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创意写作实践论乔柏梁由文学编辑、作家乔柏梁所著《创意写作实践论》一书,以如何写好一部小说作为全书内容讲解的章节主线,辅以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成功要素分析和自身的创作实践所得,娓娓道来。字里行间,将文学创作方法与审美意趣别具一格地传达出来,剖析入微、引人入胜。“文学作品畅销的底层逻辑一定是共情”“平和冲淡的叙述是艺术的高级境界”“小说的结尾,就像是一盏陡然明亮起来的灯火,一定会‘照亮’小说的前半部分,给读者带来醍醐灌顶般的感受”“作为一个写作者,你一定要清楚一个概念,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它并不是生活本身”,书中有关文学创作的真知灼见时时闪现,启润心灵,涵养性情。犹如一套小说创作与赏析的系列文学理论课,这部书在告诉文学爱好者如何从开头到结尾写好一部小说的同时,也陪伴读者走进《红梦楼》《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雪国》《挪威的森林》等名著,走近鲁迅、余华、麦家,萧红、张爱玲、叶广芩,阿耐、阿越、马伯庸,莫泊桑、欧·亨利、卡夫卡、海明威、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等中外小说名家。可谓少长咸集,雅俗共赏,从古典小说到网络文学,从诺奖作品到创意写作、非虚构写作新著,作者对文学理论与实践涉猎之深之广,鉴赏与分析之独到,令读者深深受益。
-
语言迷宫[美]约翰˙H.麦克沃特 著; 荣雷 译日语中有一个词同时表示绿色和蓝色;俄语中对深蓝色和浅蓝色用不同的基础词来表示。这是否意味着俄罗斯人对这些颜色的感知比日本人更敏锐?语言是否控制和限制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我们所说的语言塑造了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语言学家约翰˙麦克沃特认为,虽然这一观点令人着迷,但显然是错误的。事实上,即便某种语言只用一个词来同时表示吃、喝和抽烟,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语言使用者分不清食物和饮料,而那些用同一个词来表示蓝色和绿色的人,对这两种不同颜色的感知和说其他语言的人一样生动。 我们渴望通过承认那些与我们思维方式不同的族群的智慧,来庆祝人类族群的多样性。尽管我们的初衷是好的,但我们的想法存在着对其他族群语言与思维方式的误解,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更好的理解语言的方式,来看待所有不同种族人类的智慧。
-
甲骨文形近字辨析王本兴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要正确理解、使用汉字必须追本溯源。不同的两个或多个甲骨文字,由于一字多形的缘故,有一些甲骨文字十分相似形近,那些微小而不起眼的碎小差异,往往在应用与识读时,混淆在一起,不好区分。本书选取了148个甲骨文字,做形近字辨析,以区分形近字之微小差异。作者对形近字的辨析,从其本义、拓片、书写等进行汉字的追根溯源,先是拆解分析字形,再从字形去确定字义,字形依据的是甲骨文拓片,分析参考的是名家著述,判断有理有据。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详尽剖析,既描述了文字不同之处,又考证了文字的出处,追记了这些文字的延伸和发展的奥妙之处。本书增智益识,内容丰富,既资知识性,又助资料性,是目前并不多见的辨析甲骨文形近字读物。
-
当代隐喻理论於宁《当代隐喻理论:基于汉语的视角》借助1993年问世的当代隐喻理论,在详细介绍情感隐喻、“时间为空间”隐喻和事件结构隐喻三大类型的基础上,着力开展了汉英隐喻表达的系统对比研究,并深入阐释了语言背后的认知理据和发生动因,是一部极具代表性和前瞻性的隐喻研究专著。本书由约翰•本杰明公司于1998 年推出,一经问世,便掀起一股以方兴未艾的当代隐喻理论探讨非英语语言的学术浪潮,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发挥了深远的学术引领作用。
-
复旦谈译录陶磊《复旦谈译录》 第五辑收录的12 篇翻译研究论文,不仅博涉古今,而且横跨多学科。郜元宝对《野草·秋夜》与鲁迅译作之关系的梳理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段怀清以《痴汉骑马歌》为例,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揭示出译者辜鸿铭以往被忽略的重要思想层面;蔡雅芝论博尔赫斯对明清小说的接受与阐释、李佳伟解读余上沅翻译的剧本《长生诀》,以及曹琪琳对张枣译诗的脉络化考察,也都是文学翻译研究的力作;邓科从语言学角度切入,充分利用满文档案,辨析康乾时期“翻译”概念的内涵;庄驰原和杨焯分别以严复《法意》和19 世纪国际法为考察对象,展现了翻译研究的不同路径介入法律文本的方式;崔峰、黄馨仪将新加坡国花“胡姬花”置于文化研究的视域中加以剖析;王海、孙一赫对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外报译名和史实译介的错误做了整理和订正,为新闻传播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傅翀在对印度古代文论《韵光目》进行翻译和注释的同时,讨论梵语哲学类文献的翻译策略;王理行则从实践角度回应了本刊第二辑约翰·内森的《忠实与通顺可兼得焉?》。
-
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马重奇《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是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项目《明清以来中外濒危中西文闽方言文献发掘、集成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与研究》中的文献集成成果,拟影印或重版150种中西闽方言文献,13种文献构成一辑,预计出版12辑。第五辑共收录13种文献:《六音字典》《汉英建宁方言词典》《安腔八音》《班华字典》《加订美全八音》《简易识字七音字汇》《闽音正读表》《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等文献。
-
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马重奇《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是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项目《明清以来中外濒危中西文闽方言文献发掘、集成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与研究》中的文献集成成果,拟影印或重版150种中西闽方言文献,13种文献构成一辑,预计出版12辑。第四辑共收录13种文献:《汕头方言音义字典》《汕头方言初阶》《汕头方言手册》《潮正两音字集》《正音乡谈杂字》《海南语初步》《渡江书全部》等文献。
-
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马重奇《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是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重大项目)《明清以来中外濒危中西文闽方言文献挖掘、集成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与研究》中的文献集成成果,几乎穷尽性地囊括了闽语地区的所有已知的早期方言文献,是闽方言文献的一次重大结集。第三辑收录了《潮声十五音》、《潮语十五音》、《潮声十七音》、《潮州话初级教程》、《汉英潮州方言字典》等13部文献。
-
关中山东方言岛语言接触与演变研究陈荣泽 脱慧洁“语言接触”是指说不同语言的个人或群体在相互接触过程中引发语言在结构及功能上的变化。本书以“语言接触”为理论视角展开研究。全书重点描写了关中山东方言岛及源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并在此基础上比较研究山东方言岛与源方言、关中方言。语音方面的比较研究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比较研究,词汇比较研究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数量词的比较,语法比较包括词法和句法比较。通过较为广泛的比较,呈现出关中山东方言岛在关中方言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各种语言演变。
-
移民背景与上海城市方言的形成平悦铃本书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移民背景与上海城市方言的形成”(批准号14BYY037)的结项报告基础上修订而成,从移民背景角度对一个特大型移民城市方言作出社会语言学研究,详细阐述了一代和二代移民在上海城市方言形成过程中所起的影响与作用,运用兴起于西方的社会语言学理论更好地去研究中国的城市方言。本书对于上海地域文化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首次揭示了在一个特大型都市中,来自不同来源地民系的各种语言心态,为我国城市中的人口、民系、语言使用、语言心态等作了有益的民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