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信赖与安心的养老金改革

信赖与安心的养老金改革

作者:(日)高山宪之 编著,张启新 等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8-01

ISBN:9787208108769

定价:¥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高山宪之编著的《信赖与安心的养老金改革》为日本著名的养老金专家高山宪之教授编著的三本书之合辑,着重介绍了目前世界上较有代表性且对中国具有比较、参考借鉴意义的养老金制度的改革过程及制度模式。它们为:通过“负担的结构改革”以重塑民众对养老金制度的信心的日本的养老金改革及其现行制度;虽然制度历史短暂,但试图通过扩大覆盖面、并对激励和承诺问题给予特别关注,以完善制度建设的亚洲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养老金制度现状;以及制度相对成熟、寻求更好发展,以从容麻对老龄化的发达国家的养老金改革。本书将通过介绍一系列最新的制度模式向读者全景式地展示21世纪世界养老金制度的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高山宪之,1946年生于日本长野县。东京大学大学院博士毕业。经济学博士。目前为日本养老金和老龄化政策综合研究机构(Research Institute for Policies on Pension &Aging·RIPPA)负责人、代际利益调整项目(PIE)研究代表、一桥大学名誉教授。 高山宪之教授是指导日本1994年养老金改革的先驱者之一,1999年以降,他成为日本养老金问题的最高权威,倡导了冻结养老金保险费的政策走向。2002年1月他出面邀请了当时瑞典养老金改革主管部长到日本,一力承担了由该部长与日本超党派的国会议员出席的养老金恳谈会的筹备工作。近年来,他作为养老金的专家顾问,活跃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机构中。
目录
前言中国的养老金改革:激励、监管及政策选择(中文版序)序第一编 日本:信赖与安心的养老金改革 第一部分 日本的公共养老金改革 第一章 日本公共养老金的现状 一、福利养老金赤字已成定局 二、600万亿日元债务出超的养老金平衡表 三、1998年度以后的社会保险费负担超过国税总额 四、养老金保险费负担之重在公共租税中尤为突出 五、厚生养老金的空洞化与国民养老金一样在无声地演绎着 六、再分配后收入的老少逆转 第二章 2004年养老金修改法案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方针 二、保险费的小幅度上扬与上限的法定化 三、特例期与过去工资的解读 四、养老金给付水准的下调 五、给付水准的固定 六、养老金给付现状 七、国库负担比例的阶段性上升 八、积累金的目标水准 九、在职老龄养老金的改善 十、按收入比例的养老金的推迟给付 十一、以70岁以上的老人为对象的在职老龄养老金 十二、离婚时的养老金分割 十三、遗属养老金制度的调正 十四、育儿援助政策的扩充 十五、残疾人养老金的改善 十六、国民养老金保险费拒缴对策 十七、养老金个人信息的定期通知 十八、其他公共养老金的改善措施 十九、企业养老金部分的修改项目 第三章 关于2004年养老金改正草案——过激且僵硬的“负担的结构性改革” 一、每年15万亿日元左右的定期养老金负担增加计划 二、不可遏止的厚生养老金的空洞化 三、被逐出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 四、经济增长的束缚 五、雇用的代价 六、养老金保险费提高将导致所得税、居民税和法人税的减征 七、平衡表如何变化 八、保险费缴费与给付的多与少的逆转 九、自我牺牲与献身背后的漫不经心与不作为 十、杀鸡用牛刀 十一、能把未来方案的策划交给被绑住手脚的厚生劳动省吗? 十二、已经裁定的养老金水准突破50% 十三、给付金额的计算方法越来越难懂 十四、为何限定调整期限 十五、挂羊头卖狗肉的宏观经济调整 十六、给付确定型方式 十七、已经推迟的给付开始年龄将进一步推迟 十八、实际所得的模型养老金突破50% 十九、降低基础养老金的给付水准是否合适 二十、为何将税收投入养老金 二十一、税金的浪费在增加 二十二、积累金的拆零 二十三、有所进步的养老金分割 二十四、遗属养老金中主妇家庭的优惠 二十五、对点数制的疑虑 第四章 养老金制度的彻底改革 一、保险费缴费与给付直接相关 二、与过去缴费部分的区别记账 三、国民养老金保险费向收入比例型转变 四、基础养老金的解体 五、向保证养老金的蜕变 六、将公共资金(税金)用于压缩与过去相关的债务出超 七、落后20年的直接与间接比率的修正 八、引进以养老金为目的的消费税 九、抑制给付的增加 十、提成制度的引进 十一、健全平衡表的具体案例 十二、公共养老金的债务出超额可以减多少 第二部分 最近世界上的养老金改革 第五章 瑞典——向名义账户制的转变 一、国内外日益热切的关注 二、改革的背景与过程 三、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彻底改革 四、名义保险费资产 五、付费与给付一对一对应原则及其例外 六、养老金保险费趋于长期固定 七、接受给付的开始年龄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八、向按工资计酬制的转变 九、自动安定装置的引进 十、公共养老金给付费的抑制 十一、对现收现付方式的无端的批判 十二、与现收现付方式基础上的给付制养老金的区别 十三、基础养老金向保证养老金的蜕变 十四、桔黄色的信 十五、残疾人养老金、遗属养老金的分离 第六章 德国与法国 一、具有1lO年历史的德国养老金制度 二、1972年的改革 三、1992年的改革 四、净基数的给付调整 五、接受给付开始(退休)年龄的推迟的提前实施 六、对人口因素的关注 七、适用对象扩大至临时工 八、1999年的改革 九、科尔时代的终结 十、2001年的改革 十一、李斯特养老金的创立 十二、公共养老金保险费的现状冻结 十三、吕鲁普社会保障改革审议会 十四、德国流的新的自动安定装置 十五、“无法决策的国家”的犹疑 十六、法国接受给付开始年龄为60岁 十七、对缴费期短的人的严厉惩罚 十八、社会保障目的税(CSG) 十九、企业养老金(AGIRC、ARRCO) 二十、2003年改革 第七章 智利、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 一、智利的养老金制度 二、巨额的转型成本 三、参保率的降低 四、高昂的处理成本 五、每年变化激烈的投资收益 六、新加坡的养老金制度(中央公积金) 七、看不见的税金 八、名义给付制 九、澳大利亚的养老金制度 十、职业退休金的社会化 十一、一次性退休给付的情结 十二、发展中国家的养老金问题 十三、转型经济国家的养老金问题 第三部分 养老金争议的10年 第八章 关于向民营化和积累方式转变的养老金论战 一、养老金民营化论 二、斯蒂格利茨教授的观点 三、给付确定型与缴费确定型 四、积累方式与现收现付制 五、公共养老金为什么要用现收现付方式运营? 六、两重负担 七、世界银行提出的问题 八、皮蒂与麦吉利夫雷的激烈批判 九、萨缪森阿龙悖论 十、资金的复利运作能否与人口老龄化的动态保持中立? 十一、被忽略的转型成本 十二、零和游戏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九章 信赖与安心——新的养老金故事 一、无视平衡表的厚生劳动省 二、平衡表的厉害之处 三、误解与争辩 四、延续过去妥当与否 五、养老金是政治家的必修科目 六、对政治的期待第二编 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养老金计划:激励、承诺及其在退休后的作用 第十章 公共养老金计划:劳动力市场与执行问题 一、引言 二、劳动力市场问题与退休年龄 三、执行情况 第十一章 中国养老保险锏度的宏观分析:筹资问题与激励问题 一、引言 二、简要历史:改革背景和省级统筹制度 三、省级统筹制度的分析:财务问题和激励问题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 中国台湾:改革中的强制性职业养老金 一、引言 二、历史背景 三、目前的制度 四、养老基金的资产分配和投资绩效 五、老年人的经济地位 六、主要问题 七、未来发展 八、结论 第十三章 中国香港的退休收入保障 一、引言 二、工作、退休和劳动力就业 三、社会保障的简要发展史 四、香港目前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 五、当代和下一代老年人的财务结构 六、潜在的问题 七、结论 第十四章 印度的养老金制度 一、引言 二、目前养老金制度的综述 三、养老金计划的执行情况 四、目前老年人的经济地位 五、激励与承诺问题 六、未来的政策选择第三编 蛋糕的滋昧:发达国家养老金计划研究 第十五章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单一支柱的陷阱 一、引言 二、新加坡的政治经济 三、新加坡目前的养老金制度安排 四、对中央公积金的评价 五、改革的展望 第十六章 瑞典的养老金改革 一、瑞典养老金制度改革概述 二、改革者所面临的问题 三、从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过渡 四、新养老金制度描述 五、最终评论 第十七章 英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主要问题 一、引言 二、英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 三、1980年以后的改革 四、职业养老金计划的法律结构与管理框架 五、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会计框架 六、积累型养老金计划的风险与回报 七、养老金基金资产的管理 八、养老金基金的投资业绩 九、关于机构投资的迈纳斯评论 十、结论 第十八章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新趋势 一、引言 二、概述养老金计划的设计与特征 三、美国养老金计划的变化与发展 四、结论 第十九章 公共养老金改革的lO年历程 一、引言 二、背景 三、定义 四、经济学与人口统计 五、政治风险 六、养老金改革的模式 七、名义缴费确定制 八、养老金改革问题 九、结论参考文献译者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