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全媒体情境下的知识鸿沟问题研究刘晖本书研究了社交媒体时代以教育程度分野的不同阶层之间的知识差距。与主流的“知识鸿沟”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把“知识”界定为主观知识。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法,以认知框架理论为基础,同时借用媒介素养论所界定的认知工具,分析了不同教育程度的社交媒体用户对近两年不同性质的媒体议题形成认知的方式。本研究发现,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受访者能够使用更加高级的认知工具,对媒体议题构建更加复杂的认知框架。大多低教育程度受访者仅仅使用较低级的认知工具,且多构建简单的认知框架。本研究还发现,不同教育程度的受访者均采用相关性检索、分段式检索等模式来加工介质化讯息。其中,采用直接对应模式、多种整合等模式处理介质化讯息可以凸显较高与较低教育程度受访者之间的知识差距。本研究还考察了教育程度之外的变量对知识差距形成的影响。本研究认为,人际传播因素对“知沟”的形成受制于媒体传播,效果非常有限。个人的直接经历对受访者理解某些新闻议题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信息控制因素是导致较高教育程度与对新闻感兴趣群体与两组低教育程度群体针对敏感议题产生知 识差距的重要因素。此外,不同教育程度的受访者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也有显著的不同,这也是知识差距的显著体现。根据这些发现,本研究在结尾部分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认为缩小不同教育程度群体之间的知识差距应该从丰富较低教育程度群体的认知框架入手。本研究的学术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意义之一是对当前“知沟”研究理论的创新,即把受众的媒介素养有机地融入“知沟”研究,为我国学界对“知沟”的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另一个意义是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当前,海外主流的“知沟”研究属于量性研究,我国也有少数相关的量性研究。本课题采用质性研究法研究“知沟”问题,为传播学界研究该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尝试。本研究是实证研究,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研究发现对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知识传播战略,提升低教育程度群体吸收知识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媒介观念史论于成“媒介”这个普通的概念背后,潜藏着复杂的思想观念史。本书尝试描绘一幅以媒介观念为主题的历史图景,开启一场追溯历史的“旅行”。在这场从古希腊开始的“旅行”中,我们将从媒介观念的角度重新审视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哲人的思想,并从基特勒等较晚近的思想家那里探求激活媒介理论的新动能。理解媒介观念的历史性有助于澄清当代媒介理论中的一些问题,促进观念史、科技哲学与媒介研究等相关学术领域之间的交流融合。
-
记忆与传承李文嘉 著本书为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决策咨询项目——网络与数字时代上海红色文化传播创新策略研究(2021-YJ-L05-A)的研究报告成果,项目鉴定等级为优秀。1.独特的研究视角突破传统传播视角立足受众角度,从上海红色文化品牌传播认知效果角度出发,辨析认知偏差困境与偏差原因,提出破解路径与优化精准传播策略,以视觉传播为突破点建构了数字背景下上海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内部联动的生态范式,有效改变“从上而下”的传播模式与单向的传播结构。 2.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从实证研究出发系统地建构了红色文化基因提取的理论方式,创新性地提出建构上海市红色文化基因数据库。并关注当前存在的对于上海红色文化认知及红色符号认可度的问题,分析数字时代上海红色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旨在通过对现实困境的成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多维度的创新策略。立足红色文化视觉传播的融合叙事视角,运用模因理论激活其生命力;将弱势模因变异革新;挖掘红色文化基因IP资源下的文化形式与内容场景重构方式;探讨文创产品物质样态数字化的更新方式;构建上海红色文创产业内部联动的生态范式、激发文创数字劳动者活力,搭建全渠道、多样态的传播链。
-
数字时代国际出版中的文化安全研究孙万军数字时代,出版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出版物形态的变化,出版物已经从单一的纸质形态转化为以纸质和数字媒体为基础的多元形态。其二是出版传播渠道的变化,传统的印刷平面传播已经拓展为印刷、多媒体、网络等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传播。其三是出版的影响范围无限扩大,互联网把出版物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使得任何一个出版行为都可能成为国际出版。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让人类享受方便快捷传播的同时,也给各民族的文化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经过出版人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在出版物数量上已经成长为出版大国。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在出版话语平台和话语影响力方面差距巨大,必须做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缩小差距,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要增强中国出版的国际话语影响力,首先得从构建中国国际出版话语体系着手。因此,本研究提出以学术出版话语为骨骼、以教育出版话语为经络、以大众出版话语为血肉、以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为灵魂,构建中华文化国际出版话语体系。目前,我们国际出版的话语体系正在从以传播者为中心逐步转型到以国际受众为中心。国际出版话语只有接受受众话语体系,关注国际受众的需求,才能逐步影响受众的认知,提高话语的影响力。
-
融媒体蒋晓丽 杨钊 李连杰 李书简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着眼国内外媒体生态,顺应社会形势和政策走向,以该领域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媒介融合的探索和推进上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传媒集团深入调研,以丰富的业界实践材料为基础探讨媒介融合的内在规律。同时,立足于媒介融合的战略趋势,从融媒体的语境、探索、目标、挑战与路径五个层面考察媒介融合的中国实践,以挖掘融媒体的建设思路并梳理其发展脉络,分析中国融媒体的代表案例并厘清其运作机制,并呈现中国媒体生态系统与其它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以勾画出兼具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媒介演进图景。作为“泛媒介”丛书的开篇之作,本书从媒体融合的中国路径出发,重新审视融媒体的发展历程,试图在技术性话语与治疗性话语交织的未来媒体图景中,帮助相关研究者与媒体从业者定位“人-媒体-社会”三者的关系。
-
数字商业传播创新案例解析张殿元暂缺简介...
-
智媒生态下视听主流媒体发展研究高宪春本书系传媒研究方面的学术专著。本书基于当下多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5G和大数据、AI、区块链技术及元宇宙等运用发展,研究了智媒生态下的视听主流媒体发展问题,以期为智媒生态下我国视听主流媒体的融合实践与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共分八章,第一章是视听主流媒体“复合化”发展,第二章是视听主流媒体交互传播的思维变化,第三章是视听主流媒体多平台发展,第四章是视听主流媒体服务4.0扩展,第五章是视听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发展,第六章是视听主流媒体的节目创新,第七章是视听主流媒体文化的构建,第八章是视听主流媒体新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
经济日报40年40篇作品选郑庆东2023年1月1日,《经济日报》迎来40周岁的生日。自1983年1月1日创刊以来,《经济日报》记录、发现、见证了中国经济的每一点变化、每一次变革。这本《经济日报40年40篇作品选》,是40年来《经济日报》履行中央党报责任的坚实足迹,是经济报人挥墨笔耕、艰苦奋斗的情景再现。书中所录文稿均为《经济日报》公开刊发的稿件,包括40年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事件报道,以及“全国好新闻”“中国新闻奖”的奖项的获奖作品等。
-
理性多元思考法[日] 苅谷刚彦 后浪你分析电影中的角色时只会考虑“正义”和“邪恶”两个阵营吗?专家说明年房价会涨,就一定不会跌吗?所有事物的结论只有“是”或“否”这两个吗?从经济趋势到生活决策,我们早已被海量的信息淹没。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大脑做判断,那么只能全盘接受他人想让你看到的“事实”。牛津知名教授总结多年教学经验,以阅读、写作、提问为切入点,整理了一套系统性掌握多元思考的方法:首先在阅读时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逻辑,不再轻易地被他人的意见左右;然后尝试从多个立场写文章反驳作者观点,建立多个思考视角;最后通过提问“为什么”引出新问题,找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新看法,进一步提升思考质量。作者希望读者们养成从多角度出发独立思考的习惯,摆脱盲从盲信。如果上网冲浪时不再盲目转发、点赞,写文章时能从不同角度清晰且严谨地阐述自身观点,会议中立即提出一针见血的好问题,那么你就已经成为出色的多元思考者。
-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研究姜红等当互联网成为“一种重新构造世界的结构性力量”时,原先建立在现代性背景之下和传统媒体基础上的新闻传播学科概念体系已经很难对当下的经验和情境有充分的解释力,今天的“新新闻传播实践”呼唤新概念网络的出场。本书将研究重心放在新闻传播核心话语的范式重构上,重点研究传统的新闻学科核心概念,如媒介、新闻、舆论、文本、传者、受众等在新新闻传播实践中经历的“观念折变”,希望通过对这些核心概念的再度探讨,回应当下非常急迫的学科范式转型问题。当然,在日渐“加速”的时代,这些对旧概念所谓的“新理解”很快也可能会被**。只有这样和实践连接的理论之树才可能长青,新的学科之网才可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