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山河澎湃研究所 著本书记录了澎湃新闻历时 8 个月,穿越 8 个省市,8000 余公里,寻路胡焕庸线上的中国整个采访过程。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一条胡线,思与辩,突出理论分析;下篇,一万里路,北至南,收录记者的采访报道。全书通过15 篇文章,还有若干照片和 8 个短视频,在纸上再现了H5 的多媒体产品,结合数据、文字、视觉元素,来呈现胡焕庸线上的“临界人生”。从中国东南沿河往内地走,前进大约 1500 公里,将遇到山地和高原。从东北到西南生成了一个界面,它就是中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分界线。它隔开了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带,农业与牧业也在此间交错存在。久而久之,也造成了人口、社会、经济各要素的不同。早在 1935 年,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就提出了,以瑷珲—腾冲一线可以画出我国人口疏密的分界线。线的东南半壁,坐拥全国 36% 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 96% 的人口,而西北半壁,则以 64% 的国土面积,供养了 4% 的人口。这条线,后来被称为“胡焕庸线”。它也逐渐成为后来国内外学者和有关战略制定者研究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胡线理论发表 80 多年来,两侧人口的悬殊状态也始终稳定。不仅如此,随着技术的发展,这条原本看不见的人地关系线,也更多地被看到。有关研究指出,胡焕庸线虽然高度稳定,但也有些微变动的可能性。也有观点指出,胡焕庸线还是我国的生态脆弱带,贸然开发不是良策,突破的重点应是新型城镇化战略,从而让西北半壁人民享受到现代化生活。胡焕庸线是人口分布线,更是一条人地关系线。中国人口协会副会长杨云彦认为,破解“胡焕庸线”应当是破解东西地区发展不均衡的“胡线”,而非人口意义的“胡线”。胡焕庸本人曾在《中国人口之分布》发表近半个世纪后,于1984 年在谈及均衡问题时这样说:“不是说人口密度必须各地一样,才算平衡,才算合理。”这条既稳定又脆弱的分界线应该如何破解?这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正如已故著名理论地理学家牛文元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所言,“胡焕庸线搞好了,中国就好了”。
-
中国人口空间集聚对环境污染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肖周燕,李慧慧,张亚飞《中国人口空间集聚对环境污染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内容简介: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本研究将社会经济系统内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区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并将产业聚集纳入分析框架,系统剖析了中国人口集聚与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的空间关联,全面探究了人口空间集聚对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减少生产和生活污染排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本书也可用于大学研究生教学参考。
-
人口死亡水平研究姜全保,梅丽,王丽娜,刘雪昭 著死亡水平和人口预期寿命既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人类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死亡水平也存在争议。本书基于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数理人口学、统计学等方法工具,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国的死亡水平、死亡模式和期望寿命的变化以及未来趋势等问题。本书应用和开发了一系列模型和方法,通过系统深入的定量分析,得到一些关于中国死亡水平及相关问题的重要结果和结论,为了解中国死亡水平变化、趋势及规律,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
人口学[英] 萨拉·哈珀 著,许黎明 译本书对人口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做了提纲挈领式的介绍,着重阐述了人口学家如何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来对人口的规模、构成和密度展开研究,讲述了全球人口的时空演变过程以及主要的人口学家及其理论成就,探讨了不同的人口驱动因素如何影响人口群体的结构和个人的生活,而不同世代的人口构成又直接决定了个人获取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机会。作者还对新兴的人口学子学科做了介绍,提出了21世纪人类在人口方面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及其解决办法,并对人口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城乡居民重大疾病保障制度绩效实证研究王黔京 著暂缺简介...
-
作为自我的稻米大贯惠美子 著人如其食?什么食物揭示我们如何生活以及在与其他人群相关时如何思考自己?为什么人们强烈依恋自己的烹饪而讨厌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在对日本人稻米的重要意义的迷人的描述中,《作为自我的稻米》检验了日本人在与其他民族相关时运用主食的隐喻概念化他们自己。大贯惠美子追溯了日本人在历史过程中遭遇他者时—中国人或西方人—所产生的自我概念的变迁轨迹,同时展示了稻米和稻田如何作为这种思考的载体。以日本人为例,大贯惠美子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自我和他者的跨文化解释模式。
-
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 著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期间指导我国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组织就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规划进行了系统、深入解读,并收集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相关政策形成资料汇编。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解读权威,对于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人士更好地理解规划精神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中国东北地区人口流失及其影响研究侯建明 著本书以吉林省流出人口为研究对象,对吉林省人口流出的现状进行梳理,并了解吉林省流出人口在流入地的就业状况、收入与消费状况,以及参与社会保障的情况等,对吉林省人口流出整体情况和基本态势进行判断。本书以揭示和分析吉林省流出人口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宗旨,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模型,通过该模型来研究人口流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吉林省改善人口流失现状、吸引高端人才,促进全面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
新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复合补偿机制研究李灵 著本书稿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成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本书在剖析目前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工作的不足、探寻失地农民迁徙流转的利益诉求、丰富补偿方式、规范制度落实的基础上,以失地农民安居乐业分享城镇化的利益为目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政府和失地公众两个主体、兼顾经济补偿与就业保障等多种补偿方式,完善失地农业转移人口后期安置社会保障长效复合补偿机制。第一章为绪论,梳理了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以及研究内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再次强调了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问题,其中重点是稳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所涉及的就业、社会、经济等诸多问题。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规定政策落实不到位、补偿方式单一、缺少长效措施等诸多问题,对于失地农业转移人口的后续社会保障工作是推进新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因此,在推进新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失地农业转移人口的长效社会保障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也正是本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在。第二章系统地梳理了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征地补偿的政策发展的脉络,以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为政策研究的基点,形成失地农业转移人口补偿政策需求分析框架。第三章从农业转移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方面,分析其能力特征,构建失地农业转移劳动力基本能力评估模型,综合评估这类劳动力的能力。并从“信息效率、激励相容”两个角度将农业转移人口需求框架与劳动力能力评估结果进行**化匹配,按照货币导向型、扶贫导向型、就业导向型分类进行了未来发展规划,构建补偿机制框架。第四章以社会公平合理为出发点,从政府和被征地农民两个视角分析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再次基础上进一步以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偏好为依据,构建分类模型。针对不同类别群体特征,在补偿框架基础上,创新构建“短期以货币补偿为基准,长期以扶贫补偿和就业补偿为保障”的多层次差异化的社会补偿机制。第五章以公平合理为根本,强调政府主导作用。从公平-效率和农民福利两个角度,构建补偿机制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形成复合补偿机制的绩效测度模型。同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制度机制,保障制度的实施。第六章在梳理现有的监管政策的基础上,针对长效监管机制缺失的现象,探索农业转移人群生活质量改善的途径与规律,构建长短结合的多主体参与的全方位监管机制。
-
自由在高处熊培云 著从意义控制与群体心理等角度出发,这本书着重探讨了身处转型时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在该书出版十年后,世界与人都发生了沧桑巨变,作者特别做了数万字的增订,并致敬所有忧郁赤诚的灵魂。这是一本写给试图探索人生边界者的书。面对来自个人与群体、国家与社会的多重变化,作者分析了“半盘西化”的功利主义、消极的“公共意义”“强制式启蒙”“审美自治”“体制内弱者”等诸多当下仍然备受争议的话题,也一直在追问作为个人,我们为建立一个平等、公正与宽容的社会能做哪些努力。关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变幻莫测的关系以及人如何在当下充满挑战的生活中与自己和解与自洽,并在当下如何启蒙自我、超越逆境,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作者相信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而真正的自由始终在生命的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