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两种封面随机发货克里斯托弗·波特(Christopher Potter) 著,曹月,包慧琦 译《我们人类的宇宙:138亿年的演化史诗》: 茫茫宇宙,我们人类从何而来?宇宙又将走向何处?从基本粒子到银河系超星系团,从远古细菌到我们人类,《我们人类的宇宙:138亿年的演化史诗》带领我们踏上一段奇妙炫酷的138亿年宇宙探索之旅。 拥有孩童般好奇心的科普作家克里斯托弗?波特,以每一步放大10倍的方式丈量宇宙,从10的0次方到10的27次方,从米到千米再到光年,带领着我们从地球出发,飞离太阳系,去探访浩渺神秘的宇宙。从无穷大到无穷小,在穿越星际之后,反过来去探寻物质的基本粒子,从分子到原子,直至夸克和胶子。 在探索的旅途中,我们还将拜访牛顿、爱因斯坦、薛定谔、费曼和霍金等古今宇宙哲人,和他们一起,回顾两千年来我们人类认识宇宙、探索万物的科学历程。随后,波特结合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将宇宙138亿年的演化史诗娓娓道来——从大爆炸到恒星形成,从太阳系的聚合到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从虚无到万物…… 这是一部洋溢着激情与诗意的宇宙学入门。它将诗句和哲思织入科学的叙述,一步步揭开神秘宇宙的面纱,让我们体验宇宙之美的同时,深入了解现代物理学,思索我们人类与宇宙的深邃联系。 任何曾经仰望过星空,依然对宇宙抱持着好奇心的读者,都会喜欢上这本书。《我们人类的基因:全人类的历史与未来》: 在《我们人类的基因:全人类的历史与未来》中,集遗传学博士、BBC主持人、电影极客于一身的英国当红科普作家亚当·卢瑟福,从基因的角度重写20万年人类历史,开启我们对人类未来的想象。 这是你的故事。地球上存在过1000亿人,我们所有人都交织在复杂的血缘网络中。但每个人的DNA都是有一无二的,以前没有一个人和你一模一样,以后也不会有。你的脸,你的生理机能,你的新陈代谢,你的经历……你的基因,就是一本历史书。它将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故事。我们的身体承载着过去。在你的每一个染色体中,都记录着我们人类这个物种的完整历史:生与死、疾病与战争、饥荒与迁徙,当然还有必不可少大量的性。基因,那些绚丽的基因,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存储着我们人类20万年的演化史诗。 基因造就了我们,我们也塑造了基因;基因保存着我们的过去,也预示着我们的将来。 从尼安德特人到开膛手杰克,从死去的帝王到席卷欧亚大陆的黑死病,从生物演化论到表观遗传学,透过趣事逸闻,亚当·卢瑟福用基因重写了20万年人类历史,幽默风趣、富于洞见地,描绘出一幅关于“我们如何成为今天这个模样”、“我们未来将往哪里去”的新图景。《我们人类的进化:从走出非洲到主宰地球》: 《我们人类的进化:从走出非洲到主宰地球》以非凡视野重写20万年人类大历史,探寻塑造人类社会的综合演化力,写给所有曾经问过“我从哪里来”的读者。 我们人类起源于何处?非洲。作为一个物种,我们全人类可以说都是非洲人。那么,是什么让我们(智人)从所有人科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人类?又是什么促使我们走出非洲?离开非洲后,我们如何跨越海洋、河流、山峦、沙漠与冰川,散布到这个星球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和尼安德特人是否曾混血融合?我们是如何变成世界的征服者,进而掠夺、霸占世界上大部分的资源?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拥有几乎相同的基因,却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性?未来,我们人类还能走多远?我们还能繁荣多久?…… 在试图了解我们是谁,我们如何发展到今日模样的过程中,我们重建了过去。 透过生物地理学、演化生物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非凡视野,亚历山大·哈考特带领我们横跨20万年,再现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迁徙,并探究哪些因素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他挑战传统史观,激动人心地重新书写了人类演化史,带给我们对人类历史和现实的全新认知。 我们人类是一个能够反观自身的物种,但促使我们尽一切努力去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的,不是虚荣心,而是好奇心。献给所有曾经问过“我从哪里来”的读者。《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 《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是关于你和你的世界的故事,一幅囊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地图,138亿年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的全部历史。我们从哪里来?宇宙万物如何演变成今天的样子?在《大历史,小世界》中,“讲述大历史的大师”布朗凭借非凡的视野和优雅的文笔,将人类的历史融入地球甚至整个宇宙的历史之中,以宇宙大爆炸为开端,讲述了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138亿年的“大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太阳和地球的形成,从生命的诞生到人类的进化,从农耕文明到现代革命,再到我们身处其中处处充满活力的全球性社会…… 《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宇宙学、地球与生命科学、人文历史等领域的新知识成果,用至关重要的8个关键节点,完整演绎了我们人类以及我们所栖居的世界跨越138亿年的史诗故事。
-
中国贵州省施洞苗族围腰之研究尤昱涵何兆华 著《中国贵州省施洞苗族围腰之研究/国际视野中的贵州人类学》是对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的苗族围腰进行的研究。作者主要研究施洞苗族女性的围腰制作技艺及穿着情况,并探讨围腰的分类、形制结构、纹样命名与设计元素,借此理解围腰与施洞苗族女性在社会生活脉络的关系,并突显围腰之于女性身体意向、生育繁衍及自我价值的关联。作者通过整合田野调查与博物馆藏品的数据,除显示出施洞围腰设计风格变化受时代变迁影响外,也厘清了施洞女性是如何运用围腰来诉说文化理想的建构历程。
-
中国人类学家访谈录徐杰舜 编《中国人类学家访谈录(套装共3册)》通过作者与近百位中国老中青三代中国人类学家的访谈,构成了一部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口述历史”。重读这些访谈,在这些人类学者们的心声中,我仿佛再次听到了中国学者进入人类学领域铿锵的脚步声:他们有的从民族学进入,有的从历史学进入,有的从社会学进入,有的从文学进入,有的从艺术学进入,有的从教育学进入,有的从生态学进入,有的从科技史进入,有的从建筑学进入……从而展示了人类学“千手观音”的无穷魅力。
-
亲密关系[英] 布莱恩·费根 著,刘诗军 译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动物,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就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动物既是人类的威胁和敌人,也是人类的朋友和助手,人类与动物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甚至关乎到文明的兴衰。在《亲密关系:动物如何塑造人类历史/启真·人文历史》中,布莱恩·费根通过详实的材料和谨慎的分析,深入研究了八种动物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告诉了我们这些动物如何塑造了人类的历史,观点新颖独到,引人深思。
-
学术世界体系与本土人类学桑山敬己 著本书立足于全球视野,阐述了与人类学知识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相关的世界政治学构造。它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学问上的不平等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美国、英国、法国在世界知识体系中能获得优待的特权;柳田国男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注意到知识不平等的问题,他的学术理念在今日具有何种可能性与局限性;《菊与刀》这样的经典著作和美国文化的人类学教科书是如何呈现他者的文化表述的。
-
当代中国的厕所革命周星 著作者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立场,对中国厕所革命进行了全面的扫描和深入的探究。作者一方面从历史的维度梳理了我国从农耕社会到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对排泄物的利用、公共卫生发展,以及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排泄行为规范和公共厕所发展的变化,展现出以公共厕所为标志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代厕所革命的意义。并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乃至公共卫生现代化进程做了横向比较。 作者认为,目前进行着的这场厕所革命终将逐渐地改变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中那些最难以为人们所自觉到的观念的深层,亦即涉及到排泄的行为、观念和环境的全面改观;并会很大程度上提升一般人民的生活品质,满足普通民众获得清洁、舒适、安全、便捷以及很有尊严感之排泄环境的美好需求。
-
再造异同[德] 李峻石,[德] 郝时亚 编,吴秀杰 译集体身份认同所制造的差异,正日益成为我们所处世界的普遍特征。解释社会整合的理论俯拾皆是,但是又往往互相抵牾。《再造异同:人类学视域下的整合模式》力图破解身份认同话语上的迷思,挑战那些建立在“差异性与共同性”上,被普遍接受然而却是错误的假设。对地方体系、社会关系、日常政治、个人处境的追溯,使该书既有民族志式的个案深描,亦有历史比较研究,这些丰富而鲜活的第一手材料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异”与“同”本身,并不能构成引发冲突或者形成整合的基础。我们善于制造异同,却在处理异同方面,天性脆弱。
-
家户变迁与政府治理黄振华 著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家户主义传统的国家,一家一户构成中国社会的基本组织单元。传统时期,家户的社会功能极为完备,包括生育、生产、消费、养老、教育等均主要由家户承担,对外部社会的需求和依赖有限。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家户的社会功能呈现出明显的弱化趋势,对外部社会的需求和依赖不断增加,并引致国家力量日益深入到农户家庭的日常生活当中。《家户变迁与政府治理:基于农户的政治人类学考察》以若干典型农户为考察中心,从长时段的视角考察了家户变迁与政府治理之间此消彼长的互动过程,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建构不同于以往的政府治理的理论模式。
-
模仿律[法] 塔尔德(Gabriel Tarde) 著,[美] 埃尔希·克鲁斯·帕森斯,何道宽 译模因论先驱,社会学创始人之一,法国传播学鼻祖塔尔德(G.Tarde)*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书。模因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本书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解释了社群的形成原因,人类行为的进化,信息的传播特征: 1 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2 几何级数率: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3 先外后内律: 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这是一本社会学书籍,也是一本哲学书籍,模仿一直存在,而文明的进步令人的模仿行为更加个性化,更加理性化。 社会中相似性的社会根源,是各种形式的模仿的直接地或间接结果——这些模仿有风俗模仿或时尚模仿、同感模仿或服从模仿、感知模仿或教育模仿、无意识的模仿或有意识的模仿,如此等等。 塔尔德所提出的社会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确认影响物体能否成功繁衍的变量,从而解释为什么有些模仿能脱颖而出。要弄清楚,在同样构想的100中语词、神话思想、工业流程等革新之中,为什么一成的革新能得到传播,九成的却被忘记。塔尔德提出的范式还奠定了市场营销的研究范式。
-
人类学通论暂缺作者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