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
海上图林黄蕾在江南藏书传统和西方图书馆 理念的双重孕育下,作为近代出版中心的上海,涌现了一批 特色的图书馆。有专门收藏某类文献,如外文图书、古籍善本、通俗读物等馆藏特色鲜明的图书馆,也有面向某类人群,如外侨、普通大众、少年儿童的专门图书馆。在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图书馆学研究也逐渐兴起,图书馆协会组织成立、图书馆学教育得到重视、图书馆学期刊专著大量涌现,具有显著的“海派”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的图书馆事业和学术继承及发扬传统,在合作共享、资源二次开发、新技术的应用、 交流等领域都 了 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在图书馆事业和学术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图书馆人,他们将毕生精力投入图书馆事业与学术,为中国的图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会计档案管理周林兴暂缺简介...
-
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色与定位李亚冰本书是关于公共图书馆与中华 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术专著。公共图书馆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应充分重视传承与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的社会职能,积极探索 、深层次、多元化的实施路径,将公共图书馆资源优势转化为传承优势, 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本书立足于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华 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目标,明晰了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华 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中华 传统文化及其创新性传承,简述中华 传统文化精髓及传承现状,构建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场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与中华 传统文化传承,以阅读推广工作为载体,积极推进中华 传统文化典籍的阅读;强化文献资源建设,为中华 传统文化传承筑牢物质基础;营造传统文化空间,发挥空间育人的作用;创新读者活动,吸引 多的读者体验中华 传统文化;文化与科技融合,让中华 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
思绥草堂藏中国民间祠堂文献汇编励双杰,励聘操本书为“思绥草堂”系列图书的新一辑,影印收录 家谱收藏家励双杰所藏清至民国时期的民间祠堂文献50余种,成书23册,文献所涉及的区域为江西和湖南两地,文献内容可分为祠志、祠堂册、祭簿、牌册主谱、家训账册,以及其他祠堂杂记文献,包括了与地方相关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内涵丰富,引人瞩目,是研究民间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的重要资料。
-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亢琦,高玉波,任杰,卢胜利本书是针对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并兼顾馆员培训和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全书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信息与通信技术(ICTs)在图书馆的 应用与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资源发现系统、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自助借还服务、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知识服务与数字人文等相关软件与工具、智慧图书馆等,是为适应少学时教学,结合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 应用与进展而编写的简明实用教材。本书适用于图书馆学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使用,也可供图书馆情报从业人员培训以及图书馆员的工作参考用书。
-
理论与实践结合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李继萍本书属于高校图书馆服务方面的著作,由概述、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多元化服务模式、智慧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策略分析等部分组成。全书以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为基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深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构建、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创新,并对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见解。本书可供高校图书馆馆员阅读与参考。
-
电子档案管理理论与实务丁德胜本书是 鲜有的系统论述电子档案管理理论、流程、方法和技术要求的专门著作。内容涵盖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档案形成与收集、电子档案整理与归档、电子档案保管与保护、电子档案利用与开发、电子档案鉴定与销毁、电子档案移交与统计等,并附录《电子档案管理相关标准》《电子档案管理模型框架》文件。全书以建立电子档案主体论述为目标,全新定义电子档案管理内涵,全新梳理电子档案管理流程,全新构建电子档案管理框架;全面引入数据治理、知识管理和智慧建设领域理论实践成果,充分融入电子档案管理 制度规范和 实践;在管理内容上实现了DIKW体系化应用和系统性创新。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于文件管理、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实际操作人员、档案工作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用作研究指引和实践指南。
-
阅读之桥拱佳蔚21世纪,全媒体+大数据的信息技术革命引领我们进入了“大阅读”时代,无处不在的阅读正在影响着人们的读写方式和思维模式,也影响着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图书馆正经历着从理念到实践的“智慧”变革。以“阅读”为核心开展对外交流和阅读推广,是当代公共图书馆的天职和使命。本书对中国图书馆对外交流和阅读推广工作的发展脉络与相互作用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探索“大阅读”时代图书馆如何以“阅读”为桥梁连接世界,发掘当代图书馆在文化交流中的软实力与新能量。
-
公共图书馆促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研究刘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建设是一项战略性文化惠民项目,是国家立足于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本书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历程、建设要求入手,结合公共图书馆服务新理念,分析研究了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主阵地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在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法治社会建设、大众艺术教育及职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全书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视野开阔,观点创新。
-
科技情报卓智赋能论赵志耘通常人们会凭自己的感觉或想象给情报和情报工作佩戴上各式各样的“神秘”标签。没有情报工作实践经验的学者常常着意从概念上将“情报”与“智慧”“知识”“信息”“数据”等术语区隔开来,而疏于解读这些术语在实际使用中所对应的不同情报工作场景,鲜有意识到这些都是情报工作的对象成分,误用术语指代的对象层级去标定业务工作的层次高低。在此认知基础上所构建的情报理论与情报工作实践相脱离则不可避免。“理论、实践两张皮”的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的科技情报界。卓智赋能理论的出现则直指该痼疾。有经验的专家知道,情报工作其实是专业人员在任务场景所对应的信息环境中对 WIKID(wisdom,intelligence,knowledge,information,data)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促进感知的形式呈现情报事实的作业(操作)。情报工作是要解决用户(即决策者)决策所需信息不完备的问题。减少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意外,是情报工作的基本目标。卓越的情报智慧寓于3项标志性的情报专业工作:①快速全面发现线索;②准确有效刻画事实;③便捷恰当赋能保障。“卓智赋能”语带双关,既表运用卓越专业智慧、凸显科技情报特色的认知理念,又指重视智能技术加持、提升情报赋能效率的操作意涵。通读全书愈觉作者使用“卓智赋能”来标称理论之用词考究。情报任务纷繁复杂,然则情报学术聚焦有道。情报理论探索解决的问题对象是分层有序的。第一,理论探索应该厘清情报工作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或必须完成的任务,此乃情报界的现实实践问题。第二,在扫视现实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提取情报业务能够并且擅长解决的问题,即实践专业问题。第三,针对实践专业问题梳理出开展情报工作所需的认知保障项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问题。就情报学而言,对这些理论问题的组织梳理可以运用业务、事业和教育的划分逻辑,也可以使用人才保障、资源保障、技术保障和制度保障的标识标签。本书的内容组织结构则呈现出鲜明的知行合一关系特征,作者用情报认知篇、技术基础篇和场景解析篇的架构形式来阐述对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理论的认知解读、应用要求和使用示范。各个篇章的内容细分呈现能够诠释 “完全穷尽”“相互独立”的MECE原则,亦是另一个值得回味之所在。本书的内容组织在分类呈现、逐次递进和虚实互见上始终严格遵循情报事实的刻画表达逻辑,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报业务功底。 情报理论发展的主旋律是学术与实践的关系互动。线索发现和未然感知等是科技情报战线的经典业务,在大国博弈的现实环境下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先锋、骨干、核心。然而受限于历史敏感性等各种因素,此类内容在既有的情报理论著述中鲜有正面提及。本书作者创造性地将这些特色核心情报元素纳入科技情报卓智赋能理论,并用场景切割的方式巧妙应对了复杂信息环境带来的理论研究驾驭难题,展示了中国情报学者理论创新的时代风采。科技情报事业运转跟国家建设与发展脉络节奏一致,科技情报理论探索任重而道远。《科技情报卓智赋能论》是当代中国科技情报工作者在严峻复杂的科技发展与安全形势下进行任务萃取所得的理论结晶,相信情报学界和业界同仁能够通过阅读此书激扬家国情怀、感悟专业魅力、碰撞思想火花。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