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
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修订编辑委员会 编《中国少数民族》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作为整套《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提纲挈领之作,该书的出版,为国内外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一本权威性、综合性、基础性的读物,对于普及民族知识、宣传民族政策、开展民族研究、推动民族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少数民族》问世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充分展示新时期各民族的新风貌,总结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更好地满国内外读者的需求,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家民委决定对《中国少数民族》进行修订、再版,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之一。本次修订,确定了几项原则,即尊重民族感情的政治原则,尊重原著的学术原则,厚今薄古的写作原则,宜粗不宜细的技术原则,精练精美的精品原则。按照这几项原则,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前提下,坚持以补为主,以改为辅,重点补充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修订后的《中国少数民族》,将更为全面、更为系统地反映各个民族的历史渊源、地域风貌、社会风俗、文化特色、发展成就和未来前景。《中国少数民族》的修订、再版工作,由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负责牵头,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具体承担。
-
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马曼丽,张树青 著《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的探讨提出了一些观点,如其中一个重要的看法是,认为当代霸权衰落很可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跨国民族的文化,即世界范围的跨国民族文化问题及其国内的跨国移民文化问题,可能将是变革美国的有决定意义的问题。例如《跨国民族理论问题综论》论及的“三个主义”问题、美国对跨国文化中的犹太民族及以色列政策问题等,都是涉及其国际、国内深层次的重量级问题,而且会影响全球化道路一段时期的发展,而并非仅涉及个别国家、民族的一般问题。它对犹太人这个跨国民族的态度以及其国内犹太人的地位,不只决定美国对以色列的态度、政策,而且导致许多伊斯兰国家群起反美,并因而利用世界跨国民族、跨国同宗教族群及其共同文化形成一股反美浪潮,这是削弱美国霸权势力的不容忽视的重大力量。
-
河西走廊多民族和平杂居与发展态势研究切排 著存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河西走廊的意义和作用是非同寻常的。我们难以设想,如果没有河西走廊这一连接中原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枢纽通道,中国今天的面貌会是什么样?河西走廊的历史作用和特点,恰如该书所言:“河西走廊地处黄土高原农耕区与青藏高原游牧区交错过渡的地带,它在我国中原文化和西亚文化、南亚文化的汇合点和撞击点上,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中继站,也是个汇合区,即是丝路交通枢纽,也是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舞台,其中延伸的丝绸之路则是我国与中亚、南亚各国进行交往的大动脉。在地貌上是连接甘肃和新疆的一个走廊形的通道。这一文化走廊东与我国黄河流域的文化带相联结,西与伊朗、阿拉伯世界相往来,形成了一条影响十分深远的文化走廊。”对于这样一条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河西走廊,学术界一直甚为关注,有关研究著述也相当丰富,特别是对河西走廊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民族迁徙活动、文化交融及宗教、语言变更等,均产生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那么,同以往有关河西走廊的研究成果相比较,切排先生的这部《河西走廊多民族和平杂居与发展态势研究》有何特点?在我看来,该书至少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1.这是一部对河西走廊的民族进行全面和整体研究的学术著作。以往关于河西走廊的研究著述数量虽不少,但主要是以某一时期、某一方面或某一局部的个案研究居多。将河西走廊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及民族区域作较全面、系统和整体性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虽也有个别从整体视野论述河西走廊的著作,但多数带有介绍性和综述性,研究分量不足。该书毫无疑问是一部从整体上对河西走廊的民族进行综合研究的学术著作,是以“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之整体视野来进行民族研究的学术著作,就此点言之,本书有明显的开拓性。2.该书重点是研究河西走廊的民族,既关照其历史,也关照现实,既立足发展,也着眼未来,是一部融会民族史、民族志、民族学等多种视野研究河西走廊民族面貌的著述。该书以历史为起点,不但系统梳理了历史上河西走廊地区诸民族的活动、迁徙及其相互交融的脉络,也着力呈现当今该走廊地区各民族相互杂居、和平共处及其在文化上相互交融整合的现状及特点,同时还对该走廊地区当今各民族社会发展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讨。该书既广泛利用了历史文献材料,也有大量作者自己的实地田野调查资料,书中对河西走廊地区民族文化的互动与整合、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分布与发展态势等分析研究也颇具新意和启发性。
-
互动调适与重构杨文炯 著中国民族学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主要表现在下列五方面:1.在指导思想方面,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放眼中国和世界民族、民族问题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充分反映和吸收世界民族学发展的优秀思想和最新成果,促进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平等、和谐发展。2.在内容方面,以中国民族学和民族问题为基本内容,构建符合中国和世界民族新发展的知识体系。3.在方法方面,采用实证的、思辨的、比较的、综合的多种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描述与分析综合结合,田野与文献结合,充分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民族学研究有更加广阔的道路。4.在视角方面,认为民族是一个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及种族、生物等各种因素的群体,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群体,全方位研究揭示民族的各个方面,是民族学的显著特色。5.在思想传统方面,继承中国古代对民族实体、民族关系、民族问题丰富而深邃的思想认识,吸取中国历史上处理和对待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经验、政策和方法,使民族学在具有数千年多民族共处历史以及积累了深厚传统民族思想的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发展。
-
中国西北跨国民族文化变异研究马曼丽,安俭,艾买提 著《中国西北跨国民族文化变异研究》内容包括当代跨国民族的政治亚文化变异特征、民族文化的变异与文化构建、跨国民族文化政治内涵、中国西北跨国民族的境外同族的政治文化变异、历史上蒙古族、哈萨克族、卫拉特蒙古族分之的跨国迁移及文化变异等。
-
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陈衍德 著《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东南亚民族关系的两个侧面》的研究对象是东南亚的民族关系,着重探讨这一关系的正、负两个侧面以及相关的问题。文化是探索东南亚民族关系演变的贯穿全书的主线。东南亚历史的整体性造就了本地区文化的共同性,这种文化共同性成为多民族共存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整合以及经济生活的不可分割,又使多民族共存成为必然。但是,民族文化固有的接纳与排斥的两面性,使由此生成的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相互碰撞,加上经济利益之争,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主义就成为东南亚民族关系的一体两面。民族分离运动是民族冲突的极端表现形式,也是民族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它在东南亚此起彼伏:缅甸克伦人、印尼亚齐人、泰南马来人、菲南摩洛人都深陷其间。这几场分离运动各有特点,而后三场的参与者都是穆斯林,他们与各国穆斯林激进派和温和派一起构成东南亚庞杂的伊斯兰文化板块。政治-文化权利的诉求与经济平等的渴望相互交织,使一些少数民族卷入漫长的斗争,主体民族也深受困扰。然而,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既碰撞又共生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其成为无果之争,双方的容忍和妥协又成为必然。在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尼,爪哇族与外岛民族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公实际上是政治-文化不平等在经济领域的投影,深刻地反映了民族关系的多重性,以及“共存-分离”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一些不易走极端又难以和谐共处的民族关系大量存在于东南亚,增加了本地区民族关系的复杂程度。被视为“外来民族”的华人既受土著民族排斥又在时移势变中被后者接纳,成为处于“中间状态”的民族关系之典型,对此只有糅合文化与经济两种因素才能有全方位的理解。重新阐释马来西亚马、华两个民族如何从并存中的对抗转变为共荣中的竞争,就是朝着这个方向的努力。超越传统的华人研究模式,将菲律宾、越南两国的华人问题置于民族关系的框架内予以剖析,也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探索东南亚的民族关系可以有两个视阈:一是从容忍和歧视入手,对“共存-分离”的对立统一发展进程进行历史的解读,这是一种宏观的、外在的解读;一是从印象和评价切入,对民族之间的“排拒接纳”进行心理层面的探察,这是一种微观的、内在的解读。《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东南亚民族关系的两个侧面》试图通过宏观与微观结合、外在与内在互补的分析,同时结合“民族阶级”、“社会冲突 民族斗争”的多层面求索,探寻出一条研究东南亚民族关系的独特路径。
-
河疍与海疍珠疍秦璞,徐桂兰,徐杰舜 著《河疍与海疍珠疍》是“人类学高级论坛文库”之一,全书共分5个章节,主要对河疍与海疍珠疍的相关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水上居民的信仰状况、西江流域水上居民的人文特征、邕船民政治生活的变迁、邕江船民社会生活的变迁、文教卫生情况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 编写《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是在各有关地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由各自治地方分别编写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缔造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建立,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上的民主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三十多年来,各民族自治地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
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张丽剑 著《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是针对湖南桑植白族开展的一项专题研究。在桑植白族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散杂居特点和“民家”文化特质决定了本研究的独特性。也正由于散杂居特点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界对桑植白族的研究较少,更凸显出本研究的必要性。为确保写作的“话语权”,笔者先后五次,历时八个多月对桑植白族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积累了丰富、翔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使得本研究具有创新性。通过对族,群理论的梳理,《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选取族群认同作为桑植白族研究的切入点,从而在散杂居和族群认同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对桑植白族文化的研究。《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对桑植白族历史、文化的探讨无疑将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区域性研究中所涉及的散杂居背景下的生存问题和族群认同问题,是包括桑植白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书中的结论对于其他散杂居民族而言亦有借鉴作用,有助于正确处理散杂居民族关系,促进散杂居民族的发展。从研究方法而言,田野调查作为民族学的“看家本领”,无疑也是《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通过访谈、调查、走访等不同形式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奠定了材料和立论的可信度。历史文献是追溯族源、考究历史的直接依据,地方志、史书、族谱、家乘等史料使得田野资料和文献资料相得益彰。对白族的任何研究,如果脱离它与大理白族的联系孤立开展,将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联系的观点和比较的方法也是《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的重要方法。
-
回族研究文献题录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办 编《回族研究文献题录》特点:1.收录1859年至2007年7月间公开发表的有关回族研究的论文和文章5800多篇。2.收录1877年至2007年7月间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回族著作1000多种。3.具有版本价值的著作只写一个提要,但著录其出版次数,以备参考。4.《回族研究文献题录》由《回族研究论文目录》、《回族研究要籍提要》、《回族研究图书总目》(简目)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