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工人记忆与遗产新生金文妍 董先锐 肖衡《工人记忆与遗产新生——济南工人文化宫历史建筑改造更新实录》是一本深度介绍历史建筑个案从价值评估到改造更新的建筑专业图书。本书以济南商埠区优秀历史建筑的发展变迁和工人文化事业发展为背景,充分采集工人文化宫南院历史建筑横跨近九十年发发展历程,本书以历史建筑的原始资料、改造更新设计方案、建设施工的翔实资料为基础,深度介绍以职工剧院为代表的历史建筑个案从价值评估到改造更新的诸多方面,深入剖析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实操层面的若干难点与解决方案。图书计划分为五个篇章,从城市环境、工人文化事业发展、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具体案例的改造与实施以及相关人物的口述史多方面展开。
-
亨丽埃塔与那场将人类学送上审判席的谋杀案[美]吉尔·施梅勒1930年,年仅22岁的亨丽埃塔·施梅勒被录取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人类学学生,师从声名显赫的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和博厄斯。一年后,在他们的提议下,亨丽埃塔满怀期待地独自前往两千多英里外亚利桑那州怀特山区的阿帕奇印第安保留地进行暑期田野调查,不幸遇害。亨丽埃塔的死亡动摇了当时印第安人与白人殖民者之间所建立起的脆弱平衡,也将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乃至整个学科置于众人审视的目光之下。本书是主人公的侄子和侄女耗费三十年的追寻,其中包括与FBI的一场官司。他们从大量碎片信息中尽力拼凑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事件脉络,也为亨丽埃塔的死亡去污名化。多年来,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式一直在发展演变,亨丽埃塔的遭遇成为许多虚构写作和小说的原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学家。科技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亨丽埃塔的故事成为永无止境的螺旋,后人不断在为这个故事补遗,不断赋予它全新的意义。
-
凉山彝家林耀华本书是我国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我国早期人类学民族志的代表作,也是凉山彝族研究的经典作品。本书是作者1947年对凉山彝族社会进行三个月实地考察后的田野考察报告,并于1947年以《凉山夷家》之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61年出版英译本。书中分专项描述了彝族社会的地理历史、亲属关系、经济状况、社会组织及信仰仪式等方面的情况,梳理了彝族的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并采用比较视角做了分析论述。本书还增补了林耀华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凉山彝家进行后续考察写的两篇文章《凉山彝族今昔》和《三上凉山》。书后附有导读文章和林耀华先生学术年表。自本书写作之始,林耀华先生对于凉山彝族的研究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提出了以家支和奴隶制为核心的传统凉山彝族社会结构,并持续关注新中国成立后其社会发展和转型,见证了凉山彝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和喜人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世界学术界所重视。
-
服饰与仪式靳志华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于20世纪初游历中国西南诸省,将苗族服饰花纹造型与其族源迁徙、民族性格进行关联,开启了民族服饰研究的新路径。作为对鸟居龙藏的回应与对答,《服饰与仪式:黔中“蒙榜”苗族的情感表达》详细描述了当地出生礼、婚礼、葬礼等人生礼仪,跳场等节日活动,以及贯穿其中的民族服饰;从情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特定仪式中的服饰为突破口,呈现了“蒙榜”苗族情感表达的复杂性与多向性,并在“礼”与“理”的关联性中,对“整体性”情感进行具体且多层次的解读和剖析。
-
老年学百科全书詹姆斯·比伦《老年学百科全书:年龄、老龄化和老年人》涵盖广泛、涉及老年学的方方面面,对于专业领域外的人而言,是初步认识老年学的重要工具,对传播老年学知识和促进大众普及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专业研究者和学生来说,本书有助于其系统地了解多学科老年学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参考书。书中各词条并非局限于某一领域的综述,而是反映了老年学跨学科、 交叉学科的属性和知识体系发展的过程。本书从整体上系统深入地介绍了经典理论概念和前沿研究视角,既包括诸如社会学、心理学、社会政策与实践、历史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 又涵盖了生物学、医学与健康科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它们的交叉发展。每篇词条均由来自全球的资深研究者、实践者等撰写,每篇词条都包含概述、主题内容、术语表和建议阅读的参考书目,具有代表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
-
古代阿拉伯族谱学家及其著作提要梁道远,洪娟本书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中东史学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体例严谨、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全面、客观、系统地梳理了古代阿拉伯族谱学家及其著作,研究了数万阿拉伯人名,是开展史学史研究尤其是阿拉伯史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李静本书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系统介绍了从梁启超、顾颉刚、费孝通到谷苞、杨建新先生的中华民族理论;梳理了中华民族从自在、自觉到自为发展的历史逻辑,分析了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基本结构与特征;以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维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等前沿知识,特别是加入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与内在心理路径等学术思想。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异与结构优化研究孟兆敏暂缺简介...
-
思想的年代(美) 埃里克·R.坎德尔《思想的年代:对话维也纳的艺术、思想与科学(1900年至今)》是一本探究思维奥秘的文化心理学著作,融合了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神经科学与大脑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作者基于奥地利维也纳自20世纪初在科学、医学、思想及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们掀起的一场承前启后的革新运动,探究科学、艺术与心理的相互影响,向我们揭示了应如何思考人的内心——我们的意识、潜意识、情感以及心理和大脑是如何产生与艺术的联系。当时的维也纳是欧洲的文化之都,科学家和艺术家在这里的沙龙中展开思想碰撞,从而引发了心理学、脑科学、文学以及艺术领域的持续而影响深远的变革突破。作者带领读者追溯“维也纳1900”时代留下的种种印迹,认识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剖析我们应该怎样去看、怎样去想、怎样去感知、怎样去体会和创造艺术作品,乃至触发我们的创造力。
-
寻道四方朱磊本书旨在提供一个观察世界与体验生活的个体视角。 采用漫谈的形式,突出个人的体验色彩,根据作者走过的世界七大洲(包括南极和北极)以及中国34个省市区(包括港澳台)的经历和体会,通过人文地理的视角观察世界,感受人类与环境的丰富多彩,捕捉人生的体验视角,接触世界的方方面面。既是对人文地理学知识的具体化,也是世界旅行的游记随笔。在比较世界各地差异、特别是东西方特性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世界各地、宇宙万物的共性,这是一种“知行合一”加“天人合一”的观察与思考模式。 阅读这本书,在丰富人文地理学知识、了解修行者各地旅行体验的同时,可以沉浸于人类出现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文明成就,感受世界的演化过程。这种一边旅行观察一边阅读思考的行为,本身就是寻道的过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万年事。激发思考活力,打破思维惯性。探寻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境界。让知识更丰富,让信息更可靠,让视野更宏大,让心灵更自由。纵览人类文明,跨越古今东西,传播思想文化,开创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