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知识传播
-
右江之声广西右江水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著《右江之声——右江水利公司新闻作品选》遴选了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20周年暨安全运行15周年的新闻作品,同时汇编了近些年来反映右江水利公司运行管理的其他优秀宣传作品。这些作品,既有消息又有通讯、特写、侧记,还有一部分深度报道,不论是思想内涵还是写作方法技巧,都是作者深入一线、深入实际的真实反映,均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些作品的作者,既有中央媒体的“大手笔”,也有省、部新闻媒体的领军人物,还有很多后起之秀。他们积极发现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的新闻线索,抒发对水利事业的热忱之心,担起对水利报道的新闻责任,为我们留下一批宝贵的宣传佳作,也为右江水利公司宣传工作传授和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
-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大数据思维研究李颖 著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给图书馆带来了发展机遇,而且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高校图书馆要借助大数据技术不断完善自身服务管理体系,创新信息服务理念、管理方式、服务模式、服务平台,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基于此,本书用七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围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图书馆与信息服务如何有效对接进行分析,第二章到第三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第四章至第六章重点对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及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第七章论述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信息服务转型及其策略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
-
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庞云黠,潘佳宝 著了解财经新闻报道的人都明白,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财经报道与一般性新闻报道的要求与特点是没有本质差异的:比如在信源使用上,争议事件需要有多信源的交叉验证,报道中的分析应该是基于数据等客观信息的有限分析,不应该大量出现记者自己的主观观点,应严格区分新闻报道与评论的差异,等等。但是财经报道与一般性新闻报道大的区别在于,需要记者对财经知识、财经内容本身有所了解与掌握。因此,该书选择以介绍财经领域的核心概念、指标为主要逻辑的方式,方便读者相对系统地掌握财经新闻报道中的基础性内容。对于财经知识与概念的介绍并不追求完备,而是按照其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频率即“是否常出现于新闻报道中”进行筛选,而且对知识的讲解与介绍要比经济学领域的讲授更为简单和基础,并不追求经济理论以及数理逻辑上的透彻,只要能够理解相应的报道即可。在介绍了概念、指标的基本定义后,该书会辅以相关的新闻报道来进行举例说明。报道案例并不是以整篇新闻的形态出现,而是将案例中与指标概念相关的部分单独提炼出来,经过分析以及拆解,方便读者理解新闻报道通常都会在怎样的背景与场景中应用这些指标概念,以及具体如何使用和关注它们。比如金融领域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oan Prime Rate,LPR)这个概念,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其在金融报道中较常出现,该书不仅会介绍LPR本身的含义,也会结合实际的新闻案例分析已有的报道从哪些角度报道了该指标。实际报道案例能让读者直观地看到某个概念是如何应用到新闻报道中的,以及新闻报道会从哪些视角关注这些概念。该书也在特定章节相对完整地介绍了整篇报道,比如在公司报道部分使用了《德威新材13.8亿应收票据调查》的上、下两篇报道做案例,讲解了记者是如何分析作为上市公司的德威新材可能存在的问题,记者的调查思路、调查内容等等,并不仅仅关注调查结果即新闻报道本身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分析记者是如何从公开的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因此,该书希望能够通过概念指标与报道案例的结合,实现财经知识与新闻报道的有机结合,从而帮助学习者基于新闻事实进行消息、解释性报道、分析性报道的写作。当然,这种新闻事实与分析的结合需要记者长期的磨炼才能够实现,而对于财经新闻报道的初学者来说,既有的新闻报道就是新闻性与财经性结合的示例。
-
版权金融政策与服务模式研究魏玉山 著《版权金融政策与服务模式研究》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版权金融综合性研究报告,由广州市黄埔区委宣传部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共同编撰完成。主要内容包括版权金融的概念研究、国内外版权金融发展,版权金融政策研究综述、版权金融服务模式研究、版权金融行业应用研究以及广州市黄浦区、广州开发区版权金融实践研究。本书最后还汇编了2016—2021年我国版权金融相关政策,总结、梳理了2001—2021年版权金融大事记。本书通过大量调研,研究对比,邀请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后整理完成。
-
中国图书版本学姚伯岳 著本书为姚伯岳先生2004年版《中国图书版本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的修订本。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中国图书版本诸问题进行探讨。上编为理论分析,对版本学理论、版本学史、版本分析、版本鉴定、版本目录等问题进行理论阐述;下编为实践指导,对中国从古至今各类图书版本鉴定的方法做了详细介绍,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新一版中,作者结合自身近20多年来的积累和新的研究成果,在保留初版主体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补充与修订,使本书在论述上更为全面、理论上更为醇熟、实践性上更具可操作性,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此书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亦适合广大古籍图书收藏者、版本学爱好者阅读使用。
-
档案文献遗产精准保护模式研究赵跃 著《档案文献遗产精准保护模式研究》以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索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精准保护趋势下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模式的创新路径。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践调查,提出能否及如何利用集成评估实现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模式创新问题,并依据我国档案文献遗产评估工作开展现状及伺题,分析了基于评估的档案文献遗产精准保护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遗产意义。评估、破损评估以及风险评估模型,确定了以价值为导向、面向可持续性、以数据为基础的构建档案文献遗产精准保护模式的三大目标,遵循科学保护、决策导向和便于操作等原则,从价值维度、载体维度和环境维度构建基于评估的档案文献遗产精准保护模式,并对此模式的核心要素、构成模块和主要特点进行了阐释。最后,从评估要素设计、评估流程设计、评估工具开发、模式实现保障等层面探讨了此模式的实现路径。
-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王立诚 编本书在第3版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高等学校“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的需要,对全书内容进行了修订;并结合各类型数据库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对有关数据库的内容进行了更新;从大学生对信息需求的变化,增加了“引文信息检索”和“网络开放教学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两个章节。全书系统地阐述了社会科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介绍了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的编排方法和使用方法;根据文科类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以及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需要,按文献出版类型分别介绍了获取的方法和途径。本书不仅可以作为文科院校本专科生的“信息检索”课教材,还可供图书情报人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
-
广电媒体融合发展进行时《广电媒体融合发展进行时》编委会 编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和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2021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全国开展了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典型案例、成长项目征集评选工作,共评出2021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10家、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15个、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成长项目15个。为积极推广2021年度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先导单位和成长项目的做法经验,图书编委会将上述单位,案例和项目的基本情况,创新做法,典型实例,突出成绩,发展前景汇编成册。通过推广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相关单位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媒体融合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推动全国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
从纸媒到智媒南方都市报 著近年来,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坚强领导下,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有力指导下,南方都市报守正创新,奋勇开拓,大力推进融合转型,努力探索一条符合中央精神、顺应行业趋势、切合自身实际的转型之路。媒体融合转型的方法和路径可能很多,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好地履行新闻舆论的职责和使命,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绝不能在探索中忘记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初心。面对全新的传播格局和时代命题,南都人有清醒的认识、坚定的行动,义无反顾地挥别了印刷思维、生产惯性,积极创新,大胆实践,以产品供给倒逼生产关系改革,以媒体融合力促社会治理,以社会治理力促智媒转型。南都融合转型开启以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历任领导莫高义、刘红兵、崔朝阳、黄常开、郑广宁,审时度势,求真务实,接续带领集团制定出具有高度前瞻性和可持续的发展方略,为南都转型指明了方向。南都历任“班长”梅志清、任天阳和现任党委书记戎明昌带领团队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接续奋斗,持续探索。当前,媒体融合发展正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不少媒体同行做出了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的探索。我们在认真借鉴、深入学习的同时,更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我们深知,南都的智媒转型之路,仅仅是开了个头,前面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但我们深信,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齐心协力往前跑,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媒体融合的大江大河中屹立潮头!
-
好新闻的味道朱建华 著《好新闻的味道:中国新闻奖消息作品赏析》为“好新闻”系列丛书第二部。写好消息是记者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本书精选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作品70篇作为分析对象,加之赏析文章。赏析文章联系当时新闻传播的实际需要和新闻采写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获奖作品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新闻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探讨消息写作技法与技巧,此外还延展了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传媒学界和业界的精彩点评,并探讨了获奖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与指导性。本书为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如何打造好新闻等提供了翔实又生动的方法论,适合新闻工作者、新闻爱好者和新闻院校师生等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