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语言与符号·第9辑王铭玉 主编本书收录13篇符号学和语言学方面的重要学术论文,融学术性、思想性、文化性、实践性于一体,设有名家叙事、理论研究、译文选登、论文选登、书刊评介、会议综述等专栏。作者既有长期工作在符号学和语言学领域的资深专家,也有高等学校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师生。本书主要探讨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开展和促进语言与符号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旨在为语言与符号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从事语言与符号学相关专业教学和科研的教师、研究人员及其他理论爱好者提供学习、教学和研究指导。
-
中国修辞胡范铸 主编, 周录祥、陈佳璇 执行主编《中国修辞》是由中国修辞学会创办的修辞学专业性丛刊,每年定期出版一卷,旨在总结反馈中国修辞学在过去一年里的发展态势,展现前沿理论研究和的研究成果,推动修辞学科自身的发展,推进修辞学社会价值的拓展。《中国修辞2021》为中国修辞学会2021年度的学术年刊。本刊研究遍及修辞学相关领域与前沿课题,主要栏目包括:本卷特稿、中国修辞学年度论文选、中国修辞学会年会论文选、重要学术活动述评、全国修辞学博士论文文摘选。内容收集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等十多个高校的修辞学研究学者的研究新成果。
-
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研究许芃著本书利用已出版的有代表性的310个方言点调查语料,对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出了若干种演变类型,对中古上声字演变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演变格局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分析了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原因:内因包括调值的相似度、连读变调的影响、声母的影响、词汇语法的影响、文字的影响;外因包括移民的影响、邻近方言的影响。此外,从调类归属、辖字范围等方面比较了中古上声字在赣语和客语、平话和粤语、客赣语和粤语等相关方言中的演变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后,在前述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中古上声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特征与规律。
-
《增补汇音妙悟》《拍掌知音》整理及研究马重奇 著《汇音妙悟》,全称《增补汇音妙悟》,是一部仿造《戚林八音》而撰作、反映泉州方音的通俗韵图。着者泉州人黄谦,书成於嘉庆五年(1800)。因该书为早期刻本,其中不乏谬误之处,笔者进行勘误补缺,写成《新着<汇音妙悟>》。此外,笔者还对其声韵调进行归纳及语音构拟。继而通过和同一时期、同一区域漳州方言历史文献进行共时比较,还和现代漳州十个县市方言音系进行历时比较,从而认为该韵书应该是以泉州音为主,并综合泉州地区各方音特点编撰而成的。《拍掌知音》,全称为《拍掌知音切音调平仄图》,作者为清代连阳廖纶玑。此书大约成书於康熙年间。据考证,该韵图所反映的基本上是以泉州文读音为主的综合语音系统。该韵图不像《汇音妙悟扩有多种版本,仅存黄典诚先生所藏叶国庆先生赠本《拍掌知音》木刻本一册,据此写成《新着<拍掌知音>》。
-
秦文字集证王辉本书分六章,对每条资料皆列出其出土、著录、器形、铭文、纹饰、行款等情况,对其文字、时代、史料价值多有详细考释。其中收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出版后新著录的铜器铭文53件,囊括诸家考释观点,并加按语,提出新解;收袁仲一《秦代陶文》出版后刊布或即将刊布的陶文资料288条;收传世及新著录的官、私、成语印及封泥784枚;收磬铭资料26条,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考古队藏拓本;收图版253页,按铜器、磬铭、石鼓文十鼓斋本、玺印、陶文、杂器、清初石鼓文碑的顺序排列。
-
中国戏剧典籍英译张玲 付瑛瑛目前,全国多所高校开设了中国典籍英译课程,招收典籍英译方向的研究生,有些高校还专门设立了典籍英译研究中心或典籍英译研究所。典籍英译教学也逐渐细化、深化,涉及戏剧典籍英译、哲学典籍英译、科技典籍英译等多个方面。《中国戏剧典籍英译》旨在帮助翻译专业和方向的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了解中国戏剧典籍英译的特点、基本策略和翻译方法,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英译能力,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养,增强学习者运用英语实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意识和能力,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在编排体系上,首章为概述,介绍了中外戏剧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中国戏剧典籍英译的意义、特点、总体审度和原则。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讨论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这四种基本形式的古典戏剧的英译,其中每一章的首节简要介绍特定形式戏剧的发展和流变、写作特点、代表作家及作品、英译概况,然后分若干小节分别讨论经典戏剧作品的英译,内容涉及作品的主题和剧情、创作特色、作者简介、英译概况、译者及其译本简介、译文评析。译文评析涵盖译本体例、译本标题、雅俗和韵散交织的语言、本色当行的风格、人物的情感和个性、意境、修辞、典故、意象、集唐诗等。每一章节后都附有深入阅读和问答题,在讨论具体戏剧作品英译的小节中还编有翻译练习。书末附有翻译练习参考答案和参考文献。《中国戏剧典籍英译》所选译文都取自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译本,涵盖范围广泛,包括国内译者译本、国外译者译本、华裔汉学家译本、中外译者合作的译本;从时间跨度看,既包括早期译本,也包括2021年出版的新译本。译文评析既涉及译本总体风格特点,也涉及具体译文片段。每一章节的英译概况、译者及其译本简介力求信息全面,阐述凝练,从而帮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进一步查阅资料和学习。除第二章第三节讨论的戏剧作品只有一种译本以外,其他作品的英译评析都涉及两种以上译本的比较。采用比较的方法是为了向学习者呈现中国戏剧典籍英译的概貌,为学习翻译方法和策略提供多样化的视角。
-
汉语方言处置范畴比较研究余乐著本书是汉语处置范畴的跨方言比较研究。在跨方言比较中,坚持邢福义先生“两个三角”的研究思路。综合考察了汉语方言处置式的语义类型和结构类型、方言处置标的分布特点及发展路径、处置式的变换句式等问题,并力图厘清处置式和处置标在普通话、汉语方言、古代汉语中的共性和差异。
-
沙德木雅语参考语法黄阳著全书分为导论、语音、词汇、词类、名词形态、动词形态、简单结构、复杂结构、信息结构及话语连贯,共9章。作者采用“沉浸式”“诱导式”相结合的田野调查方法,分析了沙德木雅语的若干语法专题。全书以形态句法学、功能—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为理论基础,兼顾了共时描写和历时演变两个层面的诸多因素。该书为木雅语方言研究、汉藏语比较、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料。
-
英译汉理论、技巧与实践柴橚,张敏,赵燕凤 主编《英译汉理论、技巧与实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详尽细致的解析展示了英译汉的艺术。全书从理论、技巧和实践三个模块入手,涉及文学、科技、金融、法律、商务、外事等多个领域,并围绕“中国的发展与崛起”这一时代主题加以拓展,使读者在锤炼译技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社情、国情。
-
凯里养蒿寨苗语语料集萃代少若本书以苗文标准音凯里养蒿寨苗语为调查对象,对语言现状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进行调查描述,并记录了部分苗语口头文化作品。书中所有的苗语语料均用苗文、国际音标进行转写、标注,尽量使更多读者可以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