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尼加拉[美] 克利福德·格尔茨 著,赵丙祥 译格尔茨在本书中以个案研究的形式描绘了东南亚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一种国家形态,并将它与近代以来的现代国家形态和理念交相映照。他沿着马克斯·韦伯式的理路,从历史资料和田野经验中建构了一种“剧场”式的国家形态:各种大大小小的国王以自身的地位、礼仪和形象为根基,营造出相应的国家形象,在这种国家形态中,那些在现代国家中的关键因素如疆界等反而是不那么核心的问题。格尔茨并不打算否定权谋、剥削、军事、暴力等因素,而是在承认这些因素都在国家建构中发挥作用的同时,更偏重于指出现代政治学中对身份、人观、仪式等重要方面的忽视。 现代国家同样也存在着上述维度,只不过由于研究者们身在庐山之中,这种国家的“符号学”体系被大大遮蔽了。在拓展我们对现代国家的理解方面,《尼加拉》已经做出了足够重要的贡献。甚至可以说,作为一种完整的国家“类型”,尼加拉已经烟消云散,但作为一种形象,它至今仍然活着。
-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马克斯·舍勒 著,陈维政 编,李伯杰 译人的位置在哪里?舍勒坚信,它绝不在生物冲动、心理能量、强力意志的系列上,也不在单纯的理智和观念的系列上,换言之,人的定位既不在自然生命之中,也不在纯粹精神之中,因为“人的本质及人可以称做他的特殊地位的东西,远远高于人们称之为理智和选择能力的东西”。 人的位置就在于没有定位和趋向于定位之中——X,这个趋向于定位X有如一条生命力的洪流由下而上奔涌,把生命强力奉献给精神价值。这整个奔涌着的生命洪流的动姿,按舍勒的概括,就是爱。
-
鹿行九野林红,刘怡然 编《鹿行九野: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共收集了国内外50位人类学家以中文写作的59篇田野故事。全书分为“五感”“六欲”“七情”“八荒”四个篇章,集中记录了人类学者或惊或乐或喜或悲的田野经历和感受,不仅拉近了各种“他者”的距离,还揭开了人类学这一学科看似遥远而神秘的面纱,给读者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这些故事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阐发人生哲理。
-
艺术在别处冯莎 著,张先清 编自20世纪初叶起,中国艺术家就踏上了去法国追求艺术梦想的旅程。百年之后,法国虽然早已不是艺术世界的绝对中心,但它所拥有的历史辉煌却使得其在艺术家心中的象征地位不可撼动。昔日的法国以其文化导向和策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渴望获得创作自主和多元交流机会的艺术家,成为法国文化艺术的重要财富;而“法国文化艺术”则以一个整体的面貌持续构筑了文化资本的神话。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法国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西方世界。鉴于“中国与西方”话题结构的由来已久,中国艺术家的海外之旅往往别有深意。他们共享“跨文化经验”,却有各自的遭遇与表达;他们的创作与学习背景有关,又不断对业已继承的创作方式进行革新。实际上,与我们对法国的想象类似,我们也在想象旅法艺术家的“必然”历程与作品“群像”。 本书以2009年作者遭遇的第*个艺术事件“里昂双年展”为入口,结合作者的田野工作,对当下旅居法国的中国艺术家进行了研究,呈现他们的生活世界、创作形态、职业境遇和身份策略,探讨其与艺术史叙事、社会文化语境、艺术场体系的关联与互动,试图以艺术家的多重实践回应既有认知框架,为反思“海外艺术家”“中国性”等问题提供可能。
-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18年第一辑徐新建 著文学人类学研究在中国已有30年的发展历程,已逐渐发展出自身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并积极运用这些理论阐释和研究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对人文学科研究范式和观念的革新促进作用日益凸显。然而,目前中国文学人类学还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研究领域的刊物,这不利于文学人类学届同仁的交流砥砺,也不利于与国际文学人类学届平等对话和学习互鉴。为了完善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形成文学人类学的新学术话语,凝聚新的学术认同,四川大学2011计划-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拟创办《文学人类学研究》刊物,并积极推动该刊物进入CSSCI来源集刊名录。四川大学2011计划-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主要依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学科点成立。该学科在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里设置了“文学人类学”方向,进入21世纪后,获得教育部批准、国家学科目录的“文学人类学”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内自行增设,与文化批评、文化与传媒并列),正式招收文学人类学硕士和博士生(导师有曹顺庆、徐新建、叶舒宪、彭兆荣、罗庆春、李祥林、李春霞、梁昭、李菲等),现拥有文学人类学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工作站,已培养15届硕士百余人,14届博士40余人,博士后5人,国内外访问学者十余人。本中心和学科点有实力和热情来办好《文学人类学研究》刊物。中心已有长期办刊经验,《文学人类学评论》即由中心刊物《文化遗产研究》更名。《文化遗产研究》创刊于2011年,已经发行至第十辑,目前已收入中国知网(CNKI)。刊物是以人类学、民族学、遗产学,尤其是以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批评、保护与实践及相关考察报告为主的中文学术出版物。刊物更名后,除了增加文学人类学的稿件外,其他内容基本不变。《文学人类学评论》刊物计划为半年丛刊,每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出版,十六开,每期约20万字。
-
人口城市化与汉口社会罗翠芳 著本书研究时间的起点为1861年,而终点为1936年。由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天津、上海、太原、南京等大城市相继沦陷,来自北部与东部的难民或人流使得1937年汉口人口急剧陡增,以及此后数年汉口的人口增减,基本上都属于“非常态”,而1936年前汉口的人口变化大体上可视为“常态”下的状态,故本书的研究时段设在1861-1936年间。本书共六章,分别探讨汉口人口规模、汉口人口结构、汉口人口增长之主要动因、汉口市政当局对外来人口的管制、外来人口对汉口城市经济发展贡献,以及汉口城市民生问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将注重比较研究,如与同时代中国境内的上海、南京、天津等开埠城市做比较,也将放眼现代世界体系,与欧洲近代早期的*个*的转运贸易中心——安特卫普(现比利时境内,汉口也是近代华中地区*的转运贸易中心)进行比较,希望对中外近代早期的城市人口城市化发展有一个大体的把握。
-
人类的使命金建方 著《人类的使命》一书,论证了目前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变革,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全新的理论。本书以人类的基本使命为核心,勾画出一个既符合当前改革的需要,又适用于未来社会的系列人文思想轮廓。这其中包括世界观、方法论、信仰、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修身、益行和养生等。本书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三大关系。本书不仅开拓了视角,对世界产生了新认知,而且,还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具体而有效的应用方法,可以快速提升人们的智慧与精神能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与追求。 《人类的使命》是一本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书。它可以为儿童启蒙,为少年求知,为青年立志,为成年立业,为壮年建功,为老年养生。它可以作为人生旅程中的终身伴侣。它能为仁人志士们所借鉴,能让黎民百姓们获收益。
-
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研究郭静 著本研究以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利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不同流动群体(女性、儿童、老人)的特定卫生服务问题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具体为:1.了解流动人口的基本健康状况及其卫生服务利用现状;2.探讨不同流动群体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3.总结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4.提出改善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将在女性流动人口、流动儿童、流动老人特定群体中建立不同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模型,并用实际调查数据验证所建模型;同时,本研究也将对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政策环境、家庭环境等对不同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建议和对策。
-
人类的明天[法] 席里尔·迪翁 著,蒋枋栖 译《人类的明天》内容简介: 如果把地球史按比例缩至24小时,那么人类就只存在了短短2分钟。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不到1毫秒。但就是在这微乎其微的1毫秒中: ——塑料垃圾在太平洋聚起触目惊心的“第七大陆”; ——半数野生物种灭绝;石油只够用50年了; ——大都市像八爪鱼一样扩张,人与自己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疏远、决裂,越来越孤独; ——如果所有人都想过美国人那样的生活,那我们需要7个地球, ——灭亡,很可能发生在我们的有生之年。 我们怎么办?我们能为自己和孩子做些什么?《人类的明天》正是从这样的历史中抽身出来,探究关乎我们每个人每一刻生活的焦点问题: 【食物】怎样才能不吃将我们和孩子包围的转基因食品、垃圾食品?生态农业、“无孔不入”的都市农业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能源】没石油了我们用什么?什么样的住宅区和房子才能保证适宜的生活?旧金山的垃圾海洋都去了哪里? 【经济】在当今时代,相比娱乐、医疗、运动等所有这些话题,经济更为深刻地影响着人类世界的进程,理解经济变得空前重要。但奇怪的是,没有人真正理解经济。 欧莱雅资深高管为何辞去高薪,又如何让传统企业起死回生? 【社会】美国的等级:特朗普在哪一级?答案是:第四或第五等级,排在他前面的依次是国际金融、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股票交易所、跨国公司。 【教育】快乐教学、弱化竞争和评分的芬兰教育,如何培养出深具国际竞争力的孩子,成为西方教育的典范?历经5年筹备,作者及其团队深入走访法国、丹麦、芬兰、比利时、印度、英国、美国、瑞士、瑞典、冰岛10个国家,汇聚起全球**教育学家、经济学家、生物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联合国特邀法学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环境学家的前瞻视野,涵盖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极富启发的案例和动人心弦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引起极大震动和反响。一个全新的、更好的世界,正从这里起步!
-
人类学与认知挑战[英] 莫里斯·布洛克 著,周雨霏 译《人类学与认知挑战/人类学视野译丛》批判性地梳理人类学在研究文化与心智(mind)关系时的理论立场,尤其是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ism)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他引入认知科学对相同议题截然不同的解释脉络(尤其是进化论心理学)——关注先天的、不受文化影响的个体心理,以及它如何是一种被自然选择的适应机制(selected adaptation)。Bloch指出,认知科学基于大量实验的诸多发现,尤其是对人脑的先天性模块型功能构造(innate modularity)的发现,可能会冲击人类学对于“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来自后天社会和文化形塑”的假设。但同时,Bloch也指出,人类学家也不该因此就惧怕认知科学,因为认知科学也有自己的很多缺陷,例如它往往忽视了人类历史是一种跳出了自然选择的独特发展机制,将人类与其他社会性动物相区分。Bloch试图厘清两种学科各自的盲点和长处,更重要的是,他试图建立两种学科之间的对话。他在书的后半部分提出的一些自己的理论正是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综合两种学科的视角,更完整地研究什么是human 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