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压水堆核电厂运行物理导论
作者:郑福裕 著
出版社:原子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2-01
ISBN:9787502244453
定价:¥3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压水堆核电厂运行物理导论》介绍了压水堆核电厂运行物理的基础知识。全书共7章:核电厂运行物理基础理论、反应性、反应性系数、燃耗与中毒、反应性控制、反应堆功率分布及其限制以及反应堆启动与停堆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压水堆核电厂运行物理导论》适合于从事核电厂运行及管理人员使用,特别适合于核电厂操纵员培训,也可供高等学校核工程专业师生及从事核电工程的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郑福裕,清华大学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36年生于山东,1953年考入清华大学,1958年毕业于工程物理系。曾先后担任核反应堆物理实验室主任,核反应堆工程教研室副主任,清华大学核电站模拟培训中心副主任等职,曾作为访问学者赴英美等国。1993年起任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曾任《核动力运行研究》副主编、《核安全》编委、《中国电力百科全书核电卷·核反应堆物理与热工水力学分卷》主编等。现任核工业研究生部顾问、兼职教授等。科研项目:“北京核电厂模拟培训中心的建立”和“核电站仿真技术”分别于1989和1991年两次获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联合嘉奖,并获1990年“国家核安全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部委级)。著作除论文发表外,主要编著有《压水堆核电厂运行》(获1999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三等奖)、《压水堆核电厂运行物理基础》、《核反应堆物理实验方法》、《核反应堆用材料性能资料汇编》等;主要译著有《核反应堆动力学导论》、《核动力反应堆仪表和控制系统手册》(上、下两册)等(以上均为原子能出版社出版)。其他著作还有《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编写指南》、《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编辑指南》等(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核电厂运行物理基础理论
1.1 概述
1.2 原子核结构
1.2.1 质子与中子
1.2.2 核素与同位素
1.2.3 放射性与原子核衰变
1.2.4 原子核的结合能
1.3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3.1 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机理
1.3.2 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形式
1.4 中子核反应截面和核反应率
1.4.1 中子核反应截面
1.4.2 核反应率
1.5 裂变反应
1.5.1 可裂变核素
1.5.2 裂变能
1.5.3 裂变产物
1.5.4 裂变中子
1.6 中子慢化
1.7 中子扩散
1.8 链式反应
1.9 反应堆临界
1.9.1 增殖因数
1.9.2 临界计算与临界方程
1.9.3 中子通量密度分布
1.9.4 栅格的非均匀效应
1.1 0中子通量密度与核反应堆功率
第2章反应性
2.1 概述
2.2 反应性
2.2.1 定义
2.2.2 剩余反应性
2.2.3 停堆反应性
2.2.4 一次允许释放的反应性
2.2.5 测量方法
2.3 点堆动力学方程
2.3.1 不考虑缓发中子的点堆动态方程
2.3.2 考虑缓发中子的点堆动态方程
2.3.3 阶跃扰动时点堆模型动态方程的解
2.4 反应堆周期
2.4.1 定义
2.4.2 反应堆倍周期
2.4.3 次临界周期
2.4.4 反应堆周期测量
2.4.5 瞬发临界概念
2.5 启动率
第3章反应性系数
3.1 概述
3.2 温度系数
3.2.1 燃料温度(Doppler)系数
3.2.2 慢化剂温度系数
3.3 空泡系数
3.4 压力系数
3.5 功率系数与功率亏损
3.5.1 Doppler功率亏损
3.5.2 慢化剂功率亏损
3.5.3 总功率系数与总功率亏损
3.6 再分布效应
3.6.1 BOL的慢化剂亏损和再分布
3.6.2 EOL的慢化剂亏损和再分布
3.6.3 EOL轴向燃耗对再分布的影响
第4章燃耗与中毒
4.1 概述
4.2 核燃料同位素的产生与消耗
4.3 裂变产物的毒性
4.3.1 毒性与反应性
4.3.2 氙毒(135Xe)
4.3.3 钐毒(149Sm)
4.3.4 其他毒物
4.4 堆芯寿期、燃耗、核燃料转换与换料
4.4.1 堆芯寿期
4.4.2 燃耗
4.4.3 核燃料转换
4.4.4 换料
第5章反应性控制
5.1 概述
5.2 化学补偿控制
5.2.1 化学补偿毒物的重要性
5.2.2 硼的特性
5.2.3 一回路冷却剂中的硼酸浓度
5.2.4 硼微分价值
5.2.5 硼的稀释与硼化
5.3 可燃毒物控制
5.3.1 可燃毒物的重要性
5.3.2 均匀可燃毒物下的keff
5.3.3 可燃毒物棒及其自屏效应
5.3.4 堆内可燃毒物棒的布置
5.4 控制棒
5.4.1 控制棒及其重要性
5.4.2 控制棒特性
5.4.3 控制棒对keff的影响
5.4.4 控制棒价值
5.4.5 控制棒的运行要求
第6章反应堆功率分布及其限制
6.1 概述
6.2 反应堆功率分布
6.2.1 理论分析
6.2.2 实际测量
6.3 反应堆功率分布限制
6.3.1 峰功率限制
6.3.2 峰值因子
6.4 轴向功率分布
6.4.1 轴向功率偏差与轴向(功率)偏移
6.4.2 轴向功率偏差的运行限制条件
6.4.3 轴向功率偏差的确定
6.4.4 常轴向(功率)偏移的运行
6.5 径向功率分布
6.5.1 功率水平对径向功率分布的影响
6.5.2 氙对径向功率分布的影响
6.5.3 控制棒对径向功率分布的影响
6.5.4 象限功率倾斜比
6.5.5 象限功率倾斜比的运行限制条件
第7章反应堆启动与停堆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7.1 概述
7.2 反应堆启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7.2.1 趋近临界的基本原理
7.2.2 临界条件的估算
7.2.3 中子源
7.2.4 最低临界温度
7.2.5 临界点的选取
7.2.6 正常启动到临界过程中的注意点
7.2.7 启动过程中的异常现象
7.3 停堆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7.3.1 停堆深度(SDM)
7.3.2 停堆深度的运行限制条件
7.3.3 停堆深度的确定
7.3.4 停堆过程中的异常现象
参考文献
附录核电厂技术规格书
1.1 概述
1.2 原子核结构
1.2.1 质子与中子
1.2.2 核素与同位素
1.2.3 放射性与原子核衰变
1.2.4 原子核的结合能
1.3 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3.1 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机理
1.3.2 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形式
1.4 中子核反应截面和核反应率
1.4.1 中子核反应截面
1.4.2 核反应率
1.5 裂变反应
1.5.1 可裂变核素
1.5.2 裂变能
1.5.3 裂变产物
1.5.4 裂变中子
1.6 中子慢化
1.7 中子扩散
1.8 链式反应
1.9 反应堆临界
1.9.1 增殖因数
1.9.2 临界计算与临界方程
1.9.3 中子通量密度分布
1.9.4 栅格的非均匀效应
1.1 0中子通量密度与核反应堆功率
第2章反应性
2.1 概述
2.2 反应性
2.2.1 定义
2.2.2 剩余反应性
2.2.3 停堆反应性
2.2.4 一次允许释放的反应性
2.2.5 测量方法
2.3 点堆动力学方程
2.3.1 不考虑缓发中子的点堆动态方程
2.3.2 考虑缓发中子的点堆动态方程
2.3.3 阶跃扰动时点堆模型动态方程的解
2.4 反应堆周期
2.4.1 定义
2.4.2 反应堆倍周期
2.4.3 次临界周期
2.4.4 反应堆周期测量
2.4.5 瞬发临界概念
2.5 启动率
第3章反应性系数
3.1 概述
3.2 温度系数
3.2.1 燃料温度(Doppler)系数
3.2.2 慢化剂温度系数
3.3 空泡系数
3.4 压力系数
3.5 功率系数与功率亏损
3.5.1 Doppler功率亏损
3.5.2 慢化剂功率亏损
3.5.3 总功率系数与总功率亏损
3.6 再分布效应
3.6.1 BOL的慢化剂亏损和再分布
3.6.2 EOL的慢化剂亏损和再分布
3.6.3 EOL轴向燃耗对再分布的影响
第4章燃耗与中毒
4.1 概述
4.2 核燃料同位素的产生与消耗
4.3 裂变产物的毒性
4.3.1 毒性与反应性
4.3.2 氙毒(135Xe)
4.3.3 钐毒(149Sm)
4.3.4 其他毒物
4.4 堆芯寿期、燃耗、核燃料转换与换料
4.4.1 堆芯寿期
4.4.2 燃耗
4.4.3 核燃料转换
4.4.4 换料
第5章反应性控制
5.1 概述
5.2 化学补偿控制
5.2.1 化学补偿毒物的重要性
5.2.2 硼的特性
5.2.3 一回路冷却剂中的硼酸浓度
5.2.4 硼微分价值
5.2.5 硼的稀释与硼化
5.3 可燃毒物控制
5.3.1 可燃毒物的重要性
5.3.2 均匀可燃毒物下的keff
5.3.3 可燃毒物棒及其自屏效应
5.3.4 堆内可燃毒物棒的布置
5.4 控制棒
5.4.1 控制棒及其重要性
5.4.2 控制棒特性
5.4.3 控制棒对keff的影响
5.4.4 控制棒价值
5.4.5 控制棒的运行要求
第6章反应堆功率分布及其限制
6.1 概述
6.2 反应堆功率分布
6.2.1 理论分析
6.2.2 实际测量
6.3 反应堆功率分布限制
6.3.1 峰功率限制
6.3.2 峰值因子
6.4 轴向功率分布
6.4.1 轴向功率偏差与轴向(功率)偏移
6.4.2 轴向功率偏差的运行限制条件
6.4.3 轴向功率偏差的确定
6.4.4 常轴向(功率)偏移的运行
6.5 径向功率分布
6.5.1 功率水平对径向功率分布的影响
6.5.2 氙对径向功率分布的影响
6.5.3 控制棒对径向功率分布的影响
6.5.4 象限功率倾斜比
6.5.5 象限功率倾斜比的运行限制条件
第7章反应堆启动与停堆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7.1 概述
7.2 反应堆启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7.2.1 趋近临界的基本原理
7.2.2 临界条件的估算
7.2.3 中子源
7.2.4 最低临界温度
7.2.5 临界点的选取
7.2.6 正常启动到临界过程中的注意点
7.2.7 启动过程中的异常现象
7.3 停堆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7.3.1 停堆深度(SDM)
7.3.2 停堆深度的运行限制条件
7.3.3 停堆深度的确定
7.3.4 停堆过程中的异常现象
参考文献
附录核电厂技术规格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