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地震灾害频发地区的人口迁移与分布问题研究张俊良,闫东东,张兴月,杨成洲,郭仕莉 著本课题选取四川省龙门山断裂带42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期望达到的总体目标在于:探究该特殊区域人口迁移及分布与地震灾害发生(地震本身并非灾害,只有与人类发生关联时才会成为灾害)及灾害危险度上升的联系机制和原理,探寻通过人口迁移与再分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模式。
-
人口流动户籍制度与房价陈晶 著本书的研究结论从人口流动的角度,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房价两极分化现象提供了可能的解释,为住房市场化改革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对于维持中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中小城市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研究进一步检验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效果及其对住房市场的影响,为城市户籍门槛设置和户籍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本书以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为切入点,探究了人口流动与房价之间的关系,主要针对以下四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1)户籍迁入人口和非户籍迁入人口差异是否对城市房价产生不同影响?(2)户籍歧视是否影响不同户籍身份居民的住房选择及房价?(3)不同城市户籍门槛如何作用于房价?(4)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影响人口流动与房价的关系?以中国人口普查和城市房价等宏微观数据为样本,本书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得出户籍人口迁入对房价的提升作用显著大于非户籍人口迁入;户籍歧视对非本地城市户籍居民房价和房租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地域歧视对房价影响显著大于城乡歧视;户籍门槛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户籍迁移人口增加对房价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调节人口流动与房价的关系等研究结论。
-
山村旧事崔玉堂暂缺简介...
-
成为三文鱼[挪威] 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 著,张雯 译三文鱼由来已久。它们早于我们存在,作为一种可靠的季节性资源,一种来自远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它们在近海地区可以被方便地捕获,从而成为了海边人群的生计支柱。我们曾拥有共同的历史,然而近些年来这种历史发展出了新的方向。 《成为三文鱼:水产养殖与鱼的驯养》是关于“鱼的城市”的第一本民族志。它讲述三文鱼如何成为养殖的动物和如何被赋予情感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个出人意料的、正在崛起的产业故事,这个产业已给世界渔业资源的格局带来了巨大改变。随着三文鱼的全球化,这也是关于一种新型生物资本改变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故事。本书重点描述构成三文鱼养殖的脆弱而不可预料的关系实践,以及其催生的多种“成为三文鱼”的方式,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切面如何在三文鱼的旅途中不断赋形,又塑造着彼此。 以往,“它们的”故事在生物学家中寻找读者,“我们的”故事在人类学家中寻找读者,但讲故事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
《国外社会科学》精粹张静,赖海榕 编《精粹(1978-2018)·社会科学总论卷》为《国外社会科学》创刊40周年论文精选,收录1978年以来《国外社会科学》刊发过的优秀、有代表性的论文,凸显《国外社会科学》注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思潮、新学科、新流派的特点以及“总览世界思想风云,关注境外学科发展动态,把握国际理论创新脉搏,评析全球学术热点和方向态势”的办刊理念,并以此彰显40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历程。本论文集按学科方向分为八卷,本册其中的社会科学总论卷。
-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刘畅 著人口的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经济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因为养老压力而推进的保险税收财政医疗制度方面的改革。对经济市场的影响,主要包括劳动力短缺带来的移民、生育方面的变化;老龄化带来储蓄和消费的变化及在护理、老年产业方面的新需求;老龄化导致的市场萎缩带来的竞争加剧和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指老龄化带来的理念变化。关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以湖北省为例》的研究思路,笔者主要是基于区域人口红利的研究角度,在宏观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上,通过生产和消费这两条路径,首先分析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其次利用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状况;再次根据人口老龄化的情况,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推断出入口老龄化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消费、产业结构调整和养老等各方面的影响状况;最后得出《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以湖北省为例》的主要结论,并且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
美德的起源[英]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著,吴礼敬译 译本书是马特·里德利科普书基因三部曲之一,主要探讨人类在物种进化的路程中,如何从动物性中衍生出社会性,特别是人类本能的动物性、心理因素如何塑造人类社会的经济属性。之所以用“美德”一词作为本书书名的一部分,是因为“美德”这种社会属性是人类独有的,是我们社会交往的根基。本书会从动物学、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这一复杂问题背后的脉络。
-
人类生态学[英] 杰拉尔德·G.马尔滕 著,顾朝林 等译人类生态学探讨人类社会系统如何同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本书是该领域的第一部导读性著作,详细介绍了生态系统组织和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人类社会及其过程如何同生态的可持续性形成矛盾。作者将经过长期检验的生态学原理同复杂系统理论的*新概念相结合,并通过清晰易懂的文字、图表、案例和练习,使这些概念变得非常易于理解。对于人类生态学专业以及环境科学、社会科学、地理学、生态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来说,它都是一本极好的参考书。
-
误读的中国人口李建新 著本书收录了作者1994~2013年人口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论文。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人口转变,从时空视野描述比较了我国人口转变的过程及特点;第二部分主要涉及我国人口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以及学界对人口数量与结构关系的争论和作者的相关思考;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我国人口政策实施结果及作者的反思,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人口作为基础变量的重要意义,同时论证了我国人口发展战略选择所遵循的原则和方向。
-
同一颗星球丛书·第一辑威廉·克罗农 等 著,刘东 编《“同一颗星球”丛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以“全球史”的宏大视野,对人类与环境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关系进行思考和再叙述。它既包含千百年来人类繁衍兴盛的古老话题,现代资本与人性贪妄的惨痛教训,也包含未来命运的戚戚忧思与长远谋划。第一辑收入本丛书的平装版7本,分别为:《自然的大都市:芝加哥与大西部》《政治生态学:批判性导论(第二版)》《被掠夺的星球:我们为何及怎样为全球繁荣而管理自然》《政治理论与全球气候变化》《消费的阴影: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横财:全球变暖 生意兴隆》《水下巴黎:光明之城如何经历1910年大洪水》《自然的大都市:芝加哥与大西部》是19世纪的芝加哥环境史,作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采纳了城市是与边疆是交叉的写作方法,研究了18481893年间芝加哥、整个西部地区之间的关系,并追溯了城市市场同供给城市市场的自然系统之间的通道,系统地记录了历史的变化。《政治生态学:批判性导论(第二版)》共分为4个部分:上世纪政治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政治生态学家们在理论和方法论上面临的挑战;政治生态学解答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批判式研究。政治生态学是将政治和经济问题结合起来对环境治理和生态变化问题进行研究的跨学科领域。本书共分为4个部分:上世纪政治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政治生态学家们在理论和方法论上面临的挑战;政治生态学解答的主要问题;该学科现在和将来面临的主要挑战。《被掠夺的星球:我们为何及怎样为全球繁荣而管理自然》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科利尔为了与全球贫困和环境破坏做斗争,对国际政治进行了激进的、与直觉相悖的反思。我们如何帮助最底层的十亿人获得更好的生活的同时避免对地球造成伤害?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繁荣和自然和谐共存?保罗·科利尔为这一困境提供了巧妙的、出巧妙的、出人意料的建议,最重要的是为这一困境提供了符合实际的答案。他在肆无忌惮地牟取暴利的欲望和环保主义者的浪漫主义观点之间开辟了一条道路,探索了解决贫困、人口过剩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创造性方法:这一方法向我们表明,解决这些问题不需要以牺牲地球为代价。《政治理论与全球气候变化》第一部分“公正、伦理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着眼于随气候变化而提出的分配公正问题,引发对气候变化相关公正问题的思考。第二部分“气候变化,自然与社会”,把焦点从 “公正”转向一系列需要关注的相互联系的问题,将我们的思想基础与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典型的跨于随气候变化而提出的分配公正问题,引发对气候变化相关公正问题的思考。第二部分“气候变化,自然与社会”,把焦点从 “公正”转向一系列需要关注的相互联系的问题,将我们的思想基础与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典型的跨学科的、观念性的和实践性的政治/政策问题相联系。《消费的阴影:对全球环境的影响》认为地球的生态系统及人类面临着不断增长的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作者认为,“平衡消费”应作为解决以上问题的指导原则。对个人而言,可通过选择高里程汽 车、食用本地食物、购买节能电器等改善现有状况,但更重要的是全球政治经济的改革,即削减不平衡的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作者认为,“平衡消费”应作为解决以上问题的指导原则。对个人而言,可通过选择高里程汽 车、食用本地食物、购买节能电器等改善现有状况,但更重要的是全球政治经济的改革,即削减不平衡消费、修正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性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横财:全球变暖 生意兴隆》是一本有趣的书,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气候变化问题,聚焦于形形色色的企业家。虽然处于越来越不适宜居住的世界,但是这些企业家却从中看到了金子般的商机。《水下巴黎:光明之城如何经历1910年大洪水》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巴黎在1910年遭遇强暴雨,塞纳河水位高涨,漫出河床,淹没了塞纳河两岸的巴黎城区和周边地区后,随着水灾初发、严重、消退,城市和乡村的水情状况和灾民、政府、军队、社会各个行业各种角色在水灾中的反应, 全景描摹了水灾后巴黎遭遇了哪些,又述了巴黎在1910年遭遇强暴雨,塞纳河水位高涨,漫出河床,淹没了塞纳河两岸的巴黎城区和周边地区后,随着水灾初发、严重、消退,城市和乡村的水情状况和灾民、政府、军队、社会各个行业各种角色在水灾中的反应, 全景描摹了水灾后巴黎遭遇了哪些,又如何度过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