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作者:金波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01

ISBN:9787511712837

定价:¥4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生态补偿已成为一种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的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对生态补偿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在区域生态补偿研究方面,还比较薄弱,研究成果不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生态补偿的理论框架,补偿主体与客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三个方面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也是区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的难点,三者共同构成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内容。要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构建确保这一机制有效运转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完善的区域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在上述三个方面都会遇到新的问题,形成实践中新的难点。如何明确区域之间的补偿责任、如何确定补偿的数量、通过哪些方式来实现相应的补偿等,这对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跨区域性。从维持各地区的资源环境可持续性出发,每个地区都需要按照基本的环境要求,保有一定的本地化环境功能(即基本生态品产出),对富余的区域性的资源环境功能则可以作为特殊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交换。而当一些地区生态足迹发生赤字时,可以从其他地区的生态维持中获得平衡。在具体的实践中,区域性生态服务的各受益地区往往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分属于不同级次的财政,因此,协调处理好区域生态补偿问题实际上要复杂得多。生态足迹研究,既可以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供给及需求核算,反映区域生态安全状况,为减小生态足迹,提高区域安全程度的实践奠定基础,又可以通过对区域生态足迹的计算和生态盈余、赤字的分析,为区域间基于资源产品和生态服务利用不平衡性而进行的生态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探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层面确定生态补偿的判定标准,建立生态补偿的量化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量化问题,为生态补偿提供依据;同时提出建立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建议,通过区域间生态补偿基金的建立,强调平行区域间的补偿责任,多样化的区域生态补偿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
  金波,女,1976年11月生,黑龙江省绥化市人。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博士。近年来,参与、主持完成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著作(含合著)3部。主要研究领域:生态经济、产业经济等。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际上的生态补偿
1.2.2 我国的生态补偿
1.2.3 区域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框架
2 区域问题与区域生态补偿
2.1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内涵
2.1.1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
2.1.2 区域生态补偿概念的界定
2.2 区域生态补偿的研究视角
2.2.1 内部经济活动同质化的区域
2.2.2 区域外部性内部化
2.2.3 俱乐部物品的产权性质界定
2.3 区域环境关系与区域生态补偿
2.3.1 生态资源的区域空间流转
2.3.2 区域环境问题与区域生态补偿
3 区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3.1 区域分异和区域关联理论
3.1.1 理论内涵
3.1.2 区域关联与生态补偿
3.2 环境公平与正义理论
3.2.1 环境正义的实质内涵和意义
3.3 生态资源的区域性服务功能
3.3.1 资源环境的作用和价值问题
3.3.2 生态资源的功能服务范围
3.3.3 生态品的产出价值和贸易要求
3.4 区域生态补偿的区域分工基础
3.4.1 区域分工的模式分析
3.4.2 区域分工的效率和公平
3.5 区域空间均衡的制度调控与区域生态补偿
3.5.1 区域分工的约定和规则
3.5.2 区域性生态品的交换和补偿制度
4 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
4.1 区域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的确定
4.1.1 政府作为区域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的必要性
4.1.2 政府作为区域生态补偿主体与客体的体制障碍
4.2 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选择
4.2.1 区域外部性评估的难点
4.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的制约
4.2.3 生态足迹分析作为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基础和依据
4.3 区域生态补偿方式及途径
4.3.1 财政转移支付
4.3.2 区域生态补偿的市场方式
4.3.3 域生态合作
4.4 区域生态补偿的配套机制
4.4.1 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4.4.2 其他配套机制
5 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5.1 生态足迹理论解析
5.1.1 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
5.1.2 生态足迹的模型方法
5.1.3 生态足迹的经济学分析
5.1.4 生态足迹与区域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5.2 区域生态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5.2.1 区域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5.2.2 区域生态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5.3 区域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5.3.1 中国生态足迹区域分布
5.3.2 生态足迹分布区域差异原因
5.3.3 区域生态盈余(赤字)分析
5.4 区域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5.4.1 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补偿量化模型
5.4.2 确定某个区域是该支付/获得生态补偿的标准
5.4.3 区域支付/获得生态补偿量的确定
6 构建与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强调平行区域之间的补偿责任
6.1.1 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6.1.2 协调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6.2 建立区际生态补偿基金促进生态补偿
6.2.1 建立区际生态补偿基金的必要性
6.2.2 区际生态补偿基金的来源
6.2.3 加大对生态补偿的预算投入比例
6.2.4 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筹资渠道
6.3 推进区域生态合作的制度建设
6.3.1 推进生态产权制度建设
6.3.2 区域生态合作中政府的协商作用
6.4 创造有利于生态经济的地区发展格局
7 山西省生态足迹及生态补偿的实证分析
7.1 区域背景和特征
7.1.1 自然条件概况
7.1.2 社会经济概况
7.2 山西省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7.2.1 山西省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
7.2.2 山西生态足迹结构与产业结构
7.3 山西省各地市生态足迹分析
7.4 山西省生态补偿对策
7.4.1 因地制宜进行生态环境改善
7.4.2 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生态补偿措施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