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汉语焦点构式中的系词金大卫、陈珺本书基于历史语料库,考察汉语史上主系表构式的语义演变轨迹。在前贤的个例描述基础上,本书开创性地从整个汉语史的跨度,揭示出不同阶段的系词统一地呈现出发展为分裂构式的语法化模式。本书进而提出,主系表和分裂构式在发生学上的紧密关系揭示了两个构式在句法结构上具有同一性,即分裂构式本质上是一种主系表结构。从焦点语义的来源来看,如果系词只起到建立主语和表语之间的述谓关系的连接作用的话,则它不是焦点标记,那么焦点的意义就不是来自焦点标记,而是来自充当焦点的短语。分裂构式的焦点来源问题是焦点语义理论的核心问题。本书采用形式语义学-历史语言学界面的理论框架,不仅填补了分裂构式的语法化进程这一实证空白,而且通过句法演变的证据试图解决语义理论的争议。
-
翻译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及海外传播王宁、曹永荣本书是作者承担的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项目“新世纪以来欧洲主流媒体中的北京城市形象研究”的最终结项成果。本书针对西方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国家形象的歪曲和误导提出了反拨的意见,并且通过英、德、法国的三家主流媒体中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报道加以分析批判,提出了运用跨文化阐释的翻译方法建构中国的国家形象的策略。作者基于英国《泰晤士报》、德国《明镜报》和法国《费加罗报》关于中国的国家形象报道提出批判性分析,并提出了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一些积极对策。
-
无处不在的翻译[英] 彼得·布朗钦斯基 著《无处不在的翻译》这本书探索了翻译的内涵,认为翻译既是一种解释学的、伦理的、语言学的和人际的实践,更是一种关键的认识论概念。翻译为各个人文学科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础,同时质疑和挑战了许多传统的边界,并提供了一个超学科的认识论范式。通过采取创新的研究方法,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翻译是无处不在的。本书跨越哲学、认知语言学、人类学,对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概念进行了颠覆性的阐释,对国内界定翻译的讨论大有裨益。作者在第一章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前提,即翻译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大到无处不在。第二章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翻译即理解、解释和诠释。第三章强调翻译是一种过程。第四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将翻译重写为意义、概念化、解释和隐喻。第五章从人类学角度说明翻译是与他者及自我的相遇。
-
翻译研究与教学康志峰本着"实践领先,理论创新,教研相长,学术至上"的原则,立足国际学术前沿,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精心选登翻译学、口译学、认知翻译学、认知口译学等原创性和前沿性研究论文,迎合翻译传译认知发展新时代之需求,竭力打造经典之作。设置的栏目:翻译理论研究、认知翻译研究、翻译话语建构、文学翻译研究、典籍翻译研究、修辞与翻译、翻译评论、翻译技术、文化外译、翻译教学、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口译理论与实践、认知口译学、口译跨学科研究、书刊评介等。
-
俄汉双向全译方法论黄忠廉,信娜 等俄汉双向全译,即俄汉、汉俄完整性翻译。全书将信守一条全译极似律,采用直译与意译两大策略,遵循对应、增减、移换与分合四大机制,灵活运用对译、增译、减译、移译、换译、分译、合译七种方法,基于语言学、符号学、逻辑学等学科理论充分论证,创建俄汉双向全译方法论体系。
-
《红楼梦》多译本量化研究刘泽权《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素有“中华文化百科全书”之称,自1793年流传到海外至今已有30多种语言、100多个译文版本,仅英语就有4个全译本、近10个节译本。本书共5章,除绪论外,包括10余个具体案例,文本对象从全译本到王际真、麦克休、林语堂等节译本和孙温绘本画册,以及美籍华人陈佩玲的改创小说《红楼》(TheRedChamber)。研究主题涵盖重译和多译本量化考察模型框架的设计,语料库方法应用于词典编纂的探讨,多个变异本的考察,以及回目、诗词、叙事、人物话语方式及其英译对比分析等。
-
技术的应许林仲轩 等本书梳理了残障研究的学术脉络,并对残障群体的新媒体实践进行了全方位考察,有助于了解残障群体的社会融合情况及障碍,建构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的推动残障群体社会融合的策略体系,对进一步建构具有公平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和谐社会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全书根据研究主题,分为“数字社会融入”“社交媒体展演”“互联网慈善公益”三大部分,每部分包含三个章节的专题研究。
-
近代汉语官话方言域外文献集成郭利霞暂缺简介...
-
昆明方言词典张华文,毛玉玲昆明方言属北方方言中云南方言的次方言。由于昆明人口集中,历史悠久,又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昆明方言在云南省的言语交际中颇有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书对昆明方言词汇进行了注音、释义、考订,是一本较为规范的汉语方言词典,不仅可供想了解、研究昆明方言的读者使用,还可供汉语方言编纂者借鉴。本书为汉语史的研究、现代汉语的研究和方言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对于学习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以及用地道的普通话正确地描述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云南生活和增强民族认同感也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
方言比较与吴语史研究陶寰、盛益民、黄河 主编石汝杰教授在汉语方言(尤其是吴语方言)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及其相关诸领域(语音学、历史音韵学、语汇学等)有较为重要的贡献。本书是语言学界同仁为石汝杰教授荣休所作的纪念文集,所收文章围绕“方言学”和“吴语”主题,力求在石汝杰教授等老一辈方言研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方言研究的领域,深挖吴语及吴语史的学术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