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文学人类学研究徐新建、李菲本书为文学人类学研究领域论文集,聚焦当代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跨学科研究模式,突出跨文化研究视野,涉及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人类学田野考察、口头传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世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神话与历史/科幻、社会记忆与身份认同、跨文化比较等主题,展示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四川大学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能为推动中华多民族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当代转型与跨文化对话开拓多元路径与广阔前景,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
淘汰与逆淘汰袁超本书是在笔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逆淘汰’现象及其治理研究”(17CZZ028)结项研究报告和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22年6月)的基础上精简而成。本书在干部体制、党政体制及至党领导国家发展的广义政治逻辑中展开,将中观意义上的干部结构状况视为影响干部体制韧性、党政体制运行以及政党治理成效的重要自变量,而着重探析这个中观理论链条中的中间变量——干部结构转换机制。在认识论意义上,干部结构被视为一个面向外部党政体制和内部队伍建设的结构化存在:一方面,它是支撑党政体制权力运作的中枢结构;另一方面,它是支撑干部队伍能力形成和能动性发挥的核心结构。在实在论意义上,干部结构可依据政策要求划分为政治标准、年龄阶梯、知识构成、能力导向、行为作风等五大维度。在当代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叙事背景下,干部结构转换实际上是通过身份意义上的干部“进出”、职级意义上的干部“上下”与职权意义上的岗位“虚实”调整来实现的,它不仅限于单一的干部人事制度环节,而且与干部选任、管理和培养三大制度环节相衔接、相融合。对此,本书主要从干部淘汰与逆淘汰的视角探析干部结构转换机制的运作,并将二者分别视为干部结构转换的规范支撑和非预期断裂。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考察,干部淘汰机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干部制度变革而逐渐构建起来的,其功能主要是为实现干部选任过程中的“选贤任能”目标及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干部结构转换提供规范性支撑。在干部人事制度的变迁历程中,当代中国的干部淘汰机制形成了竞争型、考评型和过失型三大制度类型,虽不断发挥着系统性的制度优势,但仍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本书从完善干部淘汰机制构建的基础性制度、相关性要件以及推动全社会关于干部淘汰的认知变革的角度提出了尝试性的改进方向。然而,在干部淘汰的制度过程中,还存在一种非预期现象,即干部逆淘汰。本书认为在当代中国的党政体制中,一些机关内伴随选人用人过程而发生的逆淘汰已经成为“正常”现象,甚至一些生成逆淘汰的潜规则行为已然演化为“寄生于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行为”。无论干部逆淘汰现象有多复杂,它都是组织环境的产物,在受到特定历史传统的路径依赖影响之外,还存在一以贯之的制度逻辑。本书将逆淘汰现象的本质结构界定为组织权力主导下的“权力共谋”,并提出它是结构性的“科层失灵”和过程性的“关系”裹挟共同作用的结果。干部逆淘汰的发生有着路径依赖式的历史根源,也有着看似规范的组织制度基础,它造成的事实就是导致干部结构转换发生不同程度的断裂。遏制逆淘汰首先需要明确使命型政党治理的整体主义路径,即基于使命型政党的类型化特征,充分发挥其理想信念引领功能、自我革命功能以及党内法规制度约束功能;其次还需要在具体的实践层面着力逆转“科层失灵”、破除“关系”裹挟。最后,本书回到更广阔的政治结构场景,就推动党领导国家发展的广义政治逻辑提出两个关联性的理论发展方向:一是可拓展探讨干部结构转换机制与干部体制韧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尝试提出更为丰富的干部体制韧性维度;二是拓展干部结构与宏观政治逻辑相联系的中间机制解释,可尝试由政治体制能力概念延展开去。相比于中微观层面的干部淘汰和逆淘汰机制,以干部结构转换、干部体制韧性、政治体制能力乃至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为线索的宏大叙事将成为这项未竟研究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
族群的政治万里洪20世纪初,泰米尔语言纯化运动迅速兴起,呼吁泰米尔语剔除所有外来成分。这场运动获得了一些达罗 毗荼党派及泰米尔民族主义运动家的支持,泰米尔民族主义由此拉开了序幕。本书从南印度的视角切入,以泰米尔纳德邦为中心,就近现代历史上泰米尔民族主义的缘起进行历史考察,运用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并结合国际关系学、族群政治学、政党政治学等交叉学科理论知识与视野进行剖析,综合利用档案馆披露史料、相关重要人物演说著述及新闻报刊材料,探究及还原近现代泰米尔民族主义在南印度历史上的起源及早期发展,尝试为此领域研究之进一步深入抛砖引玉。
-
审美人类学前沿问题王杰 等 著在现代形态的美学理论建设中,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美人类学前沿问题》在中国审美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理论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中国审美经验、中国式审美现代性、地方性审美经验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情感民族志等当代人类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悲剧观念的人类学研究,对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情感民族志探讨,以及对民歌研究的当代意义分析等不同的前沿问题做出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中国审美现代性”“乡愁乌托邦”“审美制度”“地方性审美经验”等概念,以当代人类学方法探讨了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学维度为基本目标的现代美学问题。
-
社会变迁与运动员生活秩序的重建田文波社会变迁作为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表现,推动了运动员生活秩序的打破与重建。运动员生活秩序的打破与重建是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和外在表现,是运动员这一特定群体对中国社会发展自我调适的结果。本书以山西省武术运动员作为研究的主要样本,着眼于运动员生活秩序重建这一主题,通过对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和退役后生活秩序的研究,呈现运动员生活秩序重建的基本历史脉络,诠释社会变迁与运动员个体生活之间的互动逻辑,揭示出运动员如何从“国家的人”在社会转型中转换为普通的社会劳动者。
-
守护银龄幸福王建军,高成运,李晶本书是介绍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和应对战略的普及读物,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述风格,向关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国内外读者全面介绍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状况、对策措施和目标愿景。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及时、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机制体制、制度保障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熟悉新时代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为世界和平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
童年人类学(美)戴维·莱西在不同文化中, 儿童是如何被养育成人的? 儿童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 他们又给家庭和社区的结构带来何种改变? 《童年人类学》一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本书作者戴维·兰西认为, 我们那些关于儿童的习以为常的认识都是狭隘的、受文化局限的。戴维·兰西通过收集来自多个研究领域的证据证明: 在美国主流社会中, 婴儿被认为是珍贵的、天真的、非常可爱的“小天使”; 但是, 也有其他的一些社会认为, 婴儿是不受欢迎的、给人添麻烦的“调换儿”, 或者是被需要的、实际上却被商品化的“财产”。人类世界存在着各种不同形态的童年,每一种童年都深受其所处文化的影响。本书研究了家庭结构与生殖现象、家庭或社区中的儿童照顾者的概况、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待遇、儿童的游戏、儿童的工作、儿童的学校教育, 以及儿童向成年过渡等方面的问题; 它以其他社会的童年作为参照系,系统分析和反思了“珍视幼儿”社会中各种关于童年的狭隘的、受文化局限的“常识”,从而警醒我们当下流行的各种理所当然的儿童观和育儿方式,既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也是具体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本书是对百余年来关于童年和青春期的人类学成果进行的回顾和梳理, 议题涵盖婴儿期直至青春期和成年早期, 书中充满了撷取自民族志和大众媒体的各种奇闻轶事,探讨了当今童年研究领域的新兴问题。《童年人类学》为所有读者提供了一幅关于人类童年的浓墨重彩、刻画入微、异彩纷呈的画卷,描绘了现在和过去在不同文化中的童年。
-
封面之下[美]克莱顿·柴尔德斯一个故事成为一部小说,这个过程一定是多重的。在这本出版行业的田野观察中,作者克莱顿?柴尔德斯将带领读者深入幕后,追踪一本小说是如何通过这段旅程而改变的。在这段旅程中,柴尔德斯呈现了书之生命的方方面面,包括作家的创作过程,文学代理人的角色,编辑怎样决定出版哪些书,出版商如何建立名单,如何销售、存储和宣传图书,以及作家如何选择下一个主题,等等。柴尔德斯也关注书籍是如何被选上摆在书店前台的,为什么评论人和读者能从同一部小说中读出不同的含义,以及全国各地的读书会如何理解一部小说及其对他们的意义。
-
本雅明之墓迈克尔·陶西格(Michael Taussig);王菁 译1940年,本雅明在西班牙和法国边境的一座小镇结束了生命。2002年,本书作者、人类学家陶西格拜访了本雅明在小镇的坟墓。于是有了本书。本书以书中同名文章《本雅明之墓》为书名,并以此发散开来,展现出一位人类学家的学术关切。本书的主题涵盖了本雅明之墓、哥伦比亚的农民诗人,此外,也有关于萨满教身体特质的讨论,以及海洋的消失。这些看似松散的主题,每一个都打上了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烙印,即对物件的欣赏,并从中提炼出深刻的哲学和人类学冥思。作者通过这些不寻常的散文,向读者展示唯物主义知识为我们所栖居的抽象的、全球化的、同质性的和电子化的世界,所提供的一条另类道路。作者通过本雅明之墓,追寻一次兼具民族志式的、自传式的、文化批评式的旅程,他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于20世纪伟大的文学批评家的记忆。
-
忧郁的热带[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着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呈现了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