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解放区档案姜良芹 曾磊磊 主编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联总”)创立于1943年,发起人为美国总统罗斯福。本质为福利机构的联总成立目的乃于战后统筹重建二战受害严重且无力复兴的同盟国参战 。其中,受害 严重的中国成为 主要被帮助 。本书收录了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联总解放区档案,包括《解放区项目》报告、黄河工程文件、联总远东委员会有关解放区的文件、军事调处执行部联总联络处报告、《联总驻华办事处在解放区的活动报告》、联总驻华办事处文件(1945年7月—1948年1月)等。内容涉及大量报告、文件、备忘录、电报、信件、电话记录和会议记录等,包括很多细节,较全面地呈现了联总在华,特别是在解放区开展的项目和业务的情况。收录资料均为 影印出版, 具有研究价值。联总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档案中所收录的文件对研究联总业务和解放区具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收录的一手原始文献,从政策层面到执行层面,反映了联总在解放区的活动情况,可为学者了解和研究联总及解放区的社会经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学龄前儿童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王翩然 著在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忽视学龄前儿童话语权的现象仍在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层出不穷,蚕食着儿童对图书馆服务使用过程中的良好体验与未来成为终身用户的可能性。有鉴于此,作者开展实证研究,通过马赛克法和阶梯法两种适合学龄前儿童群体的研究方法,还原学龄前儿童感知到的图书馆儿童服务,探索学龄前儿童对图书馆儿童服务的感知和偏好。在此基础上,本书还综合前两项研究的发现,揭示学龄前儿童对图书馆儿童服务的整体认知。后,本书根据以上研究,构建图书馆学术界与实践界中以儿童视角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并提出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重点与建议。
-
博物馆藏品保护与文化传播李承宽,夏爱梅本书以“博物馆藏品保护与文化传播”为题,内容涉及博物馆与博物馆藏品开发、博物馆藏品保护工作新进展、博物馆的媒介及其文化传播、博物馆的宣教讲解体系与活动规划、博物馆的社教项目策划实施、博物馆文创产品创新设计与创意产业新趋势。本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科学技术保护藏品的同时,推动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本书共设置六章: 章内容包括博物馆的概述、发展思路、博物馆藏品开发的意义;第二章阐述博物馆藏品创新保护思路、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保护、博物馆藏品信息资源开发与动态管理;第三章探究博物馆的媒介与传播模式、博物馆的议程设置与文化传播、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内容;第四章解析博物馆的宣教讲解技巧、博物馆的宣教讲解文本编辑与团队构建、基于社会需求的宣教讲解工作、博物馆宣教活动特性及其工作创新;第五章分析博物馆的社教项目框架、项目实施与策划建议;第六章分析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传播价值、创新设计、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新趋势。
-
高校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王爱玲暂缺简介...
-
新时期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主题分布及演变趋势研究张雪梅本书通过对 外图书馆学主题分布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比与评述,以及对主题分布的深入研究,创建了主题分布范式分层模型,为我国图书馆学主题分布研究厘清思路。通过选取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学领域期刊论文(以9种核心期刊为样本)、学位论文、专著、 社科基金项目的全部载文6万余条作为数据样本,构建了新时期我国图书馆学主题分类表,并对四种文献的主题分布情况进行了 的纵向统计和横向演变规律考察。本书评价了主题分布研究的结果,挖掘出主题演变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主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以期对学科理性发展、学者选取研究方向、作者投稿、科研立项等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本书适合图书馆学专业师生与研究者阅读和参考,也适合图书馆从业者阅读和参考。
-
民国时期北京的图书馆发展史研究韦庆媛本书选取“民国时期北京的图书馆”为研究主题,时间为1912-1949年,以民国**时期北京的124多所各类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分为五种类型、四个时期,考察在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国家现代化语境下,北京的图书馆萌芽、发展阶段、馆舍建设、藏书汇聚、业务工作进展、专业教育、学术活动、学者群体等问题。并立足于对上述问题的阐释,系统梳理北京的图书馆发展脉络,还原历史发展轨迹,厘清民国时期北京的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弘扬北京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人的学术与精神传统,分析北京的图书馆发展成效与制约因素,反思历史,提出富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为今日图书馆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适合历史研究者、图书馆工作者及社会公众阅读。
-
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策略研究张炜 主编本书基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策略研究”,立足公共图书馆职能和定位,以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保存机构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结合国家图书馆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研究工作实际,拟定了包含信息采集深度与采集频率在内的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工作流程,构建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服务体系。此外,本书还提出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策略,从而为政府决策、社会研究和民众学习提供积极的参考和借鉴。
-
新理念 新机制 新举措 推动文化馆行业高质量发展白雪华 主编本书为2020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作品集,共收录获奖论文101篇。论文主题包括文化馆事业发展、文化品牌创建、文化治理工作、非遗与旅游融合、文化馆数字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等多个方面,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文化馆工作发展的全貌,集中体现了各地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开展的实践经验和特色做法,这些经验和做法能为广大的文化馆工作人员、文化行业的从业人员、文化事业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
新时代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研究谢银铭本书以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参考国内外中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对中学图书馆进行了介绍与定位,同时对图书馆如何开展读者服务工作、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以及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及整体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做了相应论述。
-
郑玄《春秋》类辑佚书汇校窦秀艳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唐贞观年间,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郑玄春秋类辑佚书6种附1种:《箴膏肓》《发墨守》《起废疾》,附《尔雅注》《忠经》《汉宫香方郑注》(附《郑玄年谱》)等。辑佚者王应麟、王复、袁均、孔广林、黄氏、王仁俊、龙璋、许印林8家,涉及丛书20种。本书以光绪戌子(1888)夏浙江书局刊袁钧《郑氏佚书》为底本,对宋至清以来郑玄《春秋》类三种辑佚书《箴膏肓》《发墨守》《起废疾》进行汇辑整理,比勘異同,并分别对诸家辑佚成果进行点校,同时厘清了郑玄《春秋》类佚书的种类、参与辑佚的学者、辑佚成果数量等,为全面了解郑玄《春秋》类成果的存佚情况和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