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
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陈衍德 著《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东南亚民族关系的两个侧面》的研究对象是东南亚的民族关系,着重探讨这一关系的正、负两个侧面以及相关的问题。文化是探索东南亚民族关系演变的贯穿全书的主线。东南亚历史的整体性造就了本地区文化的共同性,这种文化共同性成为多民族共存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整合以及经济生活的不可分割,又使多民族共存成为必然。但是,民族文化固有的接纳与排斥的两面性,使由此生成的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相互碰撞,加上经济利益之争,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主义就成为东南亚民族关系的一体两面。民族分离运动是民族冲突的极端表现形式,也是民族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它在东南亚此起彼伏:缅甸克伦人、印尼亚齐人、泰南马来人、菲南摩洛人都深陷其间。这几场分离运动各有特点,而后三场的参与者都是穆斯林,他们与各国穆斯林激进派和温和派一起构成东南亚庞杂的伊斯兰文化板块。政治-文化权利的诉求与经济平等的渴望相互交织,使一些少数民族卷入漫长的斗争,主体民族也深受困扰。然而,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既碰撞又共生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其成为无果之争,双方的容忍和妥协又成为必然。在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尼,爪哇族与外岛民族之间资源分配的不公实际上是政治-文化不平等在经济领域的投影,深刻地反映了民族关系的多重性,以及“共存-分离”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一些不易走极端又难以和谐共处的民族关系大量存在于东南亚,增加了本地区民族关系的复杂程度。被视为“外来民族”的华人既受土著民族排斥又在时移势变中被后者接纳,成为处于“中间状态”的民族关系之典型,对此只有糅合文化与经济两种因素才能有全方位的理解。重新阐释马来西亚马、华两个民族如何从并存中的对抗转变为共荣中的竞争,就是朝着这个方向的努力。超越传统的华人研究模式,将菲律宾、越南两国的华人问题置于民族关系的框架内予以剖析,也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探索东南亚的民族关系可以有两个视阈:一是从容忍和歧视入手,对“共存-分离”的对立统一发展进程进行历史的解读,这是一种宏观的、外在的解读;一是从印象和评价切入,对民族之间的“排拒接纳”进行心理层面的探察,这是一种微观的、内在的解读。《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东南亚民族关系的两个侧面》试图通过宏观与微观结合、外在与内在互补的分析,同时结合“民族阶级”、“社会冲突 民族斗争”的多层面求索,探寻出一条研究东南亚民族关系的独特路径。
-
云南十村何明 主编暂缺简介...
-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 编写《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是在各有关地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由各自治地方分别编写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缔造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建立,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上的民主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三十多年来,各民族自治地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
回族研究文献题录北京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办 编《回族研究文献题录》特点:1.收录1859年至2007年7月间公开发表的有关回族研究的论文和文章5800多篇。2.收录1877年至2007年7月间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回族著作1000多种。3.具有版本价值的著作只写一个提要,但著录其出版次数,以备参考。4.《回族研究文献题录》由《回族研究论文目录》、《回族研究要籍提要》、《回族研究图书总目》(简目)三部分组成。
-
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张丽剑 著《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是针对湖南桑植白族开展的一项专题研究。在桑植白族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散杂居特点和“民家”文化特质决定了本研究的独特性。也正由于散杂居特点的影响,长期以来学界对桑植白族的研究较少,更凸显出本研究的必要性。为确保写作的“话语权”,笔者先后五次,历时八个多月对桑植白族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积累了丰富、翔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使得本研究具有创新性。通过对族,群理论的梳理,《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选取族群认同作为桑植白族研究的切入点,从而在散杂居和族群认同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对桑植白族文化的研究。《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对桑植白族历史、文化的探讨无疑将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区域性研究中所涉及的散杂居背景下的生存问题和族群认同问题,是包括桑植白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书中的结论对于其他散杂居民族而言亦有借鉴作用,有助于正确处理散杂居民族关系,促进散杂居民族的发展。从研究方法而言,田野调查作为民族学的“看家本领”,无疑也是《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通过访谈、调查、走访等不同形式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奠定了材料和立论的可信度。历史文献是追溯族源、考究历史的直接依据,地方志、史书、族谱、家乘等史料使得田野资料和文献资料相得益彰。对白族的任何研究,如果脱离它与大理白族的联系孤立开展,将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联系的观点和比较的方法也是《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湖南桑植白族研究》的重要方法。
-
全球化与民族认同翟学伟,甘会斌,褚建芳 编译《全球化与民族认同》收录了多篇有关全球化与民族认同的论文集,分析了民族认同的建构,探讨了全球化对它的影响以及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对之重建的设想。民族认同的建构是民族国家进行文化融合与政治整合的过程,其要点在于民族统一与族裔多元的平衡以及文化与政治的良性互动。
-
贵州世居民族研究周相卿,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 编贵州世居民族多,包括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共18个民族,仅次于云南。考察世居民族,是因为“世居”民族文化传统保持较为完好,风俗习惯等深刻地影响各民族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从而也对民族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杨叔子 等 著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围绕如何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时代课题,从理论、历史、现实、比较、对策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和考证,取得了具有学术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并通过他们特定的社会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性格与心理的总和。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是被高度综合和概括了的一个民族的共同的精神品质和风貌。民族精神是直接寓于民族意识中的具有最高的自觉性、整体性、普遍性和超越性的意识和信念,是民族意识的真理与核心所在,是民族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结晶,是民族生存的精神之链。《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包括“人本和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劳俭朴”、“仁者爱人”、“天下为公”、“见利思义”、“反省内求”以及独立人格与理想追求等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仍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产生、中华民族精神的近代转换和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三个历史阶段。
-
中华全家福李前光 编《中华全家福:56个民族共同走过(中英文对照版)》内容简介: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们党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创造性地实施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尊重和维护少数民族各项权益,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在党和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飞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民族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成为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紧密结合这一契机,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神圣职责,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唱响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深入进行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宣传教育,深入进行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各民族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做出了更大贡献。
-
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雷洪 主编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一直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崇高力量。一个时代现实的民族精神特征,是这个时代中生活的人民的重要精神生态。在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状态如何呢?《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实证研究》以实证调查方法及大样本抽样获取的资料,从8个方面首次报告了中国公众在现实的生活中所展现的民族精神状态,并分别比较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人群、地区的公众所表现的民族精神的特点及差异性。作为研究者,《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实证研究》的作用是对公众的报告;作为读者,《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实证研究》则可作为自我精神的镜子。《社会理想与精神追求:民族精神的实证研究》希望中国公众更了解自己,并共同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