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心电向量学导读及图谱
作者:孙英贤 主编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01
ISBN:9787538175615
定价:¥4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心脏是个不规则的类球体,随心脏不断地除极和复极过程,带电的心脏不断地发生瞬间动作电位,再通过身体这一容积导体,将各瞬间的动作电位传导在体表上。该心脏电位体本来是立体的,经心电向量机的电极板将各瞬间的动作电位从体表收集放大,将形成的空间向量,再向额面、侧面(左或右)、横面(水平面)上投影,描记则形成额、侧(左或右)、横面上的心电向量环。额面心电向量环再投影在平面上,则形成I、.Ⅱ、Ⅲ、aVR、aVL、aVF等6个导联的心电图;横面心电向量环再投影在平面上,则形成V]、V2、V3、V4、v5、V66个心前导联的心电图。从而,心脏动作电位体的第1次投影产生的是心电向量图,而心电图则是心电向量图向平面上的再投影即第2次投影产生的。因此与心电图相比,在心电向量图上更能提供房、室三位空间更清晰的电活动信息,包含每时刻向量的空间方向和大小。
作者简介
孙英贤,男,。心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198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获循环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2002年完成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青年委员,心电生理专业委员,中国实用内科组织编委会编委,全国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指南编制专家组成员。
目录
第一篇 心电向量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心电向量图形成的原理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的电偶学说
二、心电向量学理论所用的一些概念
三、电偶学说及容积导电
四、心电向量图的形成
五、Frank体系心电向量图与12个导联的心电图
六、P、QRS、T环及U环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 心电向量环的分析方法
一、心电向量环的3个投影面
二、P、QRS、T环在3个面上的运行方式
三、泪点
四、等电位点:E点、O点、J点
五、心电向量图的计测
六、心电向量图有关指标及正常范围
第二篇 心脏肥大
第一章 心房肥大
一、右心房肥大
二、左心房肥大
三、双侧心房肥大
第二章 右室肥厚
一、右心室肥厚的心向量图基本改变
二、右心室肥厚的分型
第三章 左心室肥厚
一、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向量图改变
二、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向量图改变类型
三、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向量图的诊断标准
第四章 双室肥厚的心电向量图诊断
一、chou等的诊断标准
二、Simoon等的诊断标准
三、我国关于双侧心室肥厚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第三篇 束支传导阻滞
第一章 右束支传导阻滞
一、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概述
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向量图及心电图
第二章 左束支传导阻滞
一、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电生理机制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向量图分型及诊断
三、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第三章 室内传导阻滞
第四章 左束支分支阻滞
一、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二、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三、左(间)中隔支传导阻滞
第五章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一、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第六章 束支传导阻滞并心室肥厚
一、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左心室肥厚
二、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心室肥厚
第四篇 心肌梗死的心电向量图
第一章 心肌梗死的心电向量图的基本改变
一、心肌梗死后QRS环的改变
二、心肌梗死后T环及ST段心电向量图的改变
第二章 心肌梗死的心电向量图定位诊断
一、前间壁心肌梗死
二、限局性前壁心肌梗死
三、前侧壁心肌梗死
四、侧壁心肌梗死
五、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六、下壁心肌梗死
七、后侧壁心肌梗死
八、正后壁心肌梗死
九、急性内膜下心肌梗死
第三章 心肌梗死并室内的束支阻滞
一、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心肌梗死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心肌梗死
第五篇 冠动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
一、心肌缺血的T环
二、心肌损伤时ST向量的出现及指向
三、T波及T环改变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
第六篇 预激综合征
一、概念
二、预激综合征的分类
三、WPW综合征的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
四、WPW综合征的心电向量图的鉴别诊断
五、预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第七篇 心电向量图谱
病例1:正常心电向量图
病例2:正常心电向量图
病例3:右心房大、室间隔增厚
病例4:右心房大、左间隔支阻滞
病例5:左心房大、左前分支阻滞、心肌缺血
病例6:左心室肥厚
病例7:左心室肥厚、早期复极综合征
病例8:左心室肥厚并劳损
病例9:左心室肥厚并劳损
病例10:左心室肥厚并劳损
病例11:ST、T异常,向前向量增大
病例12:肺气肿环改变
病例13:右心室肥厚
病例14:右心室肥厚
病例15:右心室肥厚、T环改变
病例16:右心房肥厚、右室大(右束支阻滞型)
病例17:右心室肥厚
病例18:右心室肥厚
病例19:右心室肥厚(右束支阻滞型)
病例20:双室肥厚
病例21: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病例22: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
病例23: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病例24: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
病例25: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右,室肥厚
病例26: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假性电轴左偏,右,室肥厚
病例27:左间隔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不完性全右束支阻滞
病例28:左束支双分支阻滞
病例29: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并前间壁心肌梗死
病例30: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并前间壁大面积梗死
病例31: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分支下型),室间隔大面积梗死
病例32:假性电轴左偏,QRS环左上面积增大
病例33:假性电轴左偏,QRS环右后上面积增大,右心室肥厚
病例34:假性电轴左偏,右心室负荷过重
病例35:左前分支阻滞,右心室肥厚
病例36: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病例37:心室内阻滞
病例38:心室内阻滞,左前分支阻滞,QRS环有缺蚀,T环异常心肌病向量改变
病例39:心室内阻滞,蚀缺现象,酷似高侧壁梗死、心肌病心电向量图改变
病例40:室内阻滞
病例41: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病例42: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病例43: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大面积)
病例44: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大面积)
病例45:近期下壁心肌梗死、前侧壁心肌梗死
病例46:近期下壁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大
病例47: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左前分支阻滞
病例48: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左前分支阻滞
病例49:下侧壁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
病例50:限局性前壁心肌梗死
病例51: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病例52:近期前间壁心肌梗死
病例53:右心室肥大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可疑下壁心肌梗死
病例54: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T环异常
病例55:前间壁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病例56:前间壁心肌梗死,左前分支阻滞
病例57: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病例58: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病例59:限局性前壁心肌梗死
病例60:限局性前壁心肌梗死,T环改变
病例61: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近期),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病例62: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病例63: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室壁瘤
病例64:室间隔厚致初始右前上向量增大
病例65:右心房大,室间隔增厚
病例66:T环改变造成ECGTv1>Tvs
病例67:心肌缺血
病例68:T环异常改变
病例69:T环变小
病例70:T环变小运行反向,ST指右前上
病例71:sT、T异常
病例72:ST、T异常
病例73:起搏
病例74:A型WPW综合征
病例75:A型WPW综合征
病例43:WPW(B型)综合征
病例77:WPW(B型)综合征
附录
心电向量图的词汇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心电向量图形成的原理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的电偶学说
二、心电向量学理论所用的一些概念
三、电偶学说及容积导电
四、心电向量图的形成
五、Frank体系心电向量图与12个导联的心电图
六、P、QRS、T环及U环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 心电向量环的分析方法
一、心电向量环的3个投影面
二、P、QRS、T环在3个面上的运行方式
三、泪点
四、等电位点:E点、O点、J点
五、心电向量图的计测
六、心电向量图有关指标及正常范围
第二篇 心脏肥大
第一章 心房肥大
一、右心房肥大
二、左心房肥大
三、双侧心房肥大
第二章 右室肥厚
一、右心室肥厚的心向量图基本改变
二、右心室肥厚的分型
第三章 左心室肥厚
一、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向量图改变
二、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向量图改变类型
三、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向量图的诊断标准
第四章 双室肥厚的心电向量图诊断
一、chou等的诊断标准
二、Simoon等的诊断标准
三、我国关于双侧心室肥厚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第三篇 束支传导阻滞
第一章 右束支传导阻滞
一、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概述
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向量图及心电图
第二章 左束支传导阻滞
一、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电生理机制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向量图分型及诊断
三、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第三章 室内传导阻滞
第四章 左束支分支阻滞
一、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二、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三、左(间)中隔支传导阻滞
第五章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一、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第六章 束支传导阻滞并心室肥厚
一、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左心室肥厚
二、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心室肥厚
第四篇 心肌梗死的心电向量图
第一章 心肌梗死的心电向量图的基本改变
一、心肌梗死后QRS环的改变
二、心肌梗死后T环及ST段心电向量图的改变
第二章 心肌梗死的心电向量图定位诊断
一、前间壁心肌梗死
二、限局性前壁心肌梗死
三、前侧壁心肌梗死
四、侧壁心肌梗死
五、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六、下壁心肌梗死
七、后侧壁心肌梗死
八、正后壁心肌梗死
九、急性内膜下心肌梗死
第三章 心肌梗死并室内的束支阻滞
一、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心肌梗死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心肌梗死
第五篇 冠动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
一、心肌缺血的T环
二、心肌损伤时ST向量的出现及指向
三、T波及T环改变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
第六篇 预激综合征
一、概念
二、预激综合征的分类
三、WPW综合征的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图
四、WPW综合征的心电向量图的鉴别诊断
五、预激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第七篇 心电向量图谱
病例1:正常心电向量图
病例2:正常心电向量图
病例3:右心房大、室间隔增厚
病例4:右心房大、左间隔支阻滞
病例5:左心房大、左前分支阻滞、心肌缺血
病例6:左心室肥厚
病例7:左心室肥厚、早期复极综合征
病例8:左心室肥厚并劳损
病例9:左心室肥厚并劳损
病例10:左心室肥厚并劳损
病例11:ST、T异常,向前向量增大
病例12:肺气肿环改变
病例13:右心室肥厚
病例14:右心室肥厚
病例15:右心室肥厚、T环改变
病例16:右心房肥厚、右室大(右束支阻滞型)
病例17:右心室肥厚
病例18:右心室肥厚
病例19:右心室肥厚(右束支阻滞型)
病例20:双室肥厚
病例21: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病例22: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
病例23: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病例24: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
病例25: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右,室肥厚
病例26: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假性电轴左偏,右,室肥厚
病例27:左间隔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不完性全右束支阻滞
病例28:左束支双分支阻滞
病例29: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并前间壁心肌梗死
病例30: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并前间壁大面积梗死
病例31: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分支下型),室间隔大面积梗死
病例32:假性电轴左偏,QRS环左上面积增大
病例33:假性电轴左偏,QRS环右后上面积增大,右心室肥厚
病例34:假性电轴左偏,右心室负荷过重
病例35:左前分支阻滞,右心室肥厚
病例36: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左前分支传导阻滞,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病例37:心室内阻滞
病例38:心室内阻滞,左前分支阻滞,QRS环有缺蚀,T环异常心肌病向量改变
病例39:心室内阻滞,蚀缺现象,酷似高侧壁梗死、心肌病心电向量图改变
病例40:室内阻滞
病例41: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病例42: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病例43: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大面积)
病例44: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大面积)
病例45:近期下壁心肌梗死、前侧壁心肌梗死
病例46:近期下壁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大
病例47: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左前分支阻滞
病例48: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左前分支阻滞
病例49:下侧壁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
病例50:限局性前壁心肌梗死
病例51: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病例52:近期前间壁心肌梗死
病例53:右心室肥大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可疑下壁心肌梗死
病例54: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T环异常
病例55:前间壁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病例56:前间壁心肌梗死,左前分支阻滞
病例57: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病例58: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病例59:限局性前壁心肌梗死
病例60:限局性前壁心肌梗死,T环改变
病例61: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近期),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病例62: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病例63: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室壁瘤
病例64:室间隔厚致初始右前上向量增大
病例65:右心房大,室间隔增厚
病例66:T环改变造成ECGTv1>Tvs
病例67:心肌缺血
病例68:T环异常改变
病例69:T环变小
病例70:T环变小运行反向,ST指右前上
病例71:sT、T异常
病例72:ST、T异常
病例73:起搏
病例74:A型WPW综合征
病例75:A型WPW综合征
病例43:WPW(B型)综合征
病例77:WPW(B型)综合征
附录
心电向量图的词汇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