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出生与机会马妍 著本书从出生队列视角出发,立足于健康福利、教育福利、经济福利和婚姻福利四个维度,探讨了出生队列规模变动与队列成员人口福利的关系,发现由于资源承载力和人口再生产的节律不匹配,使得出生队列规模对队列成员各个维度的人口福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集中表现为出生队列规模越大,队列成员的人口福利水平相对越低。同时从生命历程的角度出发,发现出生队列规模对于人口福利的影响沿着生命历程的推进持续传递和累积,同时呈现出影响不断弱化的特征。此外,出生队列规模对队列成员人口福利影响的主效应受到性别和城乡因素的调节,对于出生队列中不同性别和城乡身份的队列成员存在不同的影响,弱势群体可能更多地受到队列规模稀释效应的挤压而呈现人口福利水平的劣势。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出生队列为分析单位、从生命历程的视角出发、系统探讨了出生队列规模和队列成员人口福利的关系,弥补了目前对人口福利的研究中尚无系统地研究人口福利这一空白,同时也将出生队列规模这一因素引入了影响人口福利的模型,运用人口模拟分解出出生队列的净效应,实质上本研究是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我国人口转变的后果,将已有的人口转变研究引向深入。
-
民间信仰的知识社会学考察阙祥才 著民间信仰是一种独特的宗教信仰文化。本书以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为基础,以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镇为个案,用默顿的知识社会学范式探讨了农村民间信仰这一文化事象,即民间信仰的理想类型、民间信仰的社会场域、民间信仰的现状以及民间信仰的功能,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民间信仰是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知识形态;二是民间信仰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三是民间信仰的现状受到社会场域的约制;四是民间信仰有着独特的社会功能。关注农民的日常生活知识,探讨民间信仰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凸显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合理性,是选题的重要宗旨。
-
北京人口蓝皮书胡玉萍 尹德挺 吴军 薛伟玲本报告是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2019-2020年的研究成果。全书分四个部分:总报告、特别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本报告利用北京市、统计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和资料,立足北京市新人口形势,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城市副中心建设对北京人口发展提出的新希望和新要求,围绕人口疏解、人口老龄化和京津冀人口协调发展等内容探讨新形势下北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均衡发展的趋势与路径。
-
大脑的一天[英] 苏珊·格林菲尔德 著,韩萌,范穹宇 译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无法与他人直接分享的主观意识世界。我们的物理大脑究竟是如何产生如此丰富多样的意识的?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苏珊·格林菲尔德通过追踪大脑一天的活动,讲述了科学界关于意识的新发现,向读者揭示了“意识”的科学奥秘。 从早上醒来,外出遛狗,到办公室工作,夜里做梦,作者探索了我们的日常经验是如何被转化为细胞、分子和化学信号的,并由此探究了大脑如何塑造我们的独特自我这一永恒的谜题。
-
病毒博物馆[法] 弗雷德里克·凯克 著,钱楚 译我们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在过去二十年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国的家禽数量从1300万增至130亿,几乎增长了1000倍。野生动物数量越来越少,遗传基因愈发一致的家畜数量越来越多,这就增加了大流行病病原体传播的机会。本书聚焦于非典和禽流疫情之后,东亚地区针对跨物种传染病所做的防范研究。法国哲学史学家、人类学家弗雷德里克??凯克基于在香港大学巴斯德研究中心的长期田野,观察并追访了微生物学家、兽医和鸟类学家们的工作,从中总结出和公共卫生措施并行的防疫策略,提醒人们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病原体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关联、不同学科关于动物传染病的理解和意见有何不同等等。他尤其讨论了专家们如何转换视角,从鸟类甚至病毒的眼光来解读世界、帮助防疫。
-
生命八卦袁越 著我们为什么会过敏? 抗衰老基因疗法靠谱吗? 同性恋都是天生的吗? 大部分癌症是因为运气不好吗? 达·芬奇是多动症患者? 人体的生物钟可以回拨? 近视真是用眼过度造成的吗?书中的150多个问题与我们人类自身息息相关。作者袁越接受过系统的生命科学训练,融合了世界权威科学杂志发布的论文,将这些最前沿的科学新知以活泼有趣的面貌深入浅出地传递给读者。同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普不仅是传播知识,更要传播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启发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借鉴科学家的研究思路,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更好地辨别那些流传甚广的伪科学谣言,过上智性的生活。
-
城市移民健康郁姣娇 著我国的社会转型伴随着流动人口群体规模的急剧扩张,相对于流入地居民或流出地居民,移民群体有着较好的健康状况,但是由于这一群体在迁移过程中经历着各种改变,充满着压力,使得他们的健康受损风险更为突出。本书在对“2017年城市化与新移民调查数据”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首先描述不同类型移民群体自评健康的现状;其次,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各方面的因素,检验主观和客观社会因素对不同类型移民健康的影响是否显著以及影响的方向和路径;很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改善城市移民健康状况的保障和促进机制。
-
数字时代的人技相遇姬广绪 著该书稿是“互联网与社会文丛”的第二本,围绕数字时代的民族志书写、线上田野考察、研究对象的选择等进行了论述,共分为“互联网人类学理论探索”“数字时代的人技互动”“数字时代与平台社会”“数字时代的文化实践”四个专题,既涉及人类学发展新路径、网络社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等宏观层面的探讨,也有对“快手”、“录像分析”、大数据、社交网络平台、网红现象的具体分析,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不但为理解当今社会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和新颖的学科视角,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整合人类学资源、促进人类学同公众沟通和对话的平台。
-
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与方法周大鸣 著为表彰一部分忠实作者为刊物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人类学在中国的繁荣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长期为学报撰稿的中国人类学学者中挑选一些知名学者,资助他们出版文集,并命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人类学文萃·名家文选”。每本论文集均以这些学者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为主,同时,汇集这些学者在其他刊物发表的优秀文章,也包括少量优秀的未刊文章。收录在本书稿中的17篇文章出自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这17篇文章涵盖移民研究、都市人类学、城乡中国、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这4个栏目,内容丰富,既有常规的人类学理论探讨,也有建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的实证研究,反映了作者近三十年来的学术兴趣和若干思考,将之汇编成一本书,可以让读者看到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
人口移动、劳动力市场及其机制研究严善平 著本书研究中国人口移动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划分为相互关联的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全国为对象,利用人口普查等全国数据,计量分析了地区间人口流动的方向、规模及其决定因素、流动主体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以我国**经济都市上海为分析对象,旨在研究大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收入和层化状况,主要采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第一手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部分利用了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部分利用了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的教育制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存有的城乡差距等问题进行了较为体系的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分析对象有全国的,也有特定地区的,研究主题涉及农户的就业与收入、城乡居民的就业率及其影响因素、劳动力市场中党员身份的溢价;第五部分是本书的一个背景材料,包括中国经济奇迹的经济学分析、经济增长背景下的劳动力短缺、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的市民化等问题,主要从宏观方面、制度方面对与人口流动、劳动力市场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