社会的挑战和信息素养,常用网络信息资源,搜索引擎与信息评价,专业学术信息资源,信息整理、存储和利用。书后附常用网站索引。作者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指导,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本书可供大学生乃至一般成年人阅读参考。
-
情报与智库栗琳 初景利 等全书按照“理论探讨→重点阐述→对策展望”的研究路线,将主体内容分为3 个部分。部分主要包括第1、第2 章,为后续章节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形成基本认知。第1 章,作者对情报、情报学、情报工作、智库、智库研究、智库工作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为后文多视角理解、阐述情报与智库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和理论工具。第2 章,作者通过对情报机构与智库的功能和运行机制的分析,发现两者功能密切联系,都是为决策服务:为决策服务需要独立建议,这是智库的任务;有价值的建议需要整理、综合和分析,这是情报机构的工作。这就为后文情报与智库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和社会意义。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包括第3、第4、第5、第6 章,分别从情报流程支撑智库核心能力、智库运行的数据信息保障、智库工作中的情报分析方法等方面重点切入,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分别阐述了情报与智库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其中,第3 章在分析情报流程发展和智库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智库核心能力建设中吸收和融入情报流程中所体现的理念、技术与方法,有利于智库更好地把握知识生产规律,提高核心能力的建设效率,从而在一个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竞争环境中,强化自身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一过程能赋予情报流程更加丰富的内涵,在解决智库背景下的专业知识生产问题方面增添生命力。 前 言第4 章从智库维度分析了智库数据信息保障在信息需求、信息源、组织与管理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大数据时代的智库数据信息库建设需要引入情报学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大数据分析新工具,充分挖掘数据信息的情报价值,使智库工作更加科学。第5 章在对比分析情报分析与智库工作方法后,发现情报机构与智库存在普遍的方法借鉴,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同时,由于情报机构与智库的功能不同,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智库的方法工具更多与“提出决策解决方案”相关,而情报机构的方法工具更多围绕解决“信息不完备”的数据科学方法应用。第6 章在情报视角下剖析智库评价,重点解析智库评价与情报及情报学的关系。通过智库评价的情报价值、智库评价的数据基础、智库评价的案例评析及智库评价的特点分析,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解析智库评价,以期为智库评价工作及情报机构参与智库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第三部分主要包括第7、第8 章,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数据智能时代,情报与智库的新进展,为情报机构转型和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展望情报与智库的发展。第7 章在梳理情报机构改革必然性,美国情报机构转型历程和我国情报机构改革实践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探讨的方法,结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实践,对我国情报机构特别是科技情报机构改革,提出了多种路径和举措建议。第8 章分析了数据智能技术对情报与智库发展的影响,然后从情报、智库与战略决策三者的良性互动入手,提出:需要发展数据智能时代的“敏捷情报”和“智库智囊”,限度地减少情报预测和战略咨询的失误,以支持科学决策。我们认为,本书从谋篇布局上考虑了认识事物的规律性过程,即首先介绍基础概念,并进行理论对比分析,帮助读者构建基本认知;其次就重点问题逐步展开对比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结论,令人信服;后针对数据智能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为情报机构与智库的共同发展提出综合性的发展策略,令人鼓舞。
-
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理论与实现研究麻新纯 徐辛酉 归吉官 著本专著研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理论与实现,总体分为两大模块:一是理论研究,二是实践研究。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现状梳理。对国内外有关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与比对,发现目前缺乏系统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同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进一步改善。认为应避免传统档案信息保护存在的片面追求保护结果而损害生态环境、强调局部保护而忽视整体保护的问题。呼吁应当从保护的有机整体观、全面发展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科技观出发,全面研究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二是理论研究。深入追溯并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生态性管理思想、信息生态保护理论、档案生态性保护理论。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性保护、可持续性保护、预防性保护、主动性保护、无公害性保护和可循环性保护等具体保护思路。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应当坚持档案信息本体生态性保护、自然环境生态性保护和社会环境生态性保护等“三位一体”的全面保护理念。三是实践研究。基于对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概念界定,具体设计了基于档案信息内容及其载体耐久性的生态性保护模式、基于保护人的生态性保护模式和生态性的组织实施等技术路线;强调在具体的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过程中,需要把微观的社会管理与宏观的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做到预防、治理与修复的全面防护;并详细展示了迄今为止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的各类有效保护技术,包括档案载体生态性保护技术、数字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技术和自然环境生态性保护技术;后从控制论的视角,分析了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根据风险点,从明确保护控制的主体、保护控制的具体内容和保护控制的目标等三维度设计保护的框架体系。四是实证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为例,重点剖析在数字档案馆的建设试点过程中,其中的档案信息生态性保护的具体做法。本专著可供档案学、生态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者或爱好者参考,也可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界人士参考。
-
旅顺博物馆学苑2021王振芬《旅顺博物馆学苑2021》分为“地方历史与考古研究”“典藏研究”“罗振玉及其旧藏品研究”“西域文物与历史研究”“博物馆工作与研究”“文物科技保护”“争鸣选登”七个版块,共收录39篇学术论文,均为原创,涉及的研究内容特色突出、学术性较强。
-
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及应用许鑫 柯健 谷俊 等本书在第1 章和第2 章对竞争情报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回顾。①介绍了竞争情报中的竞争、情报、企业竞争和竞争情报的内涵、要素、分类等基础概念,梳理了竞争情报的发展历程,探究了新时代对竞争情报的需求。②对竞争情报研究的基础性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竞争情报数据源,分析了已有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并对5 种基础且常用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包括五力模型、定标比超分析、SWOT 分析、专利情报分析和财务分析;对传统的竞争对手识别和竞争态势分析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系统分析了传统竞争对手识别方法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主要包括过于依赖个人经验导致客观性有限、人力成本巨大、难以识别跨界竞争对手、识别维度单一、难以识别网络状竞争关系等。为了应对和解决传统竞争情报研究和实践存在的这些问题,引入了价值链和价值网的概念和理论,以解释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价值如何创造和传递,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优越的顾客价值、核心能力和相互关系的价值网模型,阐明了价值网中各参与主体在价值创造和传递过程中的竞合关系,为新时代下竞争情报工作指明了方向;阐述了竞争情报系统的构成框架;系统地总结了大数据在国家、市场、技术层面的应用场景,分析了大数据对竞争情报工作的影响。(2)方法及应用研究大数据时代,数据具有体量巨大、增长迅速、无序、结构复杂等特征,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提炼出信息,并从信息中总结出知识来辅助企业决策,是竞争情报工作的核心。本书在第3 ~第9 章系统地对大数据环境下竞争情报分析、采集与监测、存储与组织的方法,以及面向领域的技术情报分析方法、面向行业的市场情报分析方法,结合新能源汽车、钢铁行业和生物医药等领域进行了应用研究。①总结了互联网数据的若干种类型及其采集来源,并概述了互联网数据采集的技术方法,以便企业根据需要找到与之匹配的数据;介绍了分类导航、分众分类、标签聚合、关联数据、领域本体、知识图谱等数据组织方法,从而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提高后续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效率;介绍了统计学、机器学习与关系网络分析三大类数据分析方法,以满足处理海量数据、实现快速响应的竞争情报需求;介绍了多层网络的可视化方法,包括多层网络的构建、分析和可视化。/ 2 /前 言②信息的采集和监测是竞争情报人员的重要工作,在面对海量无序的数据时,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信息的自动监控和处理。本书梳理了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主题信息采集的方法、方案和关键技术,以达到对互联网信息自动抓取、分类和专题聚焦的目的。③企业大数据的存储与组织方法。介绍了企业大数据的存储方法,如数据仓库、Hadoop、数据集市和数据湖,以将组织好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方式存储起来,为大数据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基于领域本体研究了制造企业的领域数据组织,基于关联数据方法研究了科技企业数据组织方法。④情报只能与具体的领域或行业背景结合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本书对面向领域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进行了论述,从科技论文计量分析、专利检索与分析、科技领域潜力人才挖掘与监控、面向技术遇见的技术竞争情报4 个角度介绍了面向领域的技术情报分析方法,以为企业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⑤市场情报分析不仅是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要主体,也是企业洞察行业竞争结构进而展开差距分析和标杆管理,终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在第7 章,本书分别介绍了信号分析方法、事件分析方法、共现分析方法、网络口碑分析,并结合具体领域进行实证研究。⑥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探索了企业竞争情报活动核心问题的解决之道。具体而言,即引入了价值链与价值网理论,基于关键指标重合程度构建了数据驱动的企业竞争对手识别方法,建构了企业竞争的“5 1”多维视角分析框架,并融合图论理论方法形成基于多层竞争网络的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模型,拓宽了现有的分析视野,为企业动态监视与观察其竞争对手、所处竞争态势提供了一套可供操作的范式。⑦以大数据环境下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为例,探讨了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过程。从系统层面论述了大数据环境下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竞争情报系统的主要子系统,包括情报采集子系统、情报加工处理子系统、情报分析与情报服务子系统等。(3)未来展望第10 章论述了企业创新发展和国家竞争情报之间的关系,指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与国家竞争力息息相关,竞争情报的发展应该将企业微观层面与国家宏观层面融合起来,提出面向企业创新发展的竞争情报工作推进思路、大情报观视角下的竞争情报工作模式转变与体系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