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赛博格人类学阮云星,梁永佳,高英策 著在全球数字人文智识生产探新风起云涌之际,大数据学理探究和当代智识生产范式转换之研究至关重要。本书率先于上述背景与问题意识下,检视全球当代赛博格人类学研究成果。作为浙江大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会聚研究计划”之“赛博格人类学:人工智能与智识生产”交叉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本书主要由“‘赛博格人类学’总述”“诸语种‘赛博格人类学’检视报告”和“跨学科视域‘赛博格学’论考”三大部分构成,共有11篇文论。本书聚焦“混合智能”“控制论”“赛博格人类学”“智识生产”和“范式转换”等关键词,检视当代全球赛博格人类学研究成果,梳理跨学科前沿研究动态,以期抛砖引玉,助力数智时代之智识生产。
-
少子社会[日] 山田昌弘 著,丁青 译★ 为什么日本新生儿在30年内减少了一半? ★ 日本少子化问题权威之作,日本各大媒体多次引用! ★ 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中央大学教授山田昌弘畅销经典,日文版印行18次! 当今世界,随着许多国家的新生儿数量逐年越少,少子化问题备受关注。 日本是一个少子化问题特别突出的国家。自1975年以后,日本社会的生育率持续下降,直到跌破国际警戒线,至今都徘徊于很低的水平。过低的生育率,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使日本深受困扰。 日本的少子化问题是如何开始的,又是如何加剧的?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结婚生子这么难?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山田昌弘研究了战后日本社会的变迁,在《少子社会》一书中深刻剖析了生育率下降背后的日本社会,重点展现了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如何影响了日本年轻人的婚恋观和生育率。
-
爱尔兰民族问题及其和平进程研究周建新 著本书以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呈现了爱尔兰边境小镇克朗内尔斯古今变迁的基本脉络和大致样貌。透过小镇在爱尔兰民族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和现实,从地方到国家,由点及面,分析了爱尔兰民族问题及其和平进程,探讨了英爱边界两侧跨国民族和平跨居的“政治模式”及其意义。
-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郑一省 著“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是民族学和人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由于国内图书市场一直还没有出现过此类教材,因此,本人在上这门课时常常遇到无教材的窘况。无奈之举,本人只得收集相关的资料,如岳庆平的《婚姻志》、孙秋云主编的《文化人类学教程》、徐杰舜主编的《人类学教程》、齐涛主编的《中国民俗通志·婚嫁志》、徐扬杰的《中国家族制度史》、史凤仪的《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高福明等的《中国婚姻家庭》、杨馨德主编的《婚姻家庭法学》、林耀华的《民族学通论》、庄英章的《家族与婚姻》、童恩正的《文化人类学》等,还有如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罗斯·埃什尔曼的《家庭导论》、迈克尔·霍华德的《文化人类学》等译著,以及知网或其他网络上能收集到的相关论文,并将这些论著中有关婚姻家庭与亲属关系的内容归类、整理作为教学的内容,最终汇编成这本《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教材。换句话说,该教材并不仅仅属于本人,也应该是所有从事民族学和人类学教学及研究者共有的。这本《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教材有一个特点,即梳理与阐释了中西方学者在婚姻、家庭与亲属关系的理论发展轨迹,以及各时期各个代表人物对婚姻、家庭和亲属关系的看法与观点。与此同时,《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较为全面而系统地讲解了婚姻、家庭与亲属关系的概念、特征及所蕴含的内在联系及意义,以及它们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发展与变化。
-
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研究卢时秀 著本书首先从现实与学理基础上阐释了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契合性,同时,基于实地调查,呈现了上海、深圳两地的实践探索,明晰了此项实践在精准供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福利服务、少数民族志愿者组织的“自组织化”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性”协同治理及社会工作结构性生长等方面显现的多重嵌入效应,并揭示了制度、项目和服务层面的嵌入困境。基于此,本书进而从模式选择与机制完善两个维度提出了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
成都藏族流动人口的生活张勇窦存芳 著本著作以藏族内迁成都人口为主要研究对象。成都市作为藏族流动人口和移民在内地优选的聚居地,不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经济影响,促进城市新型民族关系发展,而且引发不同学科学者持续关注,形成了各类学术成果,不断激发学术的想象力。成都市的藏族移民聚居区和商业聚集区像一座富矿,吸引学术界挖掘丰富的学术资源,不断产生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成都市从藏区迁来的移民不仅有深厚的历史传统,更有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演变的丰富内涵。我们在成都的研究发现,藏区内迁人口从很初的聚居点逐步演变为以“甘孜州驻成都办事处(武侯祠横街)和阿坝州驻成都办事处为中心(金鱼街)、两翼分布(317、318国道成都段)为主体、全面嵌入主要城区”为特征的聚居格局,藏族人口聚居区有机镶嵌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社会关系网仍然以传统的亲缘关系网为主,新型的以业缘关系网为主的社会沟通机制初步建立,打造出藏族特色的城市民族社会空间,各式藏族文化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成为都市很靓丽的风采,社会生活方面也取得和本地市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待遇,他们已经有机融入城市。藏区内迁人口从新中国成立初联系内地的纽带发展演变为一扇联系内地的窗口,改革开放初销售藏区的土特产品到发展出城市民族经济特色产业,从开设宗教用品店铺到形成宗教文化市场,从经营传统藏族文化产品到城市藏族文化产业,从零星的工作移民到目前的十多万常住人口,等等。藏区内迁人口在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上取得了极大成功,已经成为一支城市新兴的民族力量,不仅初步建立了以武侯祠民族用品市场和安德民族贸易市场为特色的城市民族经济聚集区,融入市场经济环境,而且为城市多民族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注入了活力,践行中华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理念谱写了成都华丽的篇章。
-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周大鸣 著本书分为三个板块,“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部分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宏观视角,分别探究了底层空间生产、休闲、虚拟社区等事象;“人类学专题研究”部分从人类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如金融人类学、互联网人类学、旅游人类学、教育法律人类学、饮食人类学、流域人类学、瑶族人类学,分别探讨了各学科发展历程与前沿;“都市与乡村研究”部分主要是对乡村人类学与都市人类学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
东北三省人口迁移时空格局与机制研究刘春涛 著人口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跨专业融合的特点不断强化,但针对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现象和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仍然匮乏。本书挖掘海量历史数据,系统分析东北三省人口迁移的时空格局和演变特征,探索建立基于演变视角的人口迁移机制研究框架,并利用“人口顺差”“群体相对偏好”等概念和“新引力模型”“区域综合差异指标体系”“灰色关联度”相结合等方法揭示东北三省人口迁移内在机制,最后针对东北三省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快人口振兴的对策和建议。本书可供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
-
中国的低生育率与两孩政策效应陈卫 著《中国的低生育率与两孩政策效应/清华汇智文库》利用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和生育率抽样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中国的生育率转变、低生育率演进过程及低生育率模式特征,探讨了全面两孩政策的人口学及社会经济效应。《中国的低生育率与两孩政策效应/清华汇智文库》研究的诸多数据和结论对认识中国的生育率变化特征和趋势、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和挑战,以及应对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中国的低生育率与两孩政策效应/清华汇智文库》将为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参考。
-
后基因组时代珍妮·瑞尔丹 著基因科技,左右人类命运,影响历史进程。 后基因组时代到来,如何守住伦理与正义的底线。 人类基因组工程的前世今生。 宽广的研究视野:基因组学+社会学+历史学 ::::重磅推荐:没有科技的人文是愚昧的,而没有人文的科技则是冰冷的。作者以史喻今,悲天悯人,对人人基因组时代来临之后、可能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是一部少有的人文科技作品。而在我来看,与其担心因新技术带来不平等,倒不如将其加速普及以消除不公,犹如当下中国新冠检测和疫苗的公共卫生行动,人人普惠方是正途。 ——尹烨,华大基因CEO,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基因组学研究员珍妮·瑞尔丹对基因组学的未来潜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她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探讨了人类基因组的价值,认为人类DNA数据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原始资源:一种可以被量化为生物资本的商品。因此,后基因组学时代的特征在于,使用信息和知识作为货币,来构建“属于公众,且为公众服务”的基因组学。 ——《自然》杂志珍妮·瑞尔丹写作《后基因组时代》,历经数十年实地考察,讲出许多故事。这些故事展示了构成基因组学的技术、个人、机构、行业期望、各项试验、各类企业、社区活动、反抗行为以及超乎人类极限的努力。整体来看,这本书是社会学作品的典范。具体、详实、颇有细节感的故事被嵌入到一组组有力的论据中,揭示了基因工程不仅对所在领域、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有巨大影响。这不仅是一本关乎基因组学的书,也是关乎如何建立更好世界的书,更是关乎民主国家遭遇新兴科技冲击时、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理解”新兴科技的书。 ——《新科学家》杂志在无穷无尽的基因组信息与数据泛滥的世界中,思考如何使“人”具有共同的含义,思考如何让自己和他人周到地生活。我zui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将我们带到旧金山第三街,从耀眼的新型精密仪器和制药大楼,到一个主要为黑人和有色女性服务的封闭式生殖诊所。良好的意图、民主和自由的陈词滥调以及漫山遍野的数字化,促成了资本化且急剧不平等的后基因组时代。这本书,用有见识的历史眼光观察现实,思索未来,同时揭示了基因组世界尚未固定、没有完成、却仍在塑形、仍然可以深思的可能性。 ——唐娜·哈拉威(Donna Haraway),著名社会学家,《赛博格宣言》起草人,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意识史系荣休教授,路德维克·弗莱克奖得主《后基因组时代》是对基因组学的伦理学路径考察的一种美好期望。这种伦理学视角引发了广泛讨论,其中包括边缘化群体(而非资本与权力拥有者)的经历和兴趣。 ——莎拉·理查森(Sarah S. Richardson),哈佛大学科学史和女性、性别与性研究教授,《性:在人类基因组中搜寻男人和女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