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日本出版流通其体制(日)村上信明著;刘秀缓,陈宝贵译本书采用大量调查研究取得的第一手材料,详尽而较为精确地介绍叙述了日本现代出版业图书发行和图书发行体制的情况,并对日本出版业的历史做了简要回顾。文中附有说明图表多幅,内容充实,译文通顺易懂,与作者的另一本专门介绍日本正常渠道以外图书发行渠道的《日本出版流通图鉴》堪称姐妹书,对我国的出版发行工作者一个很好的借鉴。
-
日本出版流通图鉴(日)村上信明著;祖秉和译本书在详尽周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日本现行图书出版流通体制,并着重讲述了日本正常发行渠道以外的发行渠道。与作者另一本介绍日本正常发行渠道的《日本出版流通及其体制》堪称姐妹书。内容翔实,材料丰富,并附有大量图表对文字进行清晰的表述。对我国的出版发行工作者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
漫谈广播电视新闻苑子熙,安岚著《新闻入门丛书》编写指导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得新闻实践经验的介绍,强调实用性,同时注意通俗性,文字简洁,论述准确,从而达到易懂、易学、易用,体现出新闻普及读物的特色。丛书分册设置,考虑到新闻学各个领域,包括新闻、广播、电视及新闻摄影等,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
版面设计与装饰艺术明健飞,王剑平编著;明健飞等绘画简介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版面是信息的一种载体。报纸、黑板报、宣传栏等是人们运用得最多的一些版面形式。如何使版面的内容分布合理,在形式上美观大方?——本书试图以通俗的文字和直观的图例,向人们介绍这方面的基本知识。本书的编写,努力把阐述有关理论和介绍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强调实用性,图文相得益彰。相信本书将成为从事宣传工作的同志和美术爱好者的一本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
-
论播音艺术张颂,乔实著片断:粉碎“四人帮”以来,我们广播电台的播质量有所回升。但是,继续提高播音质量,既是广大听众的强烈呼声,也是我们播音员的普遍愿望。对降调问题的研究、探索,正是由此而来的。我们的人民广播,历史不算长,却有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前些年,由于林彪、“四人帮”倒行逆施,人民广播事业遭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播音又怎能例外?“不喊不革命”,这就是原则;“调高情亦高”,这就是标准。喊得头昏眼花,还得接着喊;已经声嘶力竭,仍然不许降调。喊不上去了吗?不怕牺牲”!喊不出来了吗?“靠边站”!喊,成了最时髦的东西,连舞台上、银幕上,也是喊声震天的!如今,随着林彪、“四人帮”的覆灭,随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逐步恢复和发扬,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期望和人民的意愿。人民厌恶假话、大话、绝话和屁话,当然,也从来没有喜欢过“喊”话。那令人不能忍受的、不堪入耳的嗓音高调,连同那令人不能容忍的、不堪出口的毒言恶语一起,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历史的谴责和抨击。于是,降调被鲜明地提出来,并且在播音实践中被愈来愈多的播音员同志所重视、所追求。这种追求,正标志着我国播音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也意味着向广播语言艺术高峰开始了可喜的登攀。这种否定显然是越彻底越好。于是,在播音时就得尽量低,似乎一点儿高音也不能有,有一点儿高音便看作是高调的影子和痕迹,就必须立即加以荡平。这种认识,在一些同志的头脑里不一定那样清晰和强调,但或多或少是起了作用的。因之,我们听到某些播音,低是低了,不过却显得那样平,连应有的高音和棱角都几乎被磨光了。对这样的“降调”,有许多异议那是自然的。还有的同志认为,高调是费力不讨好的事,而降调却可以事半功倍,自己播音时,只要松驰省力,听众就容易听得进去。基于这样的认识,播音时的确松驰了,省力了,不过却显得那样淡,几乎听不出播音员的播讲愿望,感受不到那蓬勃的朝气,反而给人以松松垮垮、无精打彩、冷若冰霜的印象。对这样的“降调”,我想也不会有多少人赞同的吧。实际上我们播送每一篇稿件都有一定的宣传目的,它总要体现在播音的具体过程中。我们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表达思想感情的各种方法,都受到宣传目的的统率和制约。凡是由于某种干扰,正确的宣传目的被削弱,甚至被其它目的替代了,这就是目的转移。如果为降调而降调,使降调作为手段的性质变为目的,就是喧宾夺主。这同在话筒前想技巧、改毛病、装样子等,殊途而同归。在这个问题上,有意无意地把降调作为目的,的确是一大障碍,必然会导致播音的失败。降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只是为了更好地为宣传目的服务,只是为了“使人愿意接受”而被我们赋予了存在的价值。否则,它的命运不会比使人听而厌之的高调的命运好多少。要想避免“降调情亦降”的效果,而忽视宣传目的的作用,无异是缘木求鱼;即使详谈其它细微末节,也不会产生纲举目张的作用。这是为众多的事例已经或正在证明的。后记:记工作之余,我们初步搜集了这些论文,虽还不尽人意,但却代表着我们的一片真诚。在此我们要对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会会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指导夏青教师抱病统阅全部论文并作序写评述,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论文搜集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热心人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也表示衷心地谢忱。我们期待着中国播音学早日完善,中国播音艺术丰富多彩!作者1990年3月10日本书前言序言《论播音艺术》这本书,是北京广播学院张颂教授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音员乔实同志的播音艺术论文集。这些论文记述了他们在播音艺术实践和理论探讨中的许多宝贵的见解和经验,单是看一下本书收录的篇目,就已经使人感到美不胜收了。至于这些论文的价值,我在篇后都有详述。在此不赞言。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前几年,在讨论专业技术职称时,我们的新闻界,曾经就“新闻无学还是有学”的问题进行过一番论证。在播音学方面,我接触到一位科干局的同志,他就对“播音艺术创造”的提法感到不解。在他看来,播音员念稿子,只要认得汉字,语音标准就行了,播音中间还有什么“艺术创造”呢?从这件事,可以想到《论播音艺术》一书的出版,对增进社会各界理解播音员的工作是会大有裨益的。对播音界的同行们来说,阅读这本书,是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这也是应有之义。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经历不同,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和主张也会不尽相同的。我以为,这本书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对我们有启迪,应该受到大家的热诚欢迎。我相信,形成浓厚的学术民主空气,对繁荣我们的播音学研究是很有益处的。万紫千红春满园的景象一定会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夏青一九九0年初春
-
电视制作大全(美)艾伦·沃策尔(Alan Wurtzel)著;林作坚等译本书论述了电视制作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和艺术问题,书中介绍了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编辑等创作人员的工作,指导他们在现有的技术装备条件下如何充分施展自己的艺术才能等。
-
好新闻后面郑兴东主编;贾奋勇等采写编完这本小册子的最后一页,稿中所描述的那些我相识和不相识的编辑们的身影仍在眼前浮动。他们或伏案为修饰来稿而苦思冥想,或为推敲一个标题而长夜难眠,或在人们熟睡的午夜为明日的版面而运筹帷幄。他们耕耘在新闻园地上少的已几年,多的已几十个春秋,在每日报纸的字里行间熔铸着他们的智慧,在许多受读者喜爱的好新闻后面流淌着他们耕耘的汗水。但是,他们的名字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他们的劳动和创造更鲜为人知。...
-
新闻导语探胜薄浣培,赵景云著A01#《新闻入门丛书》编写指导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得新闻实践经验的介绍,强调实用性,同时注意通俗性,文字简洁,论述准确,从而达到易懂、易学、易用,体现出新闻普及读物的特色。丛书分册设置,考虑到新闻学各个领域,包括新闻、广播、电视及新闻摄影等,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
法国图书出版业杨胜伟,燕汉生编著本书是作者旅居法国期间在广泛收集文字资料与亲自采访取得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主要内容有法国出版史概述,法国出版业综述,法国典型出版社介绍,法国出版业人员培训等,内容丰富、生动、并且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讨论,所以又有理论价值。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参考书,也可供出版管理机关、出版社的从业人员阅读与参考。
-
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学术委员会,中国应用电视学编辑委员会编著该书分四篇29章,共230余万字,均由具有丰富教学实践及理论研究经历的专家、学者所撰写。本书本着“电视理论应是发展的理论”这一基本认识,以电视学当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性、学术性、实用性均强的新兴学科为出发点,结合我国电视事业发展40多年来的具体实践及自身规律,对电视学作了甚为严谨、深入、系统、全面的科学论述,以其“广泛的社会性”、“交融性”、“审美性”、“杂志性”等诸多新颖的理论阐述,丰富了我国电视专业的理论著述,填补了我国电视理论研究久未形成独立学科的空白,从而为我国电视学理论宏观构架的建立、为这一新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