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原始社会结构与功能拉德克利夫由英国社会人类学一代宗师,人类学功能学派带头人之一A。R。拉德克利夫。布朗所作。这是布朗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反对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文化的起源,主张用较复杂的“函数”、“变量”或“功能关系”来解释社会文化现象。作者评论了各种构建于历史推测方法之上的论点,并与那些认为社会科学必须开始并终结于个人心理学的论点争辩。作者认为社会现象是一种独特的现象,都是与社会结构的存在相联系的产物。《原始社会结构与功能(全2册)(英汉对照)》集中体现了作者学术生涯最后25年间的思想发展历程,对人类学学科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既是他对自己一生学术思想的总结,同时也开启了后续学者研究的道路,是人类学的名著之一。
-
中国流动人口问题蔡昉劳动力流动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广为各界关注的社会现象。对于迅速增长的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规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后果,不同社会阶层的反应各异,不同地区政府的态度和对策也不尽相同。作者概括了有关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数量估计和态度取向,并对各界的不同反应做出了解释:反思了改革以前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原因,揭示了劳动力流动这一经济现象是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的必然过程;讨论了劳动力流动对城乡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力市场发育、比较优势发挥等方面的积极效应。作者建议采取能发挥劳动力流动积极作用的政策,并且在改变传统政策倾向的同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适应性,以保障政策成本的最小化。
-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英汉对照)(套装共4册)》根据英文原著或其他文种的较佳英文译本译出。与以往不同的是,《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英汉对照)(套装共4册)》全部用现代汉语译介,尽量避免以往译本中时而出现的文白相间、拗口艰涩的现象。本译丛还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在译介理念和用词用语方面,基本采用改革开放以来西学研究领域的共识与成论。另外,以往译本由于时代和社会局限,往往对原作品有所删改。出于尊重原作和正本清源的目的,本译丛对原作品内容一律不作删改,全部照译。因此,本译丛也是对过去译本的补充和完善。
-
感官的盛宴严锋此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先生的随笔集,全书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他作为一个超级大玩家,从小时候制作飞机模型、矿石机、望远镜,到现在玩电子游戏、电子音乐等等,他以穷其究竟的好奇与热情,把他的业余爱好上升到一种专业的了解程度,从文学的角度看游戏,再从游戏的角度看文学,考察它们之间的分合与同异,探讨电脑游戏和文学之间共生同源的现象。后半部分是他和余华等作家之间关于网络与人性、王安忆的小说、《兄弟》等的对话。
-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汪宁生 著本集所收拙作,寥寥数篇,所涉及者只是文化人类学领域中有限问题。自知质量不高,却多据亲自调查搜集之新资料,提出自己一得之见,或可忝列于“采山之铜”。本集涉及主要问题有:中国学界据一百多年前摩尔根书常加讨论的易洛魁人,其“母系社会”是否为人类“社会发展必经阶段”。按现已查明。古老的狩猎采集民族,继嗣制度多为“两可系”甚或父系,其婚后居住方式多为“两可居”甚或男方居住,实行母系社会却多为农业民族,从母系到父系是否真是普遍规律?(见《易洛魁人的今昔》)是否游牧民族必与父系或家长制相联系?(见《以驯鹿为生的沙米人》)初民中常见一对配偶可以随意离异的现象即所谓“对偶婚”者,是代表人类婚姻家庭一个特定发展阶段,抑或是初民普遍存在的一种婚姻形态?(见《他鲁人的婚姻形态》、《利米人的婚姻形态》)在民族涵化过程中,民族认同之转化方向是否取决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较高文明所征服”能否可视为一种规律?(见《佤山汉族矿工族群认同的改变》)中国近几十年遭受忽视的“草根社会”,过去实曾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以西南民族为例,它们以制定地方法规(乡规民约)或通过宗教信仰及一系列禁忌客观上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西南民族原来的刀耕火种农业为何未曾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见《中国西南保护生态环境的优良传统》)随着中国少数民族迁入城市,中国城市是否仍如某些国外人类学教科书所说和日本一样是单一民族居住的典型?(见《谈中国少数民族迁入城市》)为什么国内外浅化民族均喜饮酒?过去不成问题现在却形成严重社会问题?(见《酒与少数民族》)在这本小书中,对以上问题已作出自己的回答.其结论与前人多有不同。“文章羞与俗雷同”(陈寅恪诗句)。这种境界虽难达到,却是自己一直心向往之的。但笔者一些看法是否最终能够成立。当然尚有待于未来更多调查研究的检验。诸篇引用外文资料,译成中文后或未注原文。但熟悉国外人类学文献者不难据此查阅。又过去曾编《文化人类学常用词汇英汉对照表》,今再次收入本书,以便读者。
-
新人口礼赞王培安 编《新人口礼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回顾与展望(贵州卷)》对贵州省“十五”期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今后工作的思路和目标。
-
艺术(美)理查德·加纳罗等《艺术:让人成为人》旨在向那些没有或者没有多少文科背景的学生介绍人文学带给我们的喜悦。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就是交流我们对于作为心智与情感体验的人文学所怀有的热情。学生藉由学习审慎的思考,以及对于创造性艺术的认知,也将会更好地了解自身。《艺术:让人成为人》叙述的历史上人文学取得的杰出成就。尽管我们的方法是主题式,而不是编年史式的,但是历史语境仍然作为了解特定作品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感激过去了所取得的成就,这是因为我们非常相近的人过去并存在过,他们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天。我们会继续发现新的原因去体验喜悦,并在过去的、现在的、西方的、非西方的、男人的、女人的,以及在不同种族文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感受力中得到的激励。本版特色:本书的版本次数已经达到第7版,这是因为人文学是活着的,并将永远活着。同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必须要生长和变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在的这一版作出了一些重要的修订,它们对于我们特殊的方式走进人文学是非常必要的。
-
关于人口问题的观察与思考马芒《关于人口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思想。作者马芒老师分多专题论述了我国的和安徽的人口问题,内容丰富,主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口宏观调控的战略选择,中国人口控制社会化的方式与途径,安徽人口文化素质的现状与趋势,马克思主义人口自然观,人口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农村社区发展与人口分布,生育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与运行机制,农民生育行为的影响因素,高等院校贫困生问题的成因与对策,人口期刊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中国人口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统一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一些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观点,以及诸多操作性、可行性强的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关于人口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所收录的文章或以调查为依据,或以理论为追求,字里字外都折射着马芒老师的勤奋和探索精神。该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一方面在于其研究成果立意新颖,论证合理,概念内涵与外延界定得当,资料翔实,一些学术观点颇有真知灼见,为我国人口研究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探索思路与实证依据;另一方面,书中对我国人口与发展问题、安徽区域人口问题所提出的对策与建议,既具有理论上的创新,又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可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人口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体现了探索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
-
人的发展论徐春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推进,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人的基本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丛书:人的发展论》通过系统地发掘和整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有关人的发展的思想理论,全面阐述了关于人是真正发展的动物,人的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动力,人的本质与发展,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自由与发展,以及个人、群体和类在发展上的相互关系等基础性理论问题。同时,从中国国情出发,针对当代中国社会人的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探讨促进人的发展的条件和途径。面对经济全球化对人的发展的双重影响,展望人的发展未来。
-
新人口论马寅初今年是马寅初先生名作《新人口论》发表五十周年纪念。这部仅仅一万九千字,曾给作者——国际著名经济学家、人口翠家马寅初先生带来二十多年沉默,也为之带来巨大声誉的传世经典之作,自一九五七年七月五日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之日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先赞杨后批判,再充分肯定,就注定是极其不平凡的一部著作《新人口论》不仅言啬意丰,字字珠玑,而且意味深长。五十年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人们的家庭、生育观念等等方面产生了太大太多的影响,乃至对世界的整体格局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