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
人权蓝皮书李君如,常健这是有关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第十三本蓝皮书,重点分析202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新进展。总报告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人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分析了其追求目标和实践路径。14篇专题报告分别涉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提升人权保障水平、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人权意义、食物权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双碳”目标下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权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基层实践、平安中国建设与人身和财产安全权保障、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人权司法保障、妇女人身权利保障、儿童友好城市与儿童权利保障、社会养老服务保障、数字政府建设与民主权利保障、数字时代农民的文化权利保障,以及2022年中国国家人权立法情况和国际人权合作与交流情况。一篇调研报告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海外投资中促进性别平等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度分析。
-
大城公益钟晓华,王勇,郭艳刚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上海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实践已成为中国超大城市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的先行与示范。这得益于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环境、文化理念、专业人才、伙伴关系等多要素构建的公益生态,以实现公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有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本书收录梳理了近年来上海在培育孵化社会组织过程中的理论研究、机制探索、政策创新和经验启示;分享了孵化基地、枢纽组织、支持性社会组织及成长性社会组织等鲜活案例。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政策环境的逐步优化,在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之下,社会组织将不断成长、更高质量地参与社会治理与公益事业发展。大城公益,大爱无界,共创美好社会。
-
人命如何定价?美国社会衡量生命价值的迷思与不公[美]霍华德-史蒂文-弗里德曼 著;方宇 译在现代人的理念中“人命无价”,但在现实的社会里,人们不得不承认“人命有价”。 从与日常息息相关的保险费、生儿育女到法规制定,甚至是恐怖攻击的赔偿金,人们都有一个价格。要钱,还是要命?一条命到底值多少钱?它该如何计算?有钱人的命是否比穷人的命值钱?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学模型可以做到公平对待每一条命?……这些问题看似残忍但却相当现实,让人避无可避。哥伦比亚大学顶尖统计学家、卫生经济学家霍华德•史蒂文•弗里德曼,深入美国社会各层面的人命定价案例,探析普通民众如何被政府、经济学家、法律、企业、医疗体系、保险公司等定下价格,并反思人命价格标签背后的逻辑缺陷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公问题。
-
统筹发展和安全研究杨奎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首都统筹发展和安全是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的必要条件,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书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都政治、文化、科技、国际交往、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做好发展和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掘其丰富的理论内涵。通过对首都发展和安全的重点领域开展系统调研和理论归纳,对影响首都发展和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着眼防范和化解首都现代化进程中各种重大风险,为推进首都发展和平安北京建设提出实践路径与对策建议。
-
社会工作导论蒋旨昂在中国社会学目前,蒋旨昂被认为是“华西学派”代表人物,在社区研究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社会工作导论》最早出版于1946年,写于蒋旨昂讲授“社会工作”“社会调查”等课程之余,旨在构建对于抗建时期社会工作的系统的思考间架,并进行一种中国化的学科探索。此书对于社区概念和理论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提升了原本定格在实利、实用社会学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性与诠释力,因此亦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影响优选的社区研究之一。本书另附蒋旨昂的学士毕业论文《卢家村》。这是蒋旨昂在昌平卢家村做了一年田野调查后写成的民族志,细致描述了卢家村的地理、历史、风俗、家庭和经济状况,至今仍是不少研究民国时期华北农村的核心材料。此文最初出于篇幅和保护信息人隐私的考虑做了大幅删改后发表于1934年的《社会学界》第8卷。本书收录的是《卢家村》的完整版本,并编入岳永逸教授、熊诗维博士的导读文章,以期读者能更深入了解蒋旨昂思想的等
-
如何做好研究计划劳伦斯·F. 洛柯 、 维涅恩·瑞克·斯波多索、 斯蒂芬·J. 斯尔弗曼本书的内容分成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写作计划书。这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不仅提供了适用于所有研究计划书的一般知识,而且还讨论了在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资助机构中使用计划书的一些具体问题。第二部分是申请研究资助的经验和技巧。第三部分是计划书样例,这部分提供了四个计划书样例,并插入了作者对各个计划书进行分析的多条评论。
-
红十字理论与实践 第一辑池子华本文辑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工作探讨,既有历史研究也有现实观察,既有学术评论也有实践调研,既有专家约稿也有百家争鸣。本文辑有志于为研究红十字运动的海内外学者、各级红十字组织、红十字志愿者提供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推动浙江、中国乃至国际红十字运动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弘扬人道主义、助力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建设尽绵薄之力。
-
新时代中国基层治理体系研究左晓斯,赵道静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建立和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已成为中国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关注基层治理体系中核心要素对体系稳定、持续增效的维系机理,已经成为新时代深化基层治理研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理论命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中国基层治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本专著以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为研究内容,围绕“为什么”要构建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是什么”、“如何建”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等主要问题,对基层治理体系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创新性研究。全书共九个部分,由总论和八个基层治理体系的核心要素章节组成,形成了“1 8”的框架结构。总论部分,从全局和总体角度阐述了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的“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第一章至第八章从党建引领、政府履责、基层自治、基层法治、基层德治、基层智治、队伍建设、评价体系对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探讨。各章内容均回答了“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
-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中的公民参与研究曾莉本书聚焦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问题,汇聚了我十多年来在参与式绩效评价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理论阐述、实践探索、实证分析。其中,理论阐释部分,主要是在我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新完善的;实践探索部分,聚焦我国参与式绩效评价实践,梳理了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典型案例,并进行经验总结;实证分析部分,针对实践中的理论问题,进行假设检验,以寻求深层次的机制理解。本书的特色在于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普适性与特殊性兼具。与单一实践探索或理论研究不同,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提炼现实问题,并借助实证数据分析问题形成的内在机制。同时,本书内容分析呈现了一定程度的年代感,有对过去经典案例的总结,也有对新实践的梳理,还有对未来趋势的展望。本书试图展示参与式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全景,以便有关研究者更系统地了解该领域的知识。
-
大数据时代的贫困治理谢治菊本书以贫困治理为研究对象,以大数据和区块链为驱动工具,以在贵州、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省份调查收集的典型案例为素材,对贫困治理的数据驱动理论、数据驱动的贫困治理实践、贫困治理的技术迭代应用三部分内容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