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文学人类学新论唐启翠 等 著本书从学理上阐明为什么文学研究发生人类学转向,而文化人类学方面为什么出现文学转向(人文转向)。文学人类学是20世纪后期的跨学科研究大潮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孕育其生长的潮流可概括为两个学科的研究转向:一是文化人类学的文学转向(人文转向);二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文化转向)。陈述人类学的文学转向,说明这种学术转向基本改变了人类学的学科性质,从以往一味效法自然科学的“人的科学”旧范式,转向效法哲学解释学和文学批评的“文化阐释学”新范式。从学术史脉络上梳理两大学术转向,注重将文化视为一种符号文本的阐释人类学学派的理论与实践。如代表人物格尔兹的“厚描”理论如何受到美国文学批评家肯尼思?伯克的影响。再如“写文化”讨论中文学研究界提供的启示等。由此引申出人类学前沿性争论:民族志写作的文学性、民族志传记的诗性等。在此基础上,梳理中国文学人类学近三十年的理论演进:其一是范式转向: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其二是文化文本的立体建构与阐释。其三是文、史、哲、宗教等不分家的“神话历史”整合性视野。其四是对大、小传统重新划分和界定的学术理念。其五是符号编码N级系统论。从前文字的图像,到甲骨文产生,再到先秦经典的出现,分别从先后发生的程序考虑,把文化文本的看成历史性生成的。
-
语言、族群与演化邓晓华 著本书根据研究的内容、领域和研究特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闽客方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典的语言本体研究;第二部分是关注人类学研究取向的语言研究,主要从语言、认知的视角对族群、文化等问题进行新的解读;第三部分为跨学科的语言演化研究,主要以演化生物学中新发展出来的演化理论与定量方法研究语言的演化模式、谱系和发生学关系等问题。本书体现了中国语言人类学研究的转向历史,更凸显了当前在跨学科视野下进行语言研究的新趋势。
-
无人返回之路[美] W.M.斯佩尔曼 著正因为死亡无所不在,所以死亡无疑成了与人的悲伤、痛苦、哀嚎、永恒的分离联结极为紧密的一件事,总是让人心生畏惧。但同时死亡对万物生灵又是绝对公平的,它不因贫富、美丑、胖瘦的差异而有丝毫的改变。而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死亡以及想象中的来生的感情和态度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书作者斯佩尔曼参考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从各个角度对西方传统中关于死亡和濒死的观点进行了解读,探讨了人类是如何理解和面对生命的消失的,以帮助我们深刻了解史前人类对待死亡的态度。他还追溯了千百万年来导致人类死亡的各种方式,既包括导致死亡的原因,也包括对于致人死亡的种种行为的看法。 另外,他还基于西方伟大的哲学和科学传统,从宗教和世俗-科学的观点对三种认识死亡意义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也为当代有关临终问题的争论——尤其是为长寿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对立冲突提供了更为宏大的语境,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启发意义。
-
何故为敌卡罗琳·艾姆克(Carolin Emcke) 著,郭力 译种族主义、狂热主义、敌视与仇恨——一种思维方式正主导着日益分化的民众:只对他人的立场却不对自己的立场进行质疑。这部专著里,卡罗琳·艾姆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面对不顾具体问题的教条式思维,她对多元性、对“不纯正”给予赞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个体及他人的自由。
-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18年第二辑徐新建 著项目简介 文学人类学研究在中国已有30年的发展历程,已逐渐发展出自身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并积极运用这些理论阐释和研究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其对人文学科研究范式和观念的革新促进作用日益凸显。然而,目前中国文学人类学还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研究领域的刊物,这不利于文学人类学届同仁的交流砥砺,也不利于与国际文学人类学届平等对话和学习互鉴。为了完善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形成文学人类学的新学术话语,凝聚新的学术认同,四川大学2011计划-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拟创办《文学人类学研究》刊物,并积极推动该刊物进入CSSCI来源集刊名录。四川大学2011计划-中国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国家认同协同创新中心主要依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人类学学科点成立。该学科在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方面独树一帜,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开始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里设置了“文学人类学”方向,进入21世纪后,获得教育部批准、国家学科目录*的“文学人类学”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内自行增设,与文化批评、文化与传媒并列),正式招收文学人类学硕士和博士生(导师有曹顺庆、徐新建、叶舒宪、彭兆荣、罗庆春、李祥林、李春霞、梁昭、李菲等),现拥有文学人类学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工作站,已培养15届硕士百余人,14届博士40余人,博士后5人,国内外访问学者十余人。本中心和学科点有实力和热情来办好《文学人类学研究》刊物。中心已有长期办刊经验,《文学人类学评论》即由中心刊物《文化遗产研究》更名。《文化遗产研究》创刊于2011年,已经发行至第十辑,目前已收入中国知网(CNKI)。刊物是以人类学、民族学、遗产学,尤其是以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与批评、保护与实践及相关考察报告为主的中文学术出版物。刊物更名后,除了增加文学人类学的稿件外,其他内容基本不变。《文学人类学评论》刊物计划为半年丛刊,每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出版,十六开,每期约20万字。
-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郑晓云 著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集刊主要刊登关于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前沿理论探讨成果,及以中国西南民族学研究为基础、面向国内外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成果,重点聚焦生态环境研究、发展问题、宗教文化、社会问题、跨境民族问题、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研究等问题,发表相关创新性的文章。本集刊的创新之处在于立足云南和周边国家丰富的民族研究资源,体现中国西南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特色,是目前云南出版的*一本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年度研究集刊。
-
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与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杨娜 著流动人口的迁移呈现了“家庭化”的趋势,流动儿童的数量随之与日俱增。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好坏对流动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情况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重要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与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家庭系统理论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对策和建议。
-
湖里人口缘与梦厦门市湖里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编为推进湖里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辖区心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的防范机制和疏导机制,搭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湖里区在江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了心理健康驿站,用于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干预、技能培训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心理服务。从2015年1月开始,湖里区卫计局于每周六上午开展“百名专家进社区”活动。邀请市级医院医学专家进社区开展以专家诊疗服务、中医中药服务、慢性病防控指导、优生优育指导、卫计知识宣传讲座为主要内容的义诊活动,为居民提供健康促进知识,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2017年以来,共开展义诊活动44场,邀请市级专家359人次,合计义诊咨询9241人次;自2018年3月起,每月均开展1~2场健康知识讲座。为提升母婴保健水平,保障母婴健康,推动母婴护理事业发展,湖里区依托区妇幼保健院,联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职业培训中心,于2016年5月成立了全省公益性母婴护理师培训中心,每季度举办一期免费的母婴护理培训班,目前已举办了9期,这成为湖里区又一项特色公益服务。除了可以在活动中了解健康知识之外,健康知识的线上精准推送也惠利于民。依托辖区范围内的厦门市中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厦门市儿童医院等三级医疗机构,在线精准推送健康保健知识。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贵州少数民族妇女研究尤小菊,张晓 著这本论文集是贵州大学妇女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近十年来从历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也是贵州大学民族学学科近十年来教学与科研实践在女性人类学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妇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全球化经济裹挟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在传统与现代话语夹击下的境遇更加复杂。从女性主义的立场,抛弃宏大的妇女一体的概念,关注全球化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女性的多样化实践,强调女性知识谱系和女性个体经验的重要性,将女性问题放在社会实践、社会转型中去重新审视和考量,扩展传统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呈现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女性的多样性面貌,是这本论文集的努力旨趣所在。我们希望这本集子能引起更多学界同仁和社会力量关注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等社会议题。
-
人类学讲义稿王铭铭 著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系统地分析了西方人类学的类别和发展路径;中篇集王铭铭教授多年研究体会,指出西方人类学存在的局限,并探究解决这些局限的出路之所在;下篇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讲述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路径,细述了中国人类学在先辈们的努力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又看到了中国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为中国人类学指出了一条自身特色与世界抱负相结合的道路。 ? ?本书堪称专为国内学习人类学的学生量身打造的本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