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中国的低生育率与两孩政策效应陈卫 著《中国的低生育率与两孩政策效应/清华汇智文库》利用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和生育率抽样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中国的生育率转变、低生育率演进过程及低生育率模式特征,探讨了全面两孩政策的人口学及社会经济效应。《中国的低生育率与两孩政策效应/清华汇智文库》研究的诸多数据和结论对认识中国的生育率变化特征和趋势、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和挑战,以及应对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中国的低生育率与两孩政策效应/清华汇智文库》将为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参考。
-
后基因组时代珍妮·瑞尔丹 著基因科技,左右人类命运,影响历史进程。 后基因组时代到来,如何守住伦理与正义的底线。 人类基因组工程的前世今生。 宽广的研究视野:基因组学+社会学+历史学 ::::重磅推荐:没有科技的人文是愚昧的,而没有人文的科技则是冰冷的。作者以史喻今,悲天悯人,对人人基因组时代来临之后、可能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是一部少有的人文科技作品。而在我来看,与其担心因新技术带来不平等,倒不如将其加速普及以消除不公,犹如当下中国新冠检测和疫苗的公共卫生行动,人人普惠方是正途。 ——尹烨,华大基因CEO,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基因组学研究员珍妮·瑞尔丹对基因组学的未来潜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她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探讨了人类基因组的价值,认为人类DNA数据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原始资源:一种可以被量化为生物资本的商品。因此,后基因组学时代的特征在于,使用信息和知识作为货币,来构建“属于公众,且为公众服务”的基因组学。 ——《自然》杂志珍妮·瑞尔丹写作《后基因组时代》,历经数十年实地考察,讲出许多故事。这些故事展示了构成基因组学的技术、个人、机构、行业期望、各项试验、各类企业、社区活动、反抗行为以及超乎人类极限的努力。整体来看,这本书是社会学作品的典范。具体、详实、颇有细节感的故事被嵌入到一组组有力的论据中,揭示了基因工程不仅对所在领域、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有巨大影响。这不仅是一本关乎基因组学的书,也是关乎如何建立更好世界的书,更是关乎民主国家遭遇新兴科技冲击时、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理解”新兴科技的书。 ——《新科学家》杂志在无穷无尽的基因组信息与数据泛滥的世界中,思考如何使“人”具有共同的含义,思考如何让自己和他人周到地生活。我zui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将我们带到旧金山第三街,从耀眼的新型精密仪器和制药大楼,到一个主要为黑人和有色女性服务的封闭式生殖诊所。良好的意图、民主和自由的陈词滥调以及漫山遍野的数字化,促成了资本化且急剧不平等的后基因组时代。这本书,用有见识的历史眼光观察现实,思索未来,同时揭示了基因组世界尚未固定、没有完成、却仍在塑形、仍然可以深思的可能性。 ——唐娜·哈拉威(Donna Haraway),著名社会学家,《赛博格宣言》起草人,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意识史系荣休教授,路德维克·弗莱克奖得主《后基因组时代》是对基因组学的伦理学路径考察的一种美好期望。这种伦理学视角引发了广泛讨论,其中包括边缘化群体(而非资本与权力拥有者)的经历和兴趣。 ——莎拉·理查森(Sarah S. Richardson),哈佛大学科学史和女性、性别与性研究教授,《性:在人类基因组中搜寻男人和女人》作者
-
日本文化生成的轨迹王秀文 著与其他民族文化相比,日本文化充满多样性和矛盾性,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本书的重点不在于解读和定义日本表层文化现象,而是侧重介绍日本的自然风土、历史演进、社会形态、语言特点以及一些民俗现象,通过厘清文化生成的土壤和演进的轨迹,反观日本文化的生态,为加强认识日本文化的本质、理解日本文化的现象提供一个较为客观而便捷的路径。
-
社会资本变迁中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刘风 著本书将个体置于制度背景以及社会关系网络中,考察制度与社会关系网络对流动人口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与发展的具体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资本是流动人口从社会关系网络和制度环境中所可能获得的各类关系资源和制度资源。那么,在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把流动人口的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称为关系资本,把流动人口的制度资源称作制度资本,以制度资本与关系资本这两个社会资本类型为主要分析理路,将流动人口自身携带的或者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获得的社会资本分为制度资本和关系资本两类。
-
赛博格人类学阮云星,梁永佳,高英策 著在全球数字人文智识生产探新风起云涌之际,大数据学理探究和当代智识生产范式转换之研究至关重要。本书率先于上述背景与问题意识下,检视全球当代赛博格人类学研究成果。作为浙江大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会聚研究计划”之“赛博格人类学:人工智能与智识生产”交叉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本书主要由“‘赛博格人类学’总述”“诸语种‘赛博格人类学’检视报告”和“跨学科视域‘赛博格学’论考”三大部分构成,共有11篇文论。本书聚焦“混合智能”“控制论”“赛博格人类学”“智识生产”和“范式转换”等关键词,检视当代全球赛博格人类学研究成果,梳理跨学科前沿研究动态,以期抛砖引玉,助力数智时代之智识生产。
-
人类基因权利研究杜珍媛本书以法学、医学、生命伦理学等多学科为研究视角,多角度、多学科、多层次的深入研究基因权利问题,使其具有一定的深度。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历史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等等。其中在具体基因权利制度设计中,将以伦理学和经济学为分析工具, 尝试对基因隐私权制度和基因权益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构建。
-
人类残酷进化史[日] 更科功 著一本全新观念的生物学入门书: 人类是进化的不良品?如何站上了地球物种的顶端?我们人类的心脏病、腰痛、难产居然是进化而来的?能自如运用复杂的工具,建立繁华文明的我们,实际上和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样,竟是进化的失败之作?为了让我们更聪明,而进化得更大的大脑带来的副作用原来这么多?我们不适合一夫一妻制?如果没有肠内细菌的力量,我们连饭都吃不了! 各界盛赞的认识进化论和生物学的入门良书,用幽默通俗的文字描述人类进化历程,带你轻松了解“生物进化”的本质。颠覆你对达尔文《物种源起》旧有想法,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 即使人类是个进化不完美的残缺品,但依然自在地活在地球上!
-
爱尔兰民族问题及其和平进程研究周建新 著本书以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呈现了爱尔兰边境小镇克朗内尔斯古今变迁的基本脉络和大致样貌。透过小镇在爱尔兰民族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和现实,从地方到国家,由点及面,分析了爱尔兰民族问题及其和平进程,探讨了英爱边界两侧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的“政治模式”及其意义。
-
古希腊献祭仪式与神话人类学【德】瓦尔特·伯克特 著,吴玉萍 高雁 译古希腊宗教既不凭悠久的历史,也不以丰富的资料而闻名。但在繁荣且知识和艺术都未被超越的文化中,只有古希腊宗教能让我们看到一个从未中断的古老传统。古希腊的献祭既神秘又充满仪式性,与古希腊神话有着奇妙的对应关系。本书一方面介绍了献祭、狩猎、葬礼、狼人、年庆,以及厄琉息斯秘仪;另一方面分析了奥林匹斯山诸神以及古希腊英雄们与献祭仪式密不可分的联系,呈现了古希腊文明的发展脉络。
-
成为三文鱼[挪威] 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 著,张雯 译三文鱼由来已久。它们早于我们存在,作为一种可靠的季节性资源,一种来自远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它们在近海地区可以被方便地捕获,从而成为了海边人群的生计支柱。我们曾拥有共同的历史,然而近些年来这种历史发展出了新的方向。 《成为三文鱼:水产养殖与鱼的驯养》是关于“鱼的城市”的第一本民族志。它讲述三文鱼如何成为养殖的动物和如何被赋予情感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个出人意料的、正在崛起的产业故事,这个产业已给世界渔业资源的格局带来了巨大改变。随着三文鱼的全球化,这也是关于一种新型生物资本改变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故事。本书重点描述构成三文鱼养殖的脆弱而不可预料的关系实践,以及其催生的多种“成为三文鱼”的方式,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切面如何在三文鱼的旅途中不断赋形,又塑造着彼此。 以往,“它们的”故事在生物学家中寻找读者,“我们的”故事在人类学家中寻找读者,但讲故事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