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新教材高中地理图文新解地图册(2009升级版)
作者:西安地图出版社 编
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01
ISBN:9787807483557
定价:¥2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新教材高中地理图文新解地图册(2009升级版)》在国家权威机构和知名专家的鼎力支持下,以《地理课程标准》、《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为指导,以人教、中图、湘教、鲁教四大版本新课程地理学科教材为依据,充分吸收了实验省、区课改的先进经验,突出基础性、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反映了地理课改和高考的最新动向,可读性强。特色一:基础性内容充实完备,重点图形突出,知识提炼精准,全方位显示了地理空间体系和知识体系,大小比例尺搭配恰当,重点、难点知识梳理完整。特色二:科学性严格按照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编写,有效地解决了地理基础知识体系、地理模块教学目标、各类考试客观需要三者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丰富的地理学习资源。特色三:前瞻性.图册着眼于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突显新变化,体现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知识网络化、图表系列化,充分体现了以导为教,以学为本的课改理念。特色四:实用性“一册在手,学习不愁”,图册在栏目设置、图文编排、语言表达上尽量做到方便实用,并且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便于学生探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暂缺《新教材高中地理图文新解地图册(2009升级版)》作者简介
目录
必修一(自然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 自然天体太阳系成员、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2.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太阳内部结构示意 太阳黑子11年周期曲线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特点和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全球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全球年日照时数分布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4.恒星日与太阳日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自转速度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和公转概况的比较
5.地球自转方向的表示 地球自转使物体水平运动前移的方向发生偏转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中国航天发射基地分布 地球自转造成地方时之差 世界时区的划分 地方时计算公式区时计算公式
6.日期变更线全球日期变化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 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规律北纬40°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示意图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的划分
7.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 地球的内部圈层示意图 组成岩石的矿物三类岩石及其成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8.受热形成变质岩示意 压力增大形成变质岩示意 地壳物质循环及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示 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与地壳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比较
9.板块运动示意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东非大裂谷示意 板块运动与地貌类型
10.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发展示意 断层 地垒和地堑 阿尔卑斯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褶皱山脉 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震裂缝 华山大断崖 地垒泰山山地 地堑渭河谷地 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关系
11.火山喷发(内力作用) 地震(内力作用) 地震构造示意图 火山构造示意图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 风化作用 流水的沉积作用 流水侵蚀的V形谷地风蚀形成的蘑菇石冰川刨蚀而成的角峰海浪 侵蚀的海岸地貌 风力堆积沙丘 冰川堆积填海造陆工程 溶洞出露地表 公路穿洞而过 海浪堆积的沙滩 梯田 地质作用
12.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的平均厚度 逆温现象 大气各层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
13.大气的保温作用 云层影响气温 玻璃温室效应示意 全球气温升高的人为原因及后果全球热量平衡
14.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海风、陆风的形成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山风、谷风的形成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气压、风之间的关系 风频玫瑰图 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风的形成
15.三圈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几种气候类型 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6.世界1月海平面气压和风 世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 1月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7月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17.锋面系统 比较锋面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气团、气压、气旋、锋面、季风之间的关系 冬夏季风进退与中国东部雨带移动 锋面与天气
18.气压状态的几种基本类型 等压线图判读方法和步骤 影响气压的主要因素 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 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比较
19.陆地水循环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圈的构成水循环类型
20.世界洋流 世界洋流模式 行星风系 洋流运动规律
2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风海流成因及分布规律 秘鲁沿岸海洋上升流的形成 补偿流成因及分布规律 直布罗陀海峡两侧密度流的形成 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
22.北大西洋暖流的气候效应 秘鲁寒流的气候效应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沿海荒漠的分布与寒流 几内亚湾沿岸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3.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 生物循环示意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成分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与土壤的形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整体性举例 东南丘陵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
2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分析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世界气候类型及其气温、降雨型、降水量定性定量模式图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模式图
25.世界陆地自然带 理想大陆自然带 世界气候类型和陆地自然带(北半球)分布模式 珠穆朗玛峰地区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26.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 非洲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表现和成因 中国年降水量资源分布 中国积温与农作物熟制区划
27.中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植物垂直分
布示意图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8.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美国本土主要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三角洲与城市 中国城市在不同地形类型的分布气候因素
29.城市的地理位置及其形态 水文因素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0.2000年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 道路布局原则 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 兰州城区主要交通线路
3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中国古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根据时间尺度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近现代气候
32.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示意 全球的温度变化 促使地球升温的气体种类 中国年降水量历年变化(毫米) 温室效应示意 1998年长江洪水淹没范围 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33.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变 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 世界部分矿物耗竭年限预测 自然资源与人类关联图 世界能源结构变化示意图 自然资源概念
34.中国干旱灾害分布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沙尘暴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寒潮、台风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分布 中国各省(市、区)暴雨洪涝受灾面积占全国的百分比(1978~1993年)中国泥石流、滑坡的分布 中国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的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5.世界人口增长与物种数量变化中国耕地、人均耕地与人口数量变化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 人类活动与环境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沙尘暴多发区 中国华北地区春季沙尘暴天气成因示意图 华北地区沙尘暴逐年统计次数 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
36.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 中国地表侵蚀(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 中国地表侵蚀的控制 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有机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的特征及区别
37.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及其图解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 留民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典型的中国生态农业的生产运作方式 留民营生态农场平面示意图
38.中国国土资源保护与治理主要措施中国部分限制开发区域分布
必修二(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39.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演变及预测(亿人) 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发展与分布
40.中国劳动力资源及其老化趋势 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规律 影响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 人口再生产类型举例 人口年龄构成与再生产类型 中国人口文化程度构成 1992年中国五个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妇女生育子女数比较表 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
41.中国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比较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大约经历的时间 中国人口每增加2亿人大约经历的时间
42.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世界人口与粮食增长环境 人口容量影响环境 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消耗的环境资源世界能源储量
4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特点 1949年以来国内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 2001年中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2001年中国流动人口城乡构成
44.美国本土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人口分布的变化 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和推力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45.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承德嘉峪关攀枝花银川 武汉香港
4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 城市地租等高线分布图以中心商务为核心的成都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 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特
点比较住宅区分化比较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47.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图 封建社会明清北京城的地域结构 城市合理规划图解
48.未来田园城市规划图 巴西利亚城市功能分区 东京城市规划布局示意图同心圆模式
49.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扇形模式在烟台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运用多核心模式在重庆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中心地理论示意 荷兰人应用
中心地理论进行的圩田地区社会服务网建成图
50.中心地理论示意根据中心地理论对中国华北平原城市分布的模拟示意图城市化进程演化模拟图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51.城市的等级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1949~2005年)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城市发展趋势示意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5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的地域类型及其分类 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形成
53.世界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世界混合农业的分布 影响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分布 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形成的自然条件 混合农业
的特点(以墨累一达令盆地为例)
54.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 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 影响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场形成的自然因素 影响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区位因素
55.工业的集聚与分散 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 世界工业的分布 工业的三次技术革命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工业地域产品方面的工业联系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业联系 中国钢城鞍山的工业地域美国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
57.市场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原料指向型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动力指向型工业
58.、意大利工业 普拉托的生产一销售一服务一信息网络 意大利新兴工业特点 新兴工业区的四新 美国“硅谷”的工业和特点条件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特点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
59.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 上海港的经济腹地航空港建设 影响港口区位的因素
60.小城镇商业网点的分布 山区商业网点示意 中小城市商业网点的分布 平原商业网点示意 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 世界经济循环系统区际经济联系的条件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推动因素及意义
61.中国主要商业中心和边贸口岸 “十五”期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情况 “十五”期间中国外貌进出口总额及增长情况 中国大陆主要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62.中国四大分区示意图 区域的特征 四大地理区比较
63.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 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条件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比较
64. 15~20世纪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示意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格局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与经济发展轴线 区域的发展阶段
65.中国三大经济地带三类产业的差异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66.中国水资源 南水北调线路比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示意图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示意图
67.中国主要石油、天然气产地及“西气东输”示意图 西气东输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国主要电站及“西电东送”示意图西电东送的线路及意义
68.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产业转移的原因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工业发展的不同类型产业转移的影响
69.西北地区地形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西北地区农牧业和工业西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特征塔里木河
70.中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过程、成因及防治 晋、陕、内蒙古土地退化类型与分布图 农牧交错地带土地退化过程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图
必修三(区域发展与保护)
区域可持续发展
71.中国主要湿地分布 青海湖及附近重要地理事物 中国面积居前十位的湖泊比较表 洞庭湖和鄱阳湖附近重要地理事物洞庭湖水域面积的变化洞庭湖湿地的作用及保护
72.世界森林分布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热带雨林的迁移农业
73.美国政区和地形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 田纳西河流域的保护
74.区域地理分析法20世纪50年代的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 20世纪末的鲁尔区
75.世界传统工业区
76.中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四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三大工业地带区位分析
77.长江沿岸工业地带陇海一兰新沿线工业地带
……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选修一(宇宙与地球)
字宙与地球
选修二(海洋地理)
海洋地理
选修三(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
选修四(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六(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 自然天体太阳系成员、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2.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太阳内部结构示意 太阳黑子11年周期曲线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特点和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全球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全球年日照时数分布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4.恒星日与太阳日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自转速度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和公转概况的比较
5.地球自转方向的表示 地球自转使物体水平运动前移的方向发生偏转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中国航天发射基地分布 地球自转造成地方时之差 世界时区的划分 地方时计算公式区时计算公式
6.日期变更线全球日期变化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 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规律北纬40°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示意图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的划分
7.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 地球的内部圈层示意图 组成岩石的矿物三类岩石及其成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8.受热形成变质岩示意 压力增大形成变质岩示意 地壳物质循环及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示 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与地壳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比较
9.板块运动示意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东非大裂谷示意 板块运动与地貌类型
10.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发展示意 断层 地垒和地堑 阿尔卑斯褶皱山脉 喜马拉雅褶皱山脉 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震裂缝 华山大断崖 地垒泰山山地 地堑渭河谷地 地质构造与地貌的关系
11.火山喷发(内力作用) 地震(内力作用) 地震构造示意图 火山构造示意图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比较 风化作用 流水的沉积作用 流水侵蚀的V形谷地风蚀形成的蘑菇石冰川刨蚀而成的角峰海浪 侵蚀的海岸地貌 风力堆积沙丘 冰川堆积填海造陆工程 溶洞出露地表 公路穿洞而过 海浪堆积的沙滩 梯田 地质作用
12.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的平均厚度 逆温现象 大气各层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
13.大气的保温作用 云层影响气温 玻璃温室效应示意 全球气温升高的人为原因及后果全球热量平衡
14.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海风、陆风的形成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山风、谷风的形成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气压、风之间的关系 风频玫瑰图 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风的形成
15.三圈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几种气候类型 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6.世界1月海平面气压和风 世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 1月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7月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17.锋面系统 比较锋面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气团、气压、气旋、锋面、季风之间的关系 冬夏季风进退与中国东部雨带移动 锋面与天气
18.气压状态的几种基本类型 等压线图判读方法和步骤 影响气压的主要因素 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 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比较
19.陆地水循环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圈的构成水循环类型
20.世界洋流 世界洋流模式 行星风系 洋流运动规律
2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风海流成因及分布规律 秘鲁沿岸海洋上升流的形成 补偿流成因及分布规律 直布罗陀海峡两侧密度流的形成 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
22.北大西洋暖流的气候效应 秘鲁寒流的气候效应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沿海荒漠的分布与寒流 几内亚湾沿岸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3.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 生物循环示意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成分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与土壤的形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整体性举例 东南丘陵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
2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分析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世界气候类型及其气温、降雨型、降水量定性定量模式图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模式图
25.世界陆地自然带 理想大陆自然带 世界气候类型和陆地自然带(北半球)分布模式 珠穆朗玛峰地区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26.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 非洲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表现和成因 中国年降水量资源分布 中国积温与农作物熟制区划
27.中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区植物垂直分
布示意图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8.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美国本土主要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三角洲与城市 中国城市在不同地形类型的分布气候因素
29.城市的地理位置及其形态 水文因素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0.2000年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 道路布局原则 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 兰州城区主要交通线路
3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中国古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根据时间尺度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地质时期的气候、历史时期的气候、近现代气候
32.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示意 全球的温度变化 促使地球升温的气体种类 中国年降水量历年变化(毫米) 温室效应示意 1998年长江洪水淹没范围 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33.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变 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 世界部分矿物耗竭年限预测 自然资源与人类关联图 世界能源结构变化示意图 自然资源概念
34.中国干旱灾害分布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沙尘暴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寒潮、台风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分布 中国各省(市、区)暴雨洪涝受灾面积占全国的百分比(1978~1993年)中国泥石流、滑坡的分布 中国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的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35.世界人口增长与物种数量变化中国耕地、人均耕地与人口数量变化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 人类活动与环境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沙尘暴多发区 中国华北地区春季沙尘暴天气成因示意图 华北地区沙尘暴逐年统计次数 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
36.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 中国地表侵蚀(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 中国地表侵蚀的控制 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有机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的特征及区别
37.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及其图解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 留民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典型的中国生态农业的生产运作方式 留民营生态农场平面示意图
38.中国国土资源保护与治理主要措施中国部分限制开发区域分布
必修二(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39.历史上的人口增长 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演变及预测(亿人) 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发展与分布
40.中国劳动力资源及其老化趋势 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规律 影响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 人口再生产类型举例 人口年龄构成与再生产类型 中国人口文化程度构成 1992年中国五个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妇女生育子女数比较表 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
41.中国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比较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大约经历的时间 中国人口每增加2亿人大约经历的时间
42.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世界人口与粮食增长环境 人口容量影响环境 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人类消耗的环境资源世界能源储量
4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特点 1949年以来国内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 2001年中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2001年中国流动人口城乡构成
44.美国本土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人口分布的变化 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和推力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45.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承德嘉峪关攀枝花银川 武汉香港
4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 城市地租等高线分布图以中心商务为核心的成都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 城市主要功能分区特
点比较住宅区分化比较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47.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图 封建社会明清北京城的地域结构 城市合理规划图解
48.未来田园城市规划图 巴西利亚城市功能分区 东京城市规划布局示意图同心圆模式
49.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扇形模式在烟台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运用多核心模式在重庆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中心地理论示意 荷兰人应用
中心地理论进行的圩田地区社会服务网建成图
50.中心地理论示意根据中心地理论对中国华北平原城市分布的模拟示意图城市化进程演化模拟图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51.城市的等级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1949~2005年)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城市发展趋势示意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5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的地域类型及其分类 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形成
53.世界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世界混合农业的分布 影响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分布 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形成的自然条件 混合农业
的特点(以墨累一达令盆地为例)
54.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 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 影响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场形成的自然因素 影响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区位因素
55.工业的集聚与分散 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 世界工业的分布 工业的三次技术革命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工业地域产品方面的工业联系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业联系 中国钢城鞍山的工业地域美国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
57.市场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原料指向型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动力指向型工业
58.、意大利工业 普拉托的生产一销售一服务一信息网络 意大利新兴工业特点 新兴工业区的四新 美国“硅谷”的工业和特点条件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工业特点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
59.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网 上海港的经济腹地航空港建设 影响港口区位的因素
60.小城镇商业网点的分布 山区商业网点示意 中小城市商业网点的分布 平原商业网点示意 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 世界经济循环系统区际经济联系的条件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推动因素及意义
61.中国主要商业中心和边贸口岸 “十五”期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情况 “十五”期间中国外貌进出口总额及增长情况 中国大陆主要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62.中国四大分区示意图 区域的特征 四大地理区比较
63.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 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条件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比较
64. 15~20世纪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示意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格局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与经济发展轴线 区域的发展阶段
65.中国三大经济地带三类产业的差异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66.中国水资源 南水北调线路比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示意图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示意图
67.中国主要石油、天然气产地及“西气东输”示意图 西气东输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中国主要电站及“西电东送”示意图西电东送的线路及意义
68.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产业转移的原因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工业发展的不同类型产业转移的影响
69.西北地区地形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西北地区农牧业和工业西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特征塔里木河
70.中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过程、成因及防治 晋、陕、内蒙古土地退化类型与分布图 农牧交错地带土地退化过程我国生态农业模式图
必修三(区域发展与保护)
区域可持续发展
71.中国主要湿地分布 青海湖及附近重要地理事物 中国面积居前十位的湖泊比较表 洞庭湖和鄱阳湖附近重要地理事物洞庭湖水域面积的变化洞庭湖湿地的作用及保护
72.世界森林分布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热带雨林的迁移农业
73.美国政区和地形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 田纳西河流域的保护
74.区域地理分析法20世纪50年代的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 20世纪末的鲁尔区
75.世界传统工业区
76.中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四大工业基地区位分析三大工业地带区位分析
77.长江沿岸工业地带陇海一兰新沿线工业地带
……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选修一(宇宙与地球)
字宙与地球
选修二(海洋地理)
海洋地理
选修三(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
选修四(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
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六(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