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现场与在场《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 编著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杂志2021报道内容的年度好稿精选,涉及中国产业形态变化的解读、流量时代中的人物命运的体察,科学与理性主义的思辨,以及对文化和文学价值的思考等内容。可以说是对中国与世界,年度最为精彩而浓缩的记录。《三联生活周刊》坚持新闻长期主义,重返现场的理念,记者们在信息喧嚣的时代,感受到自己内心安静的强大力量,俯下身来感受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变化,大众的社会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观察消费社会的百态,关心人的性情、情感。同时,他们也借用历史学家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当下做的每一篇具体稿子的意义,使之成为这个时代具有史料价值的内容。如此,以本书为滥觞,《三联生活周刊》有雄心逐渐构筑一部独特视角的当代史记忆。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在于每篇文章后面的主编点评,解读相关文章的成功之处,体现了《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写作的标准,成为广大传媒从业者和写作爱好者值得借鉴的一部写作秘笈。
-
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庞云黠,潘佳宝 著了解财经新闻报道的人都明白,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财经报道与一般性新闻报道的要求与特点是没有本质差异的:比如在信源使用上,争议事件需要有多信源的交叉验证,报道中的分析应该是基于数据等客观信息的有限分析,不应该大量出现记者自己的主观观点,应严格区分新闻报道与评论的差异,等等。但是财经报道与一般性新闻报道大的区别在于,需要记者对财经知识、财经内容本身有所了解与掌握。因此,该书选择以介绍财经领域的核心概念、指标为主要逻辑的方式,方便读者相对系统地掌握财经新闻报道中的基础性内容。对于财经知识与概念的介绍并不追求完备,而是按照其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频率即“是否常出现于新闻报道中”进行筛选,而且对知识的讲解与介绍要比经济学领域的讲授更为简单和基础,并不追求经济理论以及数理逻辑上的透彻,只要能够理解相应的报道即可。在介绍了概念、指标的基本定义后,该书会辅以相关的新闻报道来进行举例说明。报道案例并不是以整篇新闻的形态出现,而是将案例中与指标概念相关的部分单独提炼出来,经过分析以及拆解,方便读者理解新闻报道通常都会在怎样的背景与场景中应用这些指标概念,以及具体如何使用和关注它们。比如金融领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LPR)这个概念,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其在金融报道中较常出现,该书不仅会介绍LPR本身的含义,也会结合实际的新闻案例分析已有的报道从哪些角度报道了该指标。实际报道案例能让读者直观地看到某个概念是如何应用到新闻报道中的,以及新闻报道会从哪些视角关注这些概念。该书也在特定章节相对完整地介绍了整篇报道,比如在公司报道部分使用了《德威新材13.8亿应收票据调查》的上、下两篇报道做案例,讲解了记者是如何分析作为上市公司的德威新材可能存在的问题,记者的调查思路、调查内容等等,并不仅仅关注调查结果即新闻报道本身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分析记者是如何从公开的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因此,该书希望能够通过概念指标与报道案例的结合,实现财经知识与新闻报道的有机结合,从而帮助学习者基于新闻事实进行消息、解释性报道、分析性报道的写作。当然,这种新闻事实与分析的结合需要记者长期的磨炼才能够实现,而对于财经新闻报道的初学者来说,既有的新闻报道就是新闻性与财经性结合的示例。
-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何苏六,韩飞 著本书聚焦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发展的相关议题,创新性地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战略视野展开,并将纪录片发展的“产业观”融入能力建设框架。研究强调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中制作和传播主体的作用,通过广泛深入调研和与业界开展联合研究,触达本领域核心机构、核心决策者、核心项目、核心数据,以此描摹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基本面,分享先进经验与创新做法,透视发展现状与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还将其他代表性国家媒体的中国题材纪录片制播情况纳入研究范畴,以期“知己知彼”,提供一种国际视野和他者借鉴。
-
中国图书版本学姚伯岳 著本书为姚伯岳先生2004年版《中国图书版本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的修订本。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中国图书版本诸问题进行探讨。上编为理论分析,对版本学理论、版本学史、版本分析、版本鉴定、版本目录等问题进行理论阐述;下编为实践指导,对中国从古至今各类图书版本鉴定的方法做了详细介绍,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新一版中,作者结合自身近20多年来的积累和新的研究成果,在保留初版主体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补充与修订,使本书在论述上更为全面、理论上更为醇熟、实践性上更具可操作性,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此书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亦适合广大古籍图书收藏者、版本学爱好者阅读使用。
-
数字组织论李卫东 著人类社会大体上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等阶段,每个阶段的人类信息传播和组织形态都要经历一场变革。从信息化到数字化,二者到底有什么本质不同?数字化时代到底有哪些革命性特征是传统的信息化时代所不具备的?本书深入论述数字化与数字组织的产生,从数字组织的构成、数字组织的框架和建设、数字组织的文化、数字组织的传播行为、数字组织的云传播、数字组织的基础设施、数字组织的复杂网络等方面建立数字组织的理论体系;同时本书也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数字组织的智能群决策、数字组织的数据治理等数字组织自身的治理问题。
-
社交媒体语境下的西方后真相问题研究宋芹 著当下,后真相研究已在中西方多学科领域完成了初步的知识积累。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交互性、共享性及开放性等新媒体特征不仅推动了媒介形态发展及衍变,亦产生了多义模糊、信息冗余、情感泛滥、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等诸多问题。对社交媒体语境下的西方后真相问题进行系统化探讨,既有助于重新认识复杂的社会实践空间中媒介化社会的衍变路径,也有助于理清后真相背景下媒介属性、地位与历史变革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用户与社会需求的相应变化。对此,本书围绕后真相、社交媒体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后真相概念阐述、危机表现、技术和制度性媒介环境分析,以及“祛后真相化”思考,对社交媒体语境下的西方后真相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讨,同时抛砖引玉,为新时期我国智能融媒体传播发展提供反思与借鉴。
-
语义出版及其服务研究苏静 著本书一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讲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2章介绍了语义出版的概念基础概念包含语义出版的基本定义、语义出版的内在属性、语义出版的价值功效、语义出版的驱动因素等。第3章介绍语义出版的体系框架主要讲述语义出版的基本架构、语义出版的实现流程、语义出版的标准规范、语义出版的关键技术。 第4章介绍了语义出版的内容组织包括:语义元素的识别、语义关系的揭示、语义网络的聚合。 第5章介绍了语义出版的服务形态包括:语义出版的服务需求、语义出版的服务方式、语义出版的产品形式。 第6章介绍了我国语义出版的推进策略包含发展环境及存在问题、战略层面、产业层面等。
-
融媒体时代何菁,孙震丹 著本书聚焦于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融媒体中心的具体方案与实践举措。作者分析了不同时期新旧媒体的兴衰过程、融媒体的优势与特点、机关事业单位的宣传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融媒体对机关事业单位宣传工作的促进作用。本书结合不同领域建立融媒体中心的案例进行说明,给机关事业单位组建融媒体中心提供建议,帮助新闻宣传从业人员在融媒体时代应对危机与挑战,帮助读者理解组建融媒体中心的风险规避、信息平台规划等关键问题以及5G时代的融媒体对宣传与传播工作的裨益。在本书的*后,作者给出了机关事业单位宣传工作中常见的融媒体文案案例参考,是读者了解融媒体中心在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落地的解决方案的*理想的阅读材料。 本书是一本指导手册,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媒体融合”“融媒体”“新媒体”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兴词汇。此外,编写团队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宣传工作做过大量的研究,了解其组织形态、体制限制,并通过工作实践解决了在机关事业单位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若干问题。编写团队希望能够有效帮助机关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深化业务发展与职能改革,降低深化宣传工作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本书包含对融媒体中心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团队建设、流程建设、专业能力建设、评估考核体系建设、平台系统建设的举措和建议,以及具体的文案案例。下一步,编写团队会做一个网站,以便提供更多案例给大家。 本书也对智能时代的如下方面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智能技术,智能采编,全景直播及短视频资源分发、个性化精准传播,去中心化、可信任的全民反馈机制,可视化宣传工作的绩效管理与业务优化等,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宣传工作效率提升、高效落实上级思政工作、塑造更为统一的品牌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力、提供更为精准的产品营销手段和便捷的用户服务沟通反馈方式创造更多的技术与业务发展可能。
-
大家小书 新闻艺术徐铸成 著徐铸成先生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著名人物,经历丰富,著作等身。《新闻艺术(增订本)》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举办的多学科学术讲座,时任民盟中央副主席钱伟长邀请徐铸成先生主讲新闻学专题,是一部较为完整地阐述其新闻思想、新闻学术观点和总结新闻实践经验的著作。本书共分十个专题,涉及新闻的基本规律和艺术魅力,新闻记者的品质和学养、“过三关”和基本功,新闻的采访、写作、标题、版面和评论,新闻编辑人的自我修养,新闻事业的现代化和生命力等诸多方面,并附录《记者节上的讲话》《中国报纸的传统》《怎样办好一份报纸》三篇代表性的讲稿。作为毕生从事新闻事业的报人,徐铸成先生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闻观点和办报思想:主张办独立的、自由的同人报纸;强调编辑要讲究艺术;要重视独家新闻,形成独特风格;希望新闻工作者要有胆识、有魄力,“报纸才会有声音,有生命”等等,在当时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书荟萃了作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宝贵经验,较为系统地总结并阐发有关我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心得,对今天传媒工作者的实践和新闻事业应有的精神,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2020年湖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报告舒欣,白立华本书立足于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政策导向,围绕2020年湖北省广播电视发展工作思路,总结2020年湖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的新机遇,进而全面分析2020年湖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的现状和亮点。同时,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书中还涉及省市级电视台、县级融媒体中心、互联网视听平台建设的典型案例等,如是对2020年湖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态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剖析,并探索出未来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