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
老年学基本原理詹妮弗.R. 著暂缺简介...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城人口流动迁移与人的城镇化问题研究陈心颖 著城镇化可以观察到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人”从乡城向城市流动,大规模的乡城人口流动对中国整个城市格局和城乡关系的巨大冲击不言而喻,因此“人”的角度历来是理解城镇化带来的空间、社会深刻变化的重要视角。本研究试图在中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及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背景下,聚焦乡城流动人口,以“人”的城镇化为主线,沿着乡城流动人口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地理空间流动和城市社会空间融合两条支线进行论述:其一,讨论并揭示城市的生成机制和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给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其二,针对乡城流动人口内部的异质性,遵循“城镇化意愿—社会融合—‘人’的城镇化”的渐进路径,提炼乡城流动人口“三维分化”人群在城镇化意愿和社会融合方面的差异性和共性,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新特征和过渡型特征,在回答“人”的城镇化何以延拓的基础上,建构制度动力变迁分析框架,拼接出该群体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途径。
-
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养老金平衡的政策选择研究王利军 著本研究聚焦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以“应对未来老龄化高峰时期养老金缺口的政策选择”为题,在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及养老金缺口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数据建立模型预测了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的收支规模及缺口状况,实证分析了各种解决养老金缺口的政策绩效,并对应对未来养老金缺口的政策提出了针对性的观点与建议。
-
经济人类学Chris Hann 著《经济人类学》是两位著名人类学家对经济人类学的历史与实践所做的概览,书中呈现了人类学家在经济研究领域里的重要贡献。本书强调了人类学对于经济问题的研究如何根植于西方哲学、社会理论和世界历史之中。通览全书,作者重申经济人类学是一项人道主义的工程,他们呼吁人类学家应该继承莫斯(Marcel Mauss)和波兰尼(Karl Polanyi)这些先驱们在经济研究方面的抱负和路径,为分析当代经济现象和经济良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阳关三叠关丙胜 著本书主要呈现河西走廊西端阳关地区乡村的文化风貌,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生态资源二、历史文本与学术研究中的阳关 三、阳关及其周边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及开发情况、村落历史 四、人口结构、人口流动与迁移情况 五、各村村落布局与道路、农田与水利建设六、旅游业资源与发展情况 七、教育发展与变迁情况八、建筑特色及民间技艺 九、婚丧嫁娶等民俗仪式及变迁 十、民间公共文化活动及其变迁 十一、民间传说与故事、地方性知识、历史记忆
-
新生代人类学家之路徐杰舜,韦小鹏 著在费孝通先生的倡议下,人类学高级论坛秉承“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理念,以促进中国人类学的发展为宗旨,由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台湾花莲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台湾宜兰佛光大学人类学系、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澳门大学人文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云南大学人类学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等22家单位,于2002年初联合发起创立。论坛成立以来,见证和培养了一批人类学届的中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由此,在2021年第20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年会召开之际,论坛特别策划组织以“新生代人类学者之路”为题的征文,计划收录国内一线的优秀中青年人类学者以学术生涯自述文章,以展示新时代中国人类学新生代学者的学术追求与情怀。
-
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方法创新与应用研究曾毅 等 著《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方法创新与应用研究》介绍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方法创新与应用,《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方法创新与应用研究》共分为四篇。第一篇介绍方法创新、所需数据及其估算、精度评估、小区域家庭户和居住安排预测以及退休金缺口率预测的简易方法等。第二篇介绍在中国的应用,包括全国和五大区域及分省城乡家庭户和居住安排预测、老年家庭结构及照料需求/成本预测和对策探讨、家庭人口和生育政策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住房和家庭户能源需求及家庭金融预测等。第三篇介绍在美国全国、50个州、华盛顿特区和南加州六个县、奥地利、加拿大、巴西和伊朗的家庭人口预测及应用,包括未来残障老人家庭照料需求/成本、老年宜居住房需求、家庭人口老化对未来碳排放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家用汽车需求预测分析等。第四篇介绍如何使用多维家庭人口预测ProFamy软件。
-
人口流动对我国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朱明宝 著社会信任对社会稳定与社会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人口大规模流动时代,有关人口流动如何影响社会信任的研究却很缺乏。本书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等数据,研究了人口流动对我国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首先,在地级市层面上综合分析了一个地市的流动人口比重如何影响了该地市居民的社会信任;然后,进一步从外来人口、人口外流、个体流动三个角度分析了外来人口对流入地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人口外流对流出地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个体流动对流动者自身社会信任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本书揭示了人口流动影响居民社会信任的效应与机制,有助于认识人口流动对居民社会信任的影响;同时也丰富了有关人口流动在社会影响效应方面的研究,对改善社会信任具有一定的启示。
-
中国老龄社会的经济特征及支持体系研究左学金 等 著《中国老龄社会的经济特征及支持体系研究》根据我国人口数据,对我国未来人口变动进行了情景预测。在此基础上,《中国老龄社会的经济特征及支持体系研究》首先根据相关理论与近年我国的实证数据,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讨论了老龄社会对经济的影响。《中国老龄社会的经济特征及支持体系研究》作者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政策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中国老龄社会CGE模型,对中国未来老龄社会的经济特征与支持体系进行了不同方案的模拟。《中国老龄社会的经济特征及支持体系研究》还对我国老龄社会的人口空间分布问题,以及老龄社会的养老、医疗与长期照料等社会支持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
考古学中的区域聚落人口[美] 周南,[美] 查尔斯·巴顿 著,李涛 译本书适合对考古学区域聚落分析感兴趣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阅读。书中重点介绍了区域聚落分析与考古遗址调查的区别,指出区域聚落分析在本质上是对古代人口的研究,区域尺度上的考古学分析通过研究人群在成千上万平方公里内的分布及其行为,可以揭示出更加全面的人类历史。本书回顾了过去半个多世纪田野调查方法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识别和研究古代地方性社群和区域性政体的空间分析新技术,综述了相对人口规模和保证人口数量的估算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量化区域人口的新工具、新的田野调查方法以及采集考古数据的很好策略。作者从基础的统计学原理出发,提炼出改进区域调查方法和采样设计的思路和概念,很后指出了区域人口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